前言:在封建帝王时代,皇位的继承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当初秦始皇如能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早点敲定公子扶苏为皇位继承人,又何至于让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以至秦朝二世而亡。刘邦要是能提前处理好吕氏集团的权力问题,又何至于出现后面的诸吕乱政的事。而身为大明开国君王的朱元璋,在如此多的先例面前,不可能不为自己百年之后皇位的继承提早做准备。于是在起兵时就费尽心思整合各方有利资源,将嫡长子朱标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在做了25年太子之后,还是先于朱元璋一步英年早逝。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坚定的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且为朱允炆提前扫清各种障碍。但还是在朱允炆即位之后,燕王朱棣发动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变,将朱允炆拉下皇位。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从起兵到谒陵即位,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他何以利用天下一角的藩王势力击败掌控天下兵马钱粮和正统名义的建文皇帝?
一,朱允炆即位之前,朱元璋都为他做了那些保驾护航的工作?
1、清洗清洗勋贵集团
朱标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五个月之后,朱允炆就被立为皇太孙。可见朱元璋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的坚决与果断。但当时朱允炆只有十五岁,资历与能力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而朝中的淮西勋贵集团在胡惟庸之案后的势力依然庞大。为了提前给孙子扫清可能产生危害的障碍,朱元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给蓝玉定了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族灭了蓝玉集团,并且肆意扩大打击范围,将一批有关联的文臣武将也牵连进去,合计一万五千人。那为啥是蓝玉而不是其他人呢?
自从常遇春,徐达等人相继离世后,蓝玉迅速崛起,一路高升为梁国公、大将军。在朝堂和军队中有很大的威望,而偏偏蓝玉一向又是桀骜不驯样子,凭借他的影响力,日后想要做点什么,年幼的朱允炆肯定不是对手。留着他在,以后大明江山是姓朱还是姓蓝都是未知数。
2、刻意约束各皇子势力
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但为了压制淮西勋贵的影响力,最终还是推行了分封制。早在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就给藩王们划了势力范围,允许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封地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依然归属朝廷。正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另外,藩王们的军权也极为有限,能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朱元璋配置给他们的护卫军。每个藩王设有三个护卫。每个护卫一般为三千人,最多也只能为一万九千人,也就是说每个藩王能直接调动的兵力最多为五万七千人左右。这点兵力想要和朝廷百万大军抗衡是万万不可能的。
朱元璋在蓝玉案之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藩王们的管控。按照当时藩王的势力与威望来看,以老四(燕王朱棣)和老三(晋王朱棡)为最。朱元璋有意无意的制造他俩之间的矛盾,并且以他俩来制衡其他藩王。值得一提的是,老三晋王朱棡素来与朱标关系较近,在朱元璋看来,有老三帮忙制衡着老四朱棣,孙子朱允炆的地位是很稳的。
二、燕王朱棣夺位成功的原因
1、师出有名
燕王朱棣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早在朱元璋在世时,便在《祖训录》中规定,诸皇子封藩建国,统帅军队。这不但是老朱家不可更改的祖训,更相当于是国家的宪法。但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谗言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国家宪法吗?并且很多削藩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根据《祖训录》,当朝廷出现奸佞,诸王有权起兵。于是燕王起兵就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2、燕王班底雄厚
由于年长,早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棣很早就开始封王建府,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能力。这些人都希望成为从龙功臣,而不愿意成为罪王的下属,所以死力为燕王出力。反观朝廷这边,经过朱元璋的清洗,早期的开国大将大多凋零殆尽。掌握兵权的也多为勋旧的后代,未曾经历战阵。
3、燕王战略远大
在燕王起兵时,无论财力物力均不能与朝廷抗衡,如果建文帝选择持久战,早晚也能拖垮燕王。燕王也看清这一现状,故意避开朝廷的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不占名城,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书生气太重,君臣之间竟乱作一团。这才让燕王捡了一个莫大的便宜。
结语:其实,一开始朱允炆手里确实是一副好牌,却被他打得稀巴烂。朱元璋即使是在临终遗诏中,也不忘为他保驾护航,他下令在他去世后,藩王们不得回京奔丧,必须老老实实呆在封地。在他看来,只要朱允炆稍微有点脑子,皇位肯定是稳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把朱允炆想得太聪明了。朱允炆刚继位,便着手削藩,而且是没有针对性地削,强行把自己置于所有藩王的对立面。历史上哪有削藩先从弱小者开始的?岂不是给强者机会吗?朱允炆就是这么削的。朱允炆丢失皇位,真不怪朱元璋,只能怪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