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一代名宦陈经言
--岁贡.历任寿宁教谕.巢县知县.梧州通判等职.入名宦祠
2023-01-12
《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七人物志-陈经言
明代的平阳科举,前期从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颇为兴盛,举进士有25人,但后期从正德到崇祯年间(1505-1644),平阳科举逐渐没落,人文不盛。只出了一位进士(万历17年(1589年)吴宝秀考取焦竑榜进士),十多位举人,平阳士人以科举入仕的,最显者为万历进士吴宝秀,然也仅官至南康知府。入正史《明史》的只有余尧臣、汤宗、鲍辉、吴宝秀与陈经孚五人人而已,上述人文不盛的状况,迄今仍依稀可见。其中原因多多,最主要因素是明代的倭寇侵扰平阳,地方受害严重,另外叠加其他原因,不可尽述。
虽然明代中后期平阳科举不兴,但仕人为官者还是不少,其中是为名宦者也有多位,如徐琪(举人,直隶宝应知县)、杜克逊(举人、福建归化知县)、蔡立身(举人、青阳知县、高唐知州)、林元瑀(举人、四川丰都知县)、应守性(举人、广东英德知县)等人。下面介绍一位以岁贡入仕者的名宦,他就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庐州府巢县知县、广西梧州府通判陈经言。
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九-职教-陈经言
隆庆岁贡 历任要职
陈经言(1533-1612)字子慎,号颐庵,明代浙江温州府平阳县慕贤西乡仙居人(今属苍南),隆庆中(1567一1572)岁贡,先后任寿宁训导、教谕,转典史,摄县事。万历五年丁丑(1577),擢任巢县知县(今巢湖市),在任巢县六年,政绩斐然,擢升梧州通判。巢县人编《循令考成录》以颂其功。廉洁清正,钦赐建坊额,日“黄堂司马”。
清代巢县地图
明代科举除进士、举人任官制度外,还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纳)贡。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恩贡,凡遇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选贡是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明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称选贡。细贡则是捐纳钱财进入国子监读书者,是贡生中最次一类。
明代的四类贡生中,以岁贡为最优。洪武十六年(1383)创立了这一制度,此后又通过不断充实而使其臻于完备。明代儒学岁贡制度府学一年贡一人、州学三年贡二人、县学二年贡一人的常例;明代(岁贡)监生最为标准的学校生源和连接地方学校与中央国子监的重要纽带,而且成为明代文官选任的重要来源。岁贡可以任官,明朝以岁贡生员大都充任教职。凡岁贡生员将本年应领食饩贡于国子监,再由翰林院考试,合格者授以学正、教谕、训导等官。
康熙《寿宁县志》卷四-职官:训导“陈经言
陈经言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陈澜,叔父陈彦生均为博学之士,其父陈澜,正德时选贡,任山东青州府安丘县儒学教谕。叔父陈彦生为嘉靖年间岁贡,曾任福建漳州府学(教谕),升楚府教授,其精通诸子百家。续过《平阳县志》,著述多多,后人汇编为《雨岩文稿》。卒年105岁。号“
熙朝人瑞”。乡人尊称为“百岁翁”。其家族学有渊源,是为世代书香门第之家庭
。
陈经言为隆庆中(1567一1572)岁贡,其后乡试不举,于万历初年被选授为福建寿宁县训导,据康熙《寿宁县志》卷四-职官载:
训导“陈经言,浙江平阳人,岁贡,升巢县知县、梧州府通判。”明代平阳学者郑思恭《东昆仰止录》载:通判陈公,仙居人,公名经言,字子慎,号颐庵。弱冠试有司,辄占高等,以贡授福之寿宁训导。署邑篆,有能声,擢直隶巢县令。”
另有书载其任建宁府教谕,转典史,摄县事。笔者查据康熙《建宁府志》中载其为政和县训导,孰是孰非?莫道一衷。应以康熙《寿宁县志》和《东昆仰止录》所载为准,即其先任寿宁县训导,有能声,摄县事,后被擢任为直隶庐州府(今安徽合肥)巢县知县。
康熙《巢县志》卷十职官:陈经言
巢县知县 善政多多
巢县,唐武德七年(624年)改襄安县置,治今安徽省巢湖市。属庐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无为军。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废,次年复置。景定三年(1262年)升为镇巢军。元改镇巢府,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降为巢州,二十八年又降为县,属无为州。明代续设巢县,初属江淮行省庐州府无为州,后来庐州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改属南京。
明万历五年丁丑(公元1577),陈经言擢任巢县知县,上任十余天,便骑着马到境内调查,
“问民生疾苦,周咨故实”, 清康熙-道光《巢县志》职官载:“陈经言,浙江平阳人,选贡,五年任,有传。”陈经言巢县知县任上善政多多,他疏浚名胜古迹洗耳池,撰写了《洗耳池记》,表扬许由、巢父的矫矫风节。在巢六年,政绩斐然,巢县人编《循令考成录》以颂其功。
