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将中国的古代有三个帝国时代,即中华第一帝国秦汉时代,中华第二帝国隋唐时代,中华第三帝国明清时代,而在三个帝国衔接时期,发生了两次民族大融合。也就是以五胡乱华开始的南北朝时期和以契丹进入幽云十六州开始辽、金、西夏和蒙古时期。
网上有一种很普遍的看法,民族融合就是胡人进入中原中原之后,看到华夏的文明高度发达,于是他们主动融入,把自己变成了汉人,汉族人不接纳他们,他们就疯狂屠杀汉族人,直到汉族人屈服了接纳他们之后,完成民族融合。这种声音非常普遍,他们还用胡虏无百年之运来对这个理论进行解释和支撑。之前虽然觉得这个理论觉得荒谬,但是也没有把这个问题想得特别透彻。去年开始为了写文章,重新看了一下《北史》、《北齐书》和《周书》,对这个问题简单梳理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跟大家分享。
首先要说的是,没有哪个民族愿意主动融合到别的民族,虽然有很多这样的结果,最终溯源要么是被人家拿着刀子逼迫的,要么是有利可图。主动抛弃自己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主动去学习别人的文化,并抛弃自己的祖先去认别的民族的祖先当祖宗是很困难的,就在今天豆腐脑是吃咸的还是甜的还在争论不休,是北方一个星期洗一次澡更干净还是南方每天冲个凉更干净喷个不停,更何况是完全抛弃所有文化融入到别的民族当中呢?
特别是在五胡乱华时期,胡人一直是掌握着刀把子,处于军事领先地位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吗?后世的蒙古和满清都尝试让其他民族融合到他们的民族当中,他们也都尝试建立自己的文化。虽然他们最后失败了。
民族大融合是结果,从来都不是原因。下面我就来简述一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的过程。
很多人把五胡乱华的起因归结于司马懿把五胡迁入到汉人生活的北方,好像就是敞开国门免费给这些胡人提供生存的土地、粮食,共同建立美好家园似的。老乌龟阴的要死,有这样的好心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事实上跟今天欧洲人接纳难民是一个道理,不是人道主义关爱,那都是有利可图的,由于战乱频仍,三国后期,华夏人口锐减,中华大地极其缺少劳动力,于是司马懿把五胡迁入到北方,这些胡人主要作用是弥补了魏国和后来的西晋人口短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中匈奴、羌族、鲜卑族主要是做雇佣兵,跟着司马家到处打仗,就有点像现在的车臣,到处当炮灰,而氐族主要从事佃户工作,给汉人地主们打工种地,最惨的是羯族,他们跟中原的汉人在外貌上差异太大,非常被鄙视,他们有点像白人世界里的黑叔叔,经常被到处贩卖当奴隶,其他的杂胡大体上是从事这三种工作,雇佣兵、佃户和奴隶。
当西晋保持强大的武力威慑的时候,整个社会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处于被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生活会慢慢的主动融入汉人社会,如果不肯就会在历次镇压中慢慢消亡。但是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能力很水,全靠有大牛爷爷、大伯和老爹,才能坐享其成,设计了一个大分封的政治体系,引发了八王之乱,汉人在这场大内讧中军事实力严重削弱,就像罗马削弱之后立刻招来了蛮族入侵一样,在底层生活的五胡立刻就起来推翻阶级压迫,引发了五胡乱华。这场动乱从公元30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北魏统一北方的公元439年,持续了整整135年,接近一个半世纪。这期间根本就没有发生所谓的民族大融合,完全是各个民族、各个政权相互仇杀,极其惨烈、兽行累累,爆虐酷烈不忍卒读。各个政权各个民族之间的相处模式非常简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如果还嫌不过瘾,就把对方煮了吃掉,是真正的吃掉。
