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个儿子,排行老三,大名朱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诸子时,朱㭎获封晋王,并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山西太原。
正是这位晋王朱㭎,在就藩途中,因为一些琐事,鞭打了自己的一个厨子,吓得朱元璋大惊失色,赶紧亲自下谕令,把朱㭎给训斥了一番。
这位朱㭎的脾气秉性,非常像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那就是独据长坂桥头,一声大吼,吓退了万千曹操追兵的燕人张飞。同时,两个人的相貌和作为也都非常相像,而且都是多智而残暴。
《明史》记载,朱㭎是“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据有人考证,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应该同样是一位长相俊朗,威武雄壮之人,并非演义中的豹眼、卷须的黑张飞形象。朱㭎曾经“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而张飞也是同样文采横溢,曾在川蜀留下不少墨宝。朱㭎也非常善战,曾经与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北征北元余部。而张飞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万人敌,还曾智破曹魏名将张郃,要稍胜朱㭎一筹。
除了以上相似之处以外,两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残暴,只是朱㭎的残暴要远胜张飞。唯一遗憾的是,张飞最终死于自己的残暴,而更残暴的朱㭎却是自己病死的。
据《三国志》记载,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刘备就曾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刘备的意思就是,张飞呀,你刑罚、杀戮太多,又经常鞭挞身边的士卒,还把他们留在身边,这可是祸根呀。
刘备是在劝张飞,要不就减轻刑罚,少行杀戮,不要再鞭挞将士,收拢身边将士的忠心;要不就把他们调开,不要留在近处。结果,张飞不听刘备的劝告,最后被怀恨在心的身边将领张达、范疆所杀,而首级被送给了孙权。
朱㭎跟张飞在残暴方面,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朱㭎在就封藩国的途中,因为琐事,鞭挞了给他做饭的一个厨子。推测朱元璋应该是读过《三国志》,知道张飞之死。所以,朱元璋闻之消息,大惊失色,护子心切的朱元璋赶快给朱㭎下谕旨,申斥朱㭎。
朱元璋说:“吾帅群英平祸乱,欲速定天下,事无轻重皆以法,不敢姑息。”意思就是朱元璋自己执法非常严格。但是,朱元璋又说:“姑息独徐兴祖,兴祖为吾膳夫二十三年,不曾责辱,以保吾命,怨不在大,可怨者何?”朱元璋唯一一个不敢轻易得罪的人就是自己的厨子徐兴祖,二十三年从来不曾“责辱”,就怕徐兴祖心怀怨恨,给他来个下毒之类。最后,朱元璋还不忘再加强一下:“小子识之乎?”看来朱元璋的大惊失色是爱子心切呀,正所谓是责之深,爱之切。
朱㭎就藩后,还曾经多次以奔马车裂活人。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差点废了朱㭎的爵位。正是在朱元璋的严加教导,训斥之下,朱㭎才躲过了被身边亲信所害的命运,避免了同张飞相同的命运。
刘备告诫张飞,以及朱元璋训斥儿子朱㭎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是会随时发生的。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君子与小人同在么。我们通常都秉持对人友善的态度,但是,也避免不了得罪一些人。对于我们曾经得罪过的人,还是要多加留心才对,以避免被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