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元年六月,一场惊天动地的计划在暗中偷偷拉开帷幕,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事变”,李氏江山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重回正主。然而就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带兵杀入大殿后,却立马下诏斩杀了支持他称帝的才女上官婉儿,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自古英雄无不爱美人,而才貌兼备的上官婉儿更是才华横溢,风华绝代,不光如此,她在官场上更是超群拔萃,能力出众。如此优秀的女人为何会让多情的玄宗痛下杀手,杀伐果断,丝毫不怜香惜玉呢?
上官婉儿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以其夺目的才华而为众人熟知。她的诗工整优美,凡是听过的都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直至今天,令人想象不到是,她并不是养尊处优的深闺小姐,她的成长历程其实十分坎坷,而童年的生活更是如履薄冰。
婉儿曾经也是家世显赫的官宦之子,但她的祖父“上官仪”因为起草废弃女皇武则天的诏书全家被抄,唯独尚在襁褓中的婉儿和她母亲存活下来,贬为侍女进宫做苦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婉儿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奋发图强,靠着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
在武女皇身边的几年里,她做事认真得当,靠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和文学天赋日渐得到重用,果然不负武则天的期待,她学习进步极快,羽翼逐渐丰满,办事稳妥牢靠,人又聪明,一点就通。时间不长便成了武皇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
据野史记载,她在与武则天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爱上了后宫的第一美男,犯下了和宫中男宠私通的死罪。武则天内心极其愤怒,但无奈爱惜人才,左右权衡最终决定免去她的死刑,只施以在眉心刺墨的“黥面之刑”,就又把她安置于自己身边继续培养。
这样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宫中就开展了一场危机四伏的活动。神龙元年,皇太子李显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和韦后当朝执政,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上官婉儿并没有受此牵连,反而在二位新的当朝者手下混的风生水起。
她表面上是换了嫔妃的名号,实际上势力依旧,甚至有能力辅佐武氏集团的“武三思”兴风作浪。她在朝中铲除异己,暗中培养武氏和韦后党羽,为二人的发展壮大偷偷布下棋子。
而在李隆基发动唐隆事变前,上官婉儿敏锐地察觉到日后更朝换代的趋势,再加上一直以来与太平公主的交好,她早早参与写下扶持李隆基的诏书,在李隆基带兵杀入殿中时根本不像其他官员一样仓惶逃命,反而穿戴整齐,带着宫女于殿前提灯欢迎。
这样一位行事谨慎认真的人才,李隆基不收归自己所用,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不忠”。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能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上官婉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见风使舵,这种投靠势力大的一方的行为固然能维持自己屹立不倒,可终归会落下“不忠”的话柄。
二是她的特殊身份。上官婉儿在位期间和太平公主结下的深厚友谊是显而易见的,她想用公主保命,却反而恰恰因公主而死。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太平公主并不是帮自己获得江山的伙伴,在此次事件过后,她其实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太平公主在唐隆事变中无疑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日后的新朝中,她也是唯一能与李隆基抗衡的人,而上官婉儿如此趋炎附势,必会成为她的心腹,两伙如此精明的势力齐聚,这江山能否保住就不得而知了。
三是李隆基杀伐果断。在他登基称帝后,对于一切异己势力进行了一次全方面扫除,对韦后抄家时上至八十岁老太,下至襁褓中婴儿,只要是喘气的,统统做掉,一个活口都不留,当时的一大片宅区被血洗的空无一人。
对无关之人尚且如此,更别提势力如此强大的婉儿了。在后来,他也赐死了一直与自己站在一方的太平公主,两位美人就此香消玉损,可见他稳固江山的决心。
四是李隆基对婉儿的憎恨。先是武则天当政,再是韦后执政,对于长期占据李家天下的一众女人李隆基是怀恨已久。他忍辱负重多年,终于夺回先祖留下的江山,得此机会怎能不杀之而后快。
其实对于婉儿来说,她毕生所做的一切都在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干,机遇来临之时绝对牢牢抓住。经历了朝代变更的风风雨雨,既能于明枪暗箭中自保,又不忘关心旧主,为其培养势力,只能说是生不逢时,赶在了这样一个风雨漂泊的时代。
如此机关算尽人人自危的官场中,她还不忘潜心钻研文学,创造华丽辞藻,为文学发展做贡献。她可以说是女性之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若是能在和平之日降生,想必更能留下一段千古传诵的佳话。
才高八斗却只能工于心计保证生存,花容月貌却不能和心上人比翼双飞。她一生都在极力讨好看人眼色行事,根本没拥有真正的洒脱和自由,她其实早已困在桎梏中无法自拔。
她的一生好像大梦一场,起点极低却没有自甘堕落,以戴罪之身潜心学习,在一众宫女中脱颖而出,凭自己奋发图强后历尽繁华。然而到最后终是人走茶凉,不由得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李隆基的做法虽然无情,但却十分正确。要想巩固千古江山,稳定一直动荡不安的局势,一定要杀伐果断;要想成大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人们可以学习他未雨绸缪的精明做法,更要学习他面对抉择时不被外物干扰的果断。
上官婉儿虽然在官场上留下了扰乱朝政的坏名声,却于文坛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她坚持写诗,努力做学问的好习惯无疑值得人们学习。生命有尽头但学习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