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做太孙的时候,有一次在东阁门外唉声叹气,恰好被东宫伴读黄子澄看到,黄子澄便前去问朱允炆到底是怎么了。
朱允炆向来视黄子澄为自己的心腹,便毫无避讳地问道:“诸位叔叔藩王都拥兵自重,若是将来有变故,我该怎么办啊?”
黄子澄微微一笑,让朱允炆不要太担心:“诸位藩王只有护卫的兵丁,只能自守而已;倘若他们真的敢起兵造反,朝廷可以发兵去攻打他们,他们怎么可能抵挡的住呢?汉朝得时候七国也很强盛,不照样到最后灭亡了吗?”
“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
身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听到黄子澄的话,心里感到安稳多了,并且将黄子澄的话记在了心里;之后每次见到黄子澄,都会尊称黄子澄为“黄先生”,可见黄子澄在朱允炆的眼里有极高的威望。但黄子澄忽略了一个现实:汉朝时有大将周亚夫,建文帝登基后有谁呢?
历史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得以登基称帝,而朱允炆削藩竟然将自己的皇位丢了,最终也不知所踪(朱棣称其已葬身火海)。
黄子澄是坚决支持建文帝削藩的人物之一,朱棣靖难4年他都忠心耿耿,但却先后三次出了馊主意,都被建文帝照准,只能说:建文帝身边有这样的人,丢了皇位一点都不奇怪。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01 屈居探花,成东宫伴读
黄子澄本名是叫黄湜,字是子澄,江西宜昌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其实黄子澄本应当为状元,但却因朱元璋的一个梦屈居探花郎的位置:
《明史·黄子澄传》:黄子澄,名湜,以字行,分宜人。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其实举办科举考试的次数并不多,第一次科举考试是洪武三年,但是这一次通过科举考试所录用的进士朱元璋都不怎么满意,便觉得通过科举考试选取人才的办法并不怎么有效。
便下旨直接取消了科举考试,采取地方推荐人才、府试等办法来选取人才,在全国各地设置县学与府学。一直到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才决定再次恢复科举考试。
次年各地学子纷纷赶赴京城参加会试,这一年的学子中黄子澄与练子宁学识非常渊博,大家料定此二人必定是状元与榜眼,但奇怪的是殿试后这两个人都没能称为状元,而是一个叫丁显的福建人。
据说朱元璋在揭榜之前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大钉子“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而考生当中恰好有一个叫丁显的,朱元璋便将丁显定为状元,这一年丁显只有18岁而已。
将练子宁定为榜眼
而黄子澄屈居探花郎的位置,这一年黄子澄35岁。
虽说没有高中状元,但黄子澄的渊博学识还是得到朱元璋认可的,将其选入翰林院做编修。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得到了太子朱标的青睐,将其选入东宫做伴读。
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太子朱标并没有活到朱元璋病逝,太子死后,朱元璋再三思虑太子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将来承继皇位,作为东宫伴读的黄子澄变成了皇太孙朱允炆的心腹。
黄子澄从进入翰林院做编修一直到太子朱标病逝,用了8年的时间做到了太常寺卿正三品的官职。虽说晋升的速度不是很快,但也算很不错的了,可见黄子澄的学识还是得到太子认可的。
对于朱元璋而言从未想过自己亲定的完美太子会死在自己的前面,朱元璋栽培太子二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为太子朱标将来登基布局;但太子一死,朱元璋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但他仍旧坚持将皇位传给朱标一脉,儿子病逝,那就传给孙子。
朱元璋担心皇太孙不能驾驭老臣们,发动蓝玉案与胡惟庸案,将开国的功臣们几乎都处死。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即便是太子朱标病逝还有25个儿子,年长的儿子亦不在少数;其中燕王朱棣可以算是一个文韬武略的藩王,自然不甘心屈居侄儿之下;更何况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手握实权的藩王,朱允炆少不更事,担心叔叔们很正常。
便经常唉声叹气的,有一次便被东宫伴读黄子澄看到了,便有了文章开头的对话;从这段对话就可以看得出黄子澄虽然学识渊博,但若面对战乱,只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朱允炆也会在自己的祖父朱元璋面前,表现出自己对藩王们的担忧:在解决了老臣后,有一次朱元璋在皇太孙面前说:“我安排你几位叔叔为你守边界,你可以安心做皇上了。”
说完朱元璋便笑了,但朱允炆并没有笑,而是用担忧的语气问朱元璋:“外地入侵,尚且有叔叔们来应对;但若是叔叔们造反,该怎么办呢?”