在一百多年的杀戮中,各个民族之间的戾气也都发泄的差不多了,当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的时候,他们发现,如果还用之前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他们就会在南朝政权、北方的柔然和境内的各民族的反抗中不断的碾压慢慢的就会消亡,于是他们调整了政策,对内怀柔,对南朝对峙为主,对柔然予以猛烈攻击。生活在北方的汉族百姓,终于可以进行休养生息。
当然北魏的统治也非常有其民族特色,即以拓跋鲜卑八部的部民为核心,组成最顶层的统治军事贵族。其他各民族以部落的形式划分领地实行民族自治,但是他们要向统治阶级纳贡,能打仗的就出提供兵源,不能打仗的就出钱、出粮,汉人的门阀豪强在鲜卑人眼里没有什么特色,只不过是以宗族结成的部落长老而已,只要定期缴纳赋税就可以了。
当然,他们也请汉人士大夫为他们仿照曹魏设计了一套所谓的官僚体系,但是重要的权力职务都被鲜卑贵族充任,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仍然沿用部落管理习惯,而地方上的州长官完全不像封疆大吏,而更像落马的各地总督,他们承担的完全是包税商人的角色,中央给他们下指标征兵征税而已,至于怎么来执政没人管。
在强大的柔然人的军事压力下,北魏的顶层一直被拓跋鲜卑的军事贵族所垄断,中下层则由鲜卑其他部落的长老和为北魏拼死作战的其他胡人部落的长老,就像宇文家和尔朱家就是这种家族。汉人在这个阶段是被排除在统治阶级之外。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孝文帝拓跋宏时期。此时柔然已经在北魏历代皇帝反复摩擦在地上喊爸爸很久了,外界军事压力已经结束,北魏迎来宽松的发展环境,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历朝历代到了这个阶段,皇室都有进行中央集权的冲动,特别是出身后燕皇室的冯太后,她接受过全套的汉族文化教育,而汉人士大夫是有全套的中央集权方法论,于是从她开始就逐渐开始推行中央集权运动,为了这次改革能够成功和持续,从小就开始向她孙子孝文帝拓跋宏灌输改革方法论,所以这次改革被称为“文明孝文改革”,而这次改革通常被冠上全面汉化的名头,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等等,这也是后世很多皇汉口嗨的鲜卑族哭着喊着汉化运动。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不过是作为董事长的拓跋皇室的一次股权回购运动。在军事压力越大的时候,皇帝就会通过出让股份让他手下的将军帮他拼命,他们会通过出让手中股份的方式将这些名臣宿将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但是外敌消失之后,董事长就开始心疼这些股份,于是展开股份回购,请职业经理人帮他打理公司,而鲜卑贵族手中的特权就是他要回购的股份,而他请的职业经理人就是汉人士大夫。
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权力是三个,第一个是刀把子,第二个是钱袋子,第三个是笔杆子。而拓跋皇室是拥有统治合法性,在当时的乱世中,舆论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拓跋宏的改革主要围绕着刀把子和钱袋子。
在改革之前,拓跋宏为了减轻改革阻力,他先把首都从平城(今天山西大同)搬到洛阳,当然他知道直接说鲜卑贵族们一定玩命阻止,于是他耍了一个心眼,他首先组织一次南征,但是时间选在了夏天而不是往常的秋天,于是大军行进到洛阳的时候,连日的大雨让行军变得极其辛苦,于是众将赶紧苦劝拓跋宏不能再行军了,拓跋宏假装发怒,说自己搞的这么大声势没有任何战果,他是不要面子的吗?大臣们赶紧站出来表示,一定不能再往前走了,皇帝您看看有什么办法。于是拓跋宏趁机提出那就暂时驻扎在洛阳,等天气好了继续南征,众人欢声雷动,于是在洛阳驻扎下来,住了没几天拓跋宏说暂时不打仗了,朕还得办公,那就让朕的行政班子赶紧到洛阳来跟朕汇合朕得上班,没过几天又说暂时不打仗,身边不能没有女人啊,于是又把后宫搬过来,就这样没过多久,就完成了迁都。
北魏的核心武装从建国以来一直由拓跋部的八个部落长老掌控,刚开始通过设置八部大夫掌控,后来设置了尚书省,八个部落的长老进入尚书省,但是军队仍然在他们手中,就有点像八旗的旗主,每次作战的时候,皇帝就让八个长老组织征兵、出兵等工作。
