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上台没多久,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赶下皇位了。不仅如此,朱允炆失败之后下落不明,朱棣找了半辈子,也没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他也成为了历史上神秘消失的皇帝。大部分人认为朱棣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但是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有一条明确的规定,这也给了朱棣篡位的理由。
朱允炆这个皇位本来就不是名正言顺的,虽然太子朱标死了,但是朱元璋还有很多儿子。也许是因为他太喜欢朱标和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所以在传位的时候,宁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也不想要交到儿子的手里。朱元璋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给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而且朱允炆上位之后,总是想着要对国家进行大规模地改革。明朝初期能够和平稳定,最大的原因就是明朝初年实行了严苛的法律,严格依法治国。虽然期间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但是对于明朝的安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朱允炆继位之后,想要实行的改革是不适合明朝的。
他的理想过于丰满,想要把明朝打造成周朝那样的朝代,皇帝和臣子之间,臣子和百姓之间,不需要靠严苛的法律来维持关系,更多地是需要人们懂得礼乐,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定。不仅如此,朱允炆继位之后还大力地任用儒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周朝的结局人尽皆知,周朝末年礼崩乐坏,所有的诸侯都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如果孔子所说的礼乐真的能够起到约束人的效果,周朝也就不至于灭亡了。所以朱允炆的理想虽然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是不现实的,即便是成功了,明朝也会像周朝那样衰落。
最关键的是朱允炆上台后,还没有稳固自身的实力,就打算着手削藩。要知道明朝初年的藩王都是朱元璋覃梓封的,这些人当中有的是皇室子弟,有的是功臣的后代。朱允炆这么做无疑是触碰到了这些人的利益,其中就包括了朱棣。只不过朱棣从这一次的削藩中看到了篡位的机会。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明确规定,如果朝中出现了控制朝政的奸臣,那么各地的藩王都能够带兵进京帮主皇帝剿灭叛贼。朱棣正好借进京勤王的理由发动了起义。因为打着勤王的名号,成功地撺掇了皇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么做是不合乎规矩的,但是朱棣打着的这个理由是朱元璋之前定下来的,即便是朱元璋在世也没法轻易地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