朱允炆的话一时间让朱元璋不知该如何回答,或许朱元璋从心底里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儿子们会造反。朱元璋沉思了一会,问朱允炆:“你是怎么想的呢?”
朱允炆原本是想从祖父那里得到一些答案,没想到祖父竟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自己,朱允炆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首先我会先用亲情、德行来争取他们,用礼来约束他们,若还是不行就削减他们的藩地,再下一步便是改封藩地;如果真还是不行的话,只能兵戎相见了。”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对皇太孙的回答还是挺满意的,对朱允炆大加称赞。
但朱元璋忽略了一点:想法是好的,但皇太孙的能力真的能应对这些身经百战的藩王吗?
当然朱元璋并没有将这样复杂的问题直接丢给自己的孙子,而是在病逝前,为皇太孙留了三位治理天下的人才: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此三位皆是文人,可治理太平盛世,若是发生战乱的话,既不能出谋划策,又不能提刀上阵。
本人的主人公黄子澄便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他确实对建文帝忠心耿耿,但他并有谋略,只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给建文帝出主意,却出了三次馊主意,让皇上丢了天下。
02 一“坑”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开始重用自己的东宫伴读黄子澄,与黄子澄一起被重用的还有齐泰,齐泰原名叫齐德,朱元璋对其比较满意亲自为其改名为齐泰,留给建文帝的治国人才之一,齐泰被建文帝提拔为兵部尚书。
而黄子澄则被提拔为翰林学士,与兵部尚书齐泰一起共同治理朝政;太祖病逝以后燕王朱棣曾请求建文帝能够入京奔丧,但建文帝下旨“诸位藩王不得前往京城”,在自己的府邸吊唁即可。建文帝此举引起了诸位藩王的不满,为此还传给了不少流言蜚语,藩王们蠢蠢欲动,而这些情况很快便传到了建文帝的耳中。
建文帝问黄子澄:“现在可还记得在东角门时说过的话吗?”
“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
“当然不敢忘”,建文帝一提东角门,黄子澄立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建文帝要削藩了。
如此便可以看得出,建文帝有多急迫想要削藩,太祖刚病逝,他才不过刚坐上皇位而已。
作为建文帝的心腹,黄子澄与齐泰自然赞成削藩,毕竟藩王势力越强,则意味着皇权被削弱,作为皇上忠诚的臣子,自然是与建文帝站在统一战线上的。
于是黄子澄便与齐泰一起共商该如何削藩,只不过二人在削藩的顺序上起了争执:
齐泰的建议是:“擒贼先擒王”,燕王向来有大志向,而且手握重兵,第一个要削藩的就是燕王朱棣。
“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
而黄子澄的建议则是:不应该先从燕王开始,毕竟燕王早早便有了准备,不好对付;应当先削周王朱橚(朱棣的同母胞弟),从燕王的手足开始,如此一来才能循序渐进地削掉燕王。
建文帝在登基之前,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与太祖第三子晋王朱棢已经病逝,其中年龄最大的藩王就是燕王朱棣,而且燕王向来野心勃勃,齐泰认为若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燕王拿下的话,其他的藩王就不足以担忧了。
黄子澄与齐泰都是各执己见,最终建文帝考虑到自己刚登基,皇位还没有坐稳,应当先从势力较弱的周王朱橚开始,便下旨曹国公李景隆以练兵的名义前往开封,直接将周王朱橚及其家里人抓了起来,并押送到了京城;
其实建文帝在周王朱橚被押赴京城以后,打算将周王再放回封地,但是遭到了齐泰与黄子澄的反对,二人最终商量决定将周王贬为庶民,流放到蒙化,周王的儿子也没能幸免。
接下来便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湘王朱柏不想受辱便一把火烧了王府,自己也葬身火海;亲叔叔的死也没有停止建文帝削藩的步伐,很快齐王朱榑被囚禁到了南京。
这几位藩王被削对建文帝来说很简单,不免让建文帝、黄子澄等人心存侥幸,以为削藩会一直顺利下去;殊不知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已经在密谋造反了。
若建文帝能够听取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先对燕王动手,或许就没有靖难之役这一说了;毕竟对于身经百战的燕王来说,缺的不是勇气,缺的是时间;在建文帝对其他藩王动手时,燕王为了争取足够的时间操练兵马、制造兵器,不得不装疯卖傻。
若一开始就不给燕王时间,燕王的胜算真不大;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子澄确实是坑了建文帝