这次拓跋宏把军队拉到洛阳,跟长老隔绝开来。于是拓跋宏设立了一个领军将军,由皇帝或者是宗室直接统领,还给将士们在洛阳周围分了土地置办了产业。皇帝拓跋宏成了最大的军头,紧紧的把北魏最锋利的刀把子攥在自己手里,这是他一切改革的基础。
紧接着他开始打破游牧民族习惯的部落兵制度,推行中原王朝常用的国家军队制度,即地方上以州为单位组织常备州兵,同时在边境上设置的军事堡垒,将这里的军队改组为镇兵,州兵的首领和镇兵的首领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通过这次改革,拓跋宏把掌控在军事贵族和部落长老手中的军权收回到皇帝手中。
有了刀把子就要抓钱袋子了,原本部落长老、军事贵族掌控着刀把子的时候,皇帝就不得不把钱袋子让给他们,当时最大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和人口。有了刀把子之后,拓跋宏立刻就把土地收回自己手中,当然皇帝自己是不可能种地的,于是他把土地租给老百姓来种,他收租子,这就是均田制。他开始把被军事贵族、部落长老、豪强控制的人口都登基收归国有,然后按照人头给他们分配土地,而不是由长老、军事贵族和豪强养活他们。他规定,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授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男子每人授种植树木的桑田二十亩,产麻地方男子授麻田十亩,妇人五亩。次年,颁布征收租调的法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租粟二石调帛一匹,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地租是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并建立“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责三长清查户籍、并帮他收租子。
有了钱之后,他就有足够的钱招募职业经理人帮他打理他的国家,原本是由军事贵族充任的将领、官僚,全部都由皇帝自己选拔任命,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而生活在权力底层的汉人士大夫是非常熟悉这套官僚体系的运作,于是大规模引入北魏朝廷,他们缺乏根基只能紧紧的抱紧皇帝的大腿,他们一起把军事贵族派出了统治阶级。
当然拓跋宏也没有学刘邦和朱元璋那样,把这群人斩尽杀绝,而是希望他们转变成也想汉人士大夫一样的职业经理人,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书上被经常记载的滑稽的一幕,拓跋宏逼着鲜卑军事贵族们取汉姓,穿汉服,学汉字,说汉语,并跟汉族士大夫通婚,非常像彼得大帝给他手下的贵族们剪胡子。
但是相比于彼得大帝的成功,文明孝文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很简单,拓跋宏活太短命了。改革本质上是剥夺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和利益,如果皇帝足够强大他们不敢说什么,就像彼得大帝一样,他把那部分人种敢于反抗的全都砍死,不敢反抗的全都熬死。可是英明神武的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二岁,原因很滑稽,他老婆给他带了绿帽子,在前线打仗的他听说之后,飞奔回洛阳查证,活活给气死了。他死后年仅十七岁的元恪就有点镇不住场子了,在这场改革中受到损失的军事贵族们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发动了军事反抗,这种反扑贯穿他的整个统治时期,直到公元515年,年仅三十三岁的元恪心里憔悴的病死了。原本如果即位的皇帝如果能向拓跋宏、元恪一样,继续坚定的推行改革并坚决镇压任何反扑,这次改革到这代人就可以完成,就会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少数民族政权主动融合到汉族的壮举,但是在这一代失败了。