道光《巢县志》卷十-名宦:陈经言
“洗耳恭听”这个成语国人耳熟能祥,其出处“洗耳”语出《高士传•许由》:“恶闻其声,是故洗耳”。相传尧舜时代,帝位禅让相继。尧让位舜之前,欲让位于许由。许由谦让,隐于箕山。尧又召许由任九州长,许由已从箕山至居巢。许由不就,恶其讯污耳,遂用池水洗之。适逢挚友巢父牵牛至方池饮水,问其故,赞其行,称洗耳污及池水,牛亦不能饮也。随后,二位高士离开方池,上了卧牛山。后人为颂扬许由闻过则喜的美德,将方池易名“洗耳方池”,遂成“洗耳恭听”典故的发源地。
《嘉庆庐州府志》卷二五-名宦-陈经言
据《巢县志》载:
“洗耳池。在教场西。相传为许由洗耳处,事详《隐逸》。前未有石池,但其水去定林塔里余,常见塔影在水中,移他所辄不见,人咸异之。万历丁丑岁,知县陈经言甃石修方池,仍于池后空地搆瓦房三间,立碑记之。今屋为寇焚,碑池遗址犹在。”为了表扬许由、巢父的矫矫风节,弘扬先贤事迹。知县陈经言亲撰《洗耳池记》,并将“洗耳方池”遗址名列所绘十景形胜图。
《嘉庆庐州府志》卷十职官-陈经言
政绩卓著 入名宦祠
陈经言主政巢县六载,善政多多。为政敦大体,慈爱百姓,肃清吏胥。莅巢六年,百度整饬。兴学作人,修洗耳池、亚父碑亭,移浮桥,尊经阁、修耸城墙、甏砌街衢。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七《人物志·陈经言传》载:
“为政务持大体,境内风俗周知纤悉,乃持宽绳约,令民白便。”
1958年巢县地图
修巢县尊经阁,此阁始建于己卯(1579年)冬,庚辰(1580年)三月迄工,立于卧牛山上。由县令陈经言“捐公币及俸金计百”而建,藏经阁五间,讲舍一左右各五间。又修耸巢县城墙,据清乾隆《江南通志》卷二十一.舆地志.城池载:
“巢县旧城,元守帅王珪因旧规瓮之......万历中知县陈经言俱修耸。”
陈经言在巢六年,政绩斐然,是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遁吏之典范。巢县有王乔洞名胜古迹,陈经言赴巢治事三年,才首游此洞,颇为感慨。他自己写有一首《王乔洞》诗,见载于《道光巢县志》卷十五《艺文》中,其序言道:
“予不佞承乏是邦三年矣,今始得游兹洞。慨仙踪之何许,怅尘态之依然。步景成言,推敲未暇。”其勤政可见一斑。
道光《巢县志》卷十六艺文:陈经言《王乔洞》诗
《王乔洞》诗--知县陈经言
倥偬三年令,登临九月天。
仙踪渺何许,尘态尚依然。
草径开新菊,松风噪晩蝉。
倚岩频北望,随鹤已翩跹。
巢湖王乔洞摩崖题刻
陈经言的六年任期为了巢县百姓民生与社会安宁作出了努力与贡献,历代巢县人民不忘其人治巢功绩,后巢县人编有《循令考成录》一书,以颂其功。因其廉洁清正,有钦赐建坊额,日“黄堂司马”。从而被列入巢县(庐州)志书名宦传(祠)中。
巢湖市行政地图
据《嘉庆庐州府志》卷二十五《名宦》载:“
陈经言,浙江选贡。为政敦大体,慈爱百姓,肃清吏胥。莅巢六年,百度整饬。兴学作人,修洗耳池、亚父碑亭,移浮桥,甏砌街衢,至今士民仰戴。”《道光巢县志》卷十《官爵、名宦传》载:“陈经言,浙江选贡。为政敦崇大体,慈爱百姓,肃清吏弊,莅巢六年,百废俱举,兴学作人。修耳池、亚父碑,移浮桥于南门,至今民便之,入名宦祠。”
明代平阳学者郑思恭《东昆仰止录》载:
“公名经言,字子慎,号颐庵......擢直隶巢县令。下车询民瘼,极意镇绥。临政务持大体,即管内风土毛举细故,听了罔或阙遗,乃尽宽其绳约,毋过为矜炫刻核,令民得自便,治巢六载,士民戴之,撰次公行略为《循令考成录》,咏歌盈帙,迁梧州府通判,以寿卒于家。
乾隆《梧州府志》卷十二职官-陈经言
后 话
陈经言治巢六年任上,政绩斐然,廉洁清正,口碑俱佳。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擢迁梧州通判,清同治《梧州府志》卷十二、职官通判载
:“陈经言,平阳贡生,万历十二年任。”(而《乾隆广西通志·秩官-明梧州府》载为十三年,有所不同),“通判”明朝于地方各府置,为府之副职,位于知府、同知之下,为正六品。与同知分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据《梧州府志》载,(通判)旧为督粮通判,明正德元年改为捕盗通判。
陈经言的梧州通判任职只有一年,其政事不详,后继任者为顺德举人李先春,万历十二年任。据历代《平阳县志》载:“
经言,隆庆岁贡,字子慎,官终梧州通判。”从他后来于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所撰写的《平阳会馆录序》来看,应属于主动辞职而告老还乡,后以寿卒于家。陈经言去世后,平阳学者,广西桂平知县应德成有《挽别驾陈颐庵翁》诗:
德星一夕坠沧州,洒泪无从觅太丘。
梧月独怜三经冷,巢湖空怅一廉秋。
应知处处碑同湿,不分茫茫水独流。
欲奠精魂想何在?白云常护田书楼。
巢湖宦游处有藏书楼。
雍正《广西通志》卷55(梧州府)--陈经言
参考文献:
1、《乾隆.福建通志·职官六》清.郝玉麟修
2、《雍正.江南通志·城池二》清.赵宏恩等监修
3、《嘉庆.庐州府志》清.张祥云修.清.孙星衍等纂
4、《嘉庆.庐江志》清.魏绍源等修,储嘉珩纂
5、《乾隆.梧州府志》清.吴九龄修史鸣皋纂修。
6、《康熙巢县志光绪巢湖志》合刊黄山书社2007
7、《东昆仰止录》明郑思恭上海社科出版社2005
8、《瓯海轶闻》清孙衣言上海社科出版社,2005
9、《居越山人遗稿》明.应德成著.温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