03 黄子澄建议建文帝“放虎归山”
从周王朱橚被削开始,燕王朱棣已经警觉了,他知道早晚会轮到自己;尤其是湘王朱柏的自杀,让朱棣明白自己已经没了退路,唯有造反才能保住自己一家老小;便与自己的谋士姚广孝商量应对的办法。
若是要起兵的话,需要准备非常多的东西,比如兵器、人马、粮草等;
想要准备这些东西,朱棣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时间黄子澄“已经帮助”朱棣争取到了。并且黄子澄在“帮助”朱棣争取到时间的同时,还帮了朱棣一个大忙:将朱棣的“牵挂”给送回了北平。
其实太祖病逝时,诸位藩王的继承人世子以及被封为郡王的次子都在京城,太祖特地在病逝前嘱咐他们要在京城待上三年才可以离开。也就是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都在京城。
那个时候朱棣称病,太祖病逝的消息传到燕王府,朱棣是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得以到灵前祭拜。仅仅几个月以后,朱棣居然敢违背太祖的遗嘱,请求建文帝能够准许三个儿子回北平,照顾病中的自己。
齐泰劝建文帝不要答应,反而要将燕王的三个儿子软禁起来。
而黄子澄却说:“不如让他们回去,以此来表明朝廷确实没有怀疑燕王,这样我们便可以用突袭的办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燕王拿下。”
时燕王方称疾,遗诏至,遣人扶掖哭临。又数月,乃上书乞遣三子归视疾,齐泰劝上勿许,且请收之。黄子澄曰:“不若听之归以示不疑,乃可袭而取也。”上从子澄言,竟遣还。
黄子澄的建议无疑是放虎归山,三个儿子得以回到自己的身边,朱棣便没了后顾之忧。
但建文帝居然答应了黄子澄的建议,将朱棣的三个儿子都给放走了。
其实魏国公徐辉祖(朱棣的小舅子,徐达的儿子)也劝建文帝不要“放虎归山”,将朱棣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城,并且为此还上了一封密折:“在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是最强悍而且不讲道理的,不仅不忠诚而且还不孝顺,日后必定会成为朝廷的祸患”。
“三甥中,高煦尤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徐辉祖“大义灭亲”建议建文帝将外甥们留在京城,其实也是在为朝政考虑;建文帝又问了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与驸马爷马宁的意思,这两个人都站在朱棣这边,自然是建议建文帝放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北平。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共四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早夭,剩下的三个儿子都是朱棣与燕王妃徐氏所生,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确实很深;若建文帝能将朱棣这三个儿子都留在京城的话,朱棣有顾虑自然不敢如此轻易的造反。
可见黄子澄的想法虽然是好的,但实际上是变相地“帮助”朱棣;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到北平以后,朱棣非常高兴,说:“我们父子得以团聚,这是老天都在帮我”,更加坚定了朱棣谋反的决心。
04 黄子澄建议建议建文帝换帅
建文帝虽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先从周王朱橚开始削藩,等时机成熟再对燕王动手;但也是提前布置安排,将北平的原先的布政使与指挥使全部换成朝廷自认为可靠的人,为的就是削弱朱棣在北平的势力。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昺被任命为北平布政使,谢贵与张信二人则是被任命为指挥使,前往北平,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
但让建文帝没想到的是,指挥使张信会在关键时刻背叛自己,将朝廷要捉拿朱棣的消息提前告知朱棣,让朱棣早做安排,朱棣才得以逃过一劫。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杀掉张昺与谢贵,开始起兵靖难;
建文帝得知后,派长兴侯耿炳文前去征讨朱棣;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大败,不得不回到真定城内暂时不出兵、等待来日。
真定之战南军大败,才让建文帝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召黄子澄前来商量对策;黄子澄再次给建文帝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曹国公李景隆代替长兴侯耿炳文,任大帅之位;这确实是又“帮了”朱棣一个大忙。
因荐曹国公李景降可大任,齐泰极言其不可,竟用之。
为何这样说呢?