元恪死后,年仅6岁的北魏孝明帝元诩即位,权力都把持在其母胡太后手中,但是胡太后不是像冯太后那样的雄才大略,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谈恋爱上而不是治理国家、保证改革的胜利果实上,鲜卑贵族的反扑立刻从地方的武装反叛蔓延到朝廷的党争,鲜卑人的党争那也是拿着刀子砍人的,经过几轮互砍之后,元诩的年纪渐长,对胡太后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极度不满。
公元523年,北魏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武装反抗,在镇压柔然入侵的京北六镇,随着首都南迁到洛阳,对于普通的镇军立刻就失去了上升通道,随着汉化改革,原本由他们充任的帝国低级官僚,也被汉人世家所替代,所以当有人借着粮荒发生反叛,六镇的边军群起响应,引发了动摇北魏统治的六镇大起义,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尔朱荣、高欢、贺拔岳、宇文泰等人,影响了中国之后的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走向。
原本政权的稳定的北魏,立刻陷入刀兵祸害,可惜胡太后是个恋爱脑,在她眼里这些都不重要,谁要阻止她谈恋爱她就杀谁,包括她的亲儿子元诩。而元诩也是个二货,竟然学何进引外藩入朝,他引尔朱荣入朝干自己的老妈,结果被他老妈反杀,尔朱荣借着给元诩报仇杀入到洛阳,为了以后上位铺路,发动河阴之变,把北魏的核心宗室几千人来了一场大清洗,从此天下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乱世到来,掌握着刀把子的鲜卑军头和各个胡人军头立刻割据称王,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彻底失败,北魏再次被一群胡人兵头把持。在此过程中汉人豪强也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在关东以高敖曹所在的渤海高氏为代表,在关中则是以杨坚老爹杨忠、战神韦孝宽为代表,但是在当时他们的力量还很薄弱。
经过几年的动乱,北方最终进入高欢建立的东魏和宇文泰建立的西魏对峙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说,高欢和宇文泰以及他们所带领的集团都是高度鲜卑化的政权。高欢的武装班底都是出身六镇鲜卑化的边军,高欢把征服的各个胡人部落迁徙到晋阳周围安置,并从中征兵,他们构成了高欢的武力核心。在军事上高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宇文泰则从贺拔岳手中继承了由武川子弟构成的军事班底,这个时候可以叫做武川军官团,后来由于高欢和皇帝元宝炬闹翻了,元宝炬带着一部分鲜卑将领跑到关中投靠宇文泰,为了共同对抗强大的高欢,宇文泰不得不稀释股份,把元宝炬带来的鲜卑军头纳入到自己的统治核心重新打造了一个新的军事集团,也就是府兵,而府兵最早的八柱国中宇文泰、李虎、赵贵、侯莫陈崇四个是武川子弟,李弼、于谨、独孤信、元欣四个是北魏过来的将领,各占一半。
在高欢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宇文泰带领着八柱国跟高欢展开拼死作战,没想到竟然接连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挫败了高欢的攻势,并在河桥之战中反攻高欢,经过几次挫败高欢也开始玩命,在邙山之战中,把宇文泰和他的府兵被打残伤,当然自身也损失惨重。
在这种随时有被高欢灭掉的威胁之下,宇文泰急需要继续寻找能够提供武力的盟友,他们放眼望去,治下还真有一股势力符合条件,就是散布在关中各地,居住在坞堡里的汉人豪强,他们在五胡肆虐的几百年中,用宗族血缘和坞堡为纽带,艰难的活过了乱世,都是百战余生,战斗力强悍,于是宇文泰和他手下的鲜卑军头们拿出股份,吸纳这群汉人豪强加入到府兵,这是从五胡乱华以来,在制度上汉人第一次进入一个政权的核心领导层,以杨忠、韦孝宽为代表的汉人豪强进入府兵,跟宇文泰带领的鲜卑军头共同打造了影响深远的关陇贵族。正是韦孝宽在玉璧之战中抗住了高欢的反扑,奠定了东魏西魏的对峙局面,汉人豪强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宇文泰为了拉拢这群汉人豪强,把鲜卑人的一百多个姓氏拿出来赐给汉人豪强,并且鼓励鲜卑人也取个汉姓,于是在关陇贵族中一般都有两个姓氏,即鲜卑姓和汉姓。同时也出现了像李世民家族这样主动融入到汉人世家当中鲜卑将领,由于比较有代表性,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李世民的祖宗李虎是非常典型的鲜卑将领,而且出身武川镇,是鲜卑将领中的坚实老班底,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据,他是实打实的鲜卑人,但是他认了陇西李氏为自己的宗族,陇西李氏也认了这个亲戚,为了共同的利益,陇西李氏认了李虎当族长,双方真正的融合成了一个家族,这种现象在关陇贵族之中非常的普遍。他们相互通婚,血脉相融,风俗相融,到最后也分不清是汉化了还是鲜卑化了。整体上鲜卑化稍微占了上风。
但是随着宇文家和高家的对峙,整体军事压力的减弱,宇文泰死后,宇文护立刻进行加强皇权的运动,对于谨、独孤信等鲜卑上层展开了杀戮,原本势力弱小的汉人军头得到机会上位,其中杨忠升的最快,同时由于跟北齐高家的军事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府兵不够用了,只能继续扩大规模,于是地方上的乡兵也被拉入到府兵中来,而乡兵大部分都是由汉人构成的,这样关陇贵族中的汉人凭借着人数优势,势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当杨坚篡位建立隋朝之后,对宇文家展开了一场清洗,很多鲜卑势力被清洗掉,同时他还把北齐境内的很多汉人门阀拉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汉人势力占据了主导地位,弱势的鲜卑人都主动跟汉人完成了融合,至此中华民族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完成。
而同一时期的高家也没有主动融入到汉人当中来,高欢的父系血统虽然是汉人血统,但是他们早就非常鲜卑化了,高欢的老婆娄昭君就是鲜卑贵族,他从小的玩伴也都是鲜卑人,他被追杀冒死帮他挡刀子的是鲜卑人,在他创业把身家性命压在他身上的都是鲜卑人,他怎么可能主动汉化?
他灭了尔朱兆之后,立刻就以晋阳为大本营打造自己的统治集团,也就是六镇老兵统统安置在晋阳周围,同时他还把征服的胡人部落部众都安置在晋阳周围,打仗的时候就从中征兵,晋阳的这群鲜卑人和胡人一直是高家最坚定的支持者,一直到高家灭亡,他们被屠杀殆尽。
高欢在灭掉尔朱兆之前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当他带着六镇二十多万百姓来到河北的时候,他发布了不允许随意欺压汉人的命令,很简单,此时的高欢处在被尔朱家追杀的状态,他如果再得罪当地的汉人门阀,那他就没有容身之地了,为了抗衡尔朱家的军事压迫,他只是拿出来比尔朱氏稍微好的条件来安抚汉人,换得他们的粮食和支持。在干掉尔朱兆之后,他本人一直在晋阳,而是让儿子去首都邺城,其实意思非常明显,他本人负责砍人,而他儿子高澄则是帮他搞到支持他砍人的钱粮而已,高家之后几代人的统治思路大体如此,北齐政权中虽然有大量的汉人门阀,但是其核心要害部门一直被高家宗室、六镇出身的高级将领和娄家的外戚把持。在军队中,在高敖曹死后,北齐再也没有出现过汉人高级将领。而汉人主要是在具体的行政和搞钱的位置上。
不得不说汉人门阀在搞钱方面确实比之前的鲜卑人更高效,高家虽然不是主观意愿,但是确实推动了北齐境内的汉人文化的发展,在这方面北齐高家的贡献超过了北周的宇文家。但是在北齐境内,没有实现所谓的民族融合,一直贯彻着高欢制定的鲜卑人作战,汉人种地的治理模式,双方泾渭分明。
这次融合根本就不是像很多皇汉份子宣称的那样,是鲜卑人拿着刀子让我们承认他们是汉人,这是非常荒唐的。你可以想像小鬼子来到中国之后,用刺刀逼着我们承认他们也是中国人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只会逼着我们学他们的文字、语言、认他们的祖宗,而不是反过来。
我们的祖先是用鲜血、智慧铸造了我们的民族,我们今天仍然享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他们让我们中华血脉得到流传,不要轻视他们,也请不要污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