长兴侯耿炳文是明朝开国大将中幸存者之一,朱元璋之所以不杀他,将他留给建文帝,是因为耿炳文擅长守,而不擅长攻,如此一位“守将”,建文帝无需太担心他会有什么威胁。
虽然真定之战耿炳文输了,但耿炳文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之所以躲在真定城不出,是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朝廷,无需担心供给粮草等问题;而朱棣不同,他只有北平一城,若是真打消耗战的话,朱棣消耗不起。
但此时,黄子澄建议将耿炳文替下来换成李景隆,看看朱棣得知大将换成李景隆的反应,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出:黄子澄此建议有多坑人。
朱棣得到大将换人的消息,喜出望外,对诸位将军说:“李景隆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从没有带兵打过仗,是个外强中干之人。现在朝廷将五十万大军交给他,他不过只会步赵括的后尘罢了。”
“九江,纨绮少年耳,未尝习兵,色厉而中馁。今畀之以五十万,是赵括之续也。”
而且朱棣断定李景隆一定不会贸然对北平出兵,所以让世子朱高炽守城,自己则是想办法增加兵力,朱棣很清楚燕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兵马”。
在朱棣的努力下,宁王朱权被迫跟朱棣一起靖难,不仅出兵而且还出谋划策,可以说朱棣能够靖难成功,宁王功不可没。
而朱棣之所以敢去打宁王的主意,而且有时间胁迫宁王一起靖难,都要感谢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命李景隆为主帅,给了朱棣机会与时间。
结语
黄子澄给建文帝的三次建议,三次建议都是坑:
第一次:先从弱开始削藩,时机成熟再对燕王动手,变相给了燕王准备起兵的时间;
第二次:建议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北平,无疑是放虎归山,朱棣没了牵挂自然更加坚定了要造反的决心;尤其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骁勇善战,多次在战场上救过朱棣的命。
第三次:建议将耿炳文撤下来换成“赵括”李景隆;让朱棣有了时间与喘息的机会,争取到了宁王,一起靖难;燕王善战,宁王“善谋”,“战”与“谋”结合在一起怎么会不胜呢?更何况宁王的手里有一支勇猛作战、由蒙古骑兵组成的“朵颜三卫”,战斗力非常强悍。
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景隆经历郑村坝之战、白河沟之战大败,之后更是逃到了德州,朱棣追到德州以后,李景隆再次退到了济南。
不仅将德州让给了朱棣,还给朱棣留下了数万担粮食。
若不是铁铉与盛庸守住了济南城,朱棣一路南下,直奔京师都有可能;
可以说李景隆将南军的家底都给败光了,而这一切都源于黄子澄。
李景隆被建文帝召回京城以后,虽然很多大臣建议处死李景隆,但建文帝考虑到与李景隆是亲戚关系,便饶了他一命。
黄子澄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南军惨败,罪责在主帅李景隆,但自己是背后的“始作俑者”;于是黄子澄便向建文帝请罪:“我推荐李景隆而误国,就是死一万次都难以赎罪!”
建文四年燕军逼近南京城,建文帝将黄子澄贬到了外地,但是让黄子澄与齐泰二人秘密募兵;朱棣进入南京城以前,建文帝还下旨召黄子澄回京,黄子澄还未回去南京就已经失守。
黄子澄还在秘密反抗朱棣,但是因被人出卖,被朱棣抓了起来。
朱棣亲自审问这位“昔日的大恩人”,黄子澄仍旧忠心于建文帝,最终被朱棣处死。
黄子澄这个人确实学识渊博,不管是在翰林院任职,还是做东宫伴读,都可以胜任;从他支持建文帝削藩开始,就一步错步步错,可以将黄子澄视为忠臣,但不能称之为谋臣,也可以说是不合时宜的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