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歌向暖
姚广孝画像
01
元至正八年(1348年)的一天,苏州城大街上,官兵净街,行人纷纷避让。
原来是元朝的僧官出行,场面十分盛大。
有个14岁的少年看到此盛况,不禁心生羡慕,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也要出家。
年轻人萌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不奇怪,但这个少年真跑到苏州城郊的妙智庵里去了。
出家,不是你跑到庙里说一声就有人给你剃度,要先干杂活磨炼心智,同时学习佛经,建立自己对佛法的信仰。
少年天资还算不错,不仅学佛,还触类旁通钻研过道家的典籍,又拜入道士席应真门下。
席应真是一代道流高士,精研《易经》,深通兵略和阴阳术。
(学的有点杂)
至正十二年(1352年),少年18岁,正式剃度出家,法号道衍。
田艺蘅《留青日札》载:
广孝,幼名天禧,长洲人,世医。一日入城,见僧官驺从之盛,叹曰:‘僧亦富贵如此邪?!’元壬辰年,遂出家,入里之妙智庵,改名道衍。
凑巧的是,这一年,另外一个和尚还俗投军,成了濠州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部下。
没错,他就是朱元璋。
02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至正十三年(1353年),私盐贩子张士诚因受不了盐警欺压,率领盐民起义,先后攻取泰州、兴化、高邮、扬州等地,在高邮称诚王,“潜号大周,建元天祐”。
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攻占平江(今苏州),随即迁都。
之后张士诚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除吏弊,修水利,兴农桑,废除了元朝的苛捐杂税,经济形势不断向好。
不仅如此,张士诚还兴文重教,开科取士,开办弘文馆,为学士提供日常饮食和津贴。一时之间,江浙文士纷纷来投。
苏州城,俨然成了元末人们的世外桃源。
在这当中,有一群聚集在苏州北郭的十余人,结成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团体“北郭诗社”,号“北郭十友”。
在这个团体里面,就有道衍的身影。
陈田《明诗纪事》载:
唐卿与杨基、张羽、徐贲、王行、王彝、宋克、吕敏、陈则、释道衍为“高季迪北郭十友”。
北郭十友的领头人是被誉为“明初三大家”的高启(另外两人为宋濂和刘伯温)。
道衍和他们诗文往来,互相唱和,相处的十分愉快。
北郭十友中,道衍和高启的关系最好。
03
可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率部攻破苏州,张士诚被缢杀。
北郭十友中的徐贲、宋克、张羽等选择入侍朱元璋。
和道衍相交最深的高启却对朱元璋不怎么感冒,他拒绝了户部右侍郎的高位,请求终老林下,这让朱元璋十分不高兴。
高启曾经写过一首《题宫女图》,里面有两句是这样的:
小犬隔花空吠影,
夜深宫禁有谁来?
这首诗本来是写元顺帝的宫闱隐私。
就怕对号入座,朱元璋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
朱元璋的猜忌与严苛,人所周知。
即使那些很早就来投靠他的人,例如杨宪、宋濂、汪广洋等人都在劫难逃,何况高启?
收拾高启,迟早的事......
04
洪武五年,苏州知府魏观觉得府衙太破,修建了新的知府治所。
府衙建好后,按当时规矩,要作一篇“上梁文”。
高启才华横溢,举世皆知,魏观就请高启作这篇上梁文。
就是这么一篇文章,最终将高启送上了刑场。
因为魏观把新府衙修在了张士诚的宫殿遗址上,朱元璋就认定魏观居心叵测,这是想替张士诚招魂啊!
关键高启的上梁文里,又发现了有“龙盘虎踞”字样,这下朱元璋暴走了。
这俩人就是在谋反,其心可诛啊。
朱元璋当即下令,将两人腰斩弃市。
北郭十友中的王彝、杨基,也被牵连处死。
这件事给了道衍很大的震动,可以想见,他一定要为高启他们做些什么,祭奠亡友。
05
高启死后第二年(1375年),一向居无定所,云游四方的道衍接受了朝廷“诏通儒书僧试礼部”的诏书,应诏赴京,留居天界寺。
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47岁的道衍等来了一个机会。
这一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为了给马皇后祈福,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让高僧们去各位藩王的封国里诵经。
道衍和僧录司左善事(管理全国佛寺机构的一把手)宗泐是老熟人,所以此时他也在高僧队伍里。
与藩王们见面的时候,道衍一眼就看上了皇四子燕王朱棣。
因为太子朱标跟自己的性格不合,说不到一起去。
而朱元璋的儿子当中,朱棣是除了朱标之外最成器的一个。
于是他跑到朱棣面前,毛遂自荐,悄悄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一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
朱棣感觉道衍话里有话,“王”上带“白”帽不就是“皇”吗?
他吓了一跳。
不过,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就都会对那把椅子感兴趣,这基因是刻在DNA里的。
所以朱棣就挑中了道衍,和他一起前往北平。
查继佐《罪惟录》载:
“(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崩,诏十王之国,王与高僧一,讽经禳荐。衍以宗泐荐,得见燕王藩邸,则乘间请曰:‘臣观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今皇图草昧,东宫仁柔,愿厚自爱。大王试乞臣府中,臣奉白帽著王。’”
06
道衍来到北平之后,在大庆寿寺做了住持。
他曾经两次拜谒元朝开国功臣刘秉忠的墓塔。
刘秉忠也是一个僧人,在元世祖忽必烈帐下运筹帷幄,尽其所能辅佐其成就帝王大业。
道衍正是以刘秉忠自命其志。
但就算道衍想要造反,辅佐朱棣篡了江山,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至少在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标尚且在世的时候,朱棣没有什么胜算。
不过,老天爷就喜欢开玩笑。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皇太子大位虚悬。
朱棣的机会露出来了一点点。
07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在黄子澄、齐泰等人建议下,朝廷实行削藩政策。
眼看诸王相继获罪,道衍密劝朱棣起兵。
朱棣自然也有这个心思,但他还是担心自己师出无名,毕竟正统在建文那一边。
朱棣问道衍:“民心向彼,奈何?”
道衍答:“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为了掩人耳目,道衍在燕王府后苑修建了地下室,同时在外面饲养鸡鸭鹅,用以混淆在地下室打造军器的声音......
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08
到了起兵的日子,一场暴风雨却突然来临,把燕王府宫殿上的瓦片吹落下来。
这意味着出师不利啊......
就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道衍道:
“殿下不闻乎?‘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天易黄屋耳!”
——这是老天要我们燕王当皇帝!所以才吹落了绿瓦,为以后换上黄瓦做准备!
一句话立即重新点燃了燕王府上下的士气。
誓师之后,朱棣正式起兵,要清君侧,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奉天靖难”。
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进攻东昌失败,大将张玉战死。
朱棣有点心灰意冷,起兵三年,自己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虽然胜多败少,但建文小朝廷的兵马好像永远都消灭不完,现在还是仅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明史·成祖本纪》载:
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胤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这个时候,道衍向朱棣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正面和建文帝拼消耗,朱棣肯定不是对手,朱允炆可以源源不断诏令天下“勤王”。
为今之计,只有甩开包袱,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直插南京。
因为建文朝廷所有的部队都集中盯着北平,南京城防一定空虚,而朱允炆君臣也一定想不到朱棣会冒险进行“斩首行动”。
朱棣从之。
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南京城陷......
09
1402年六月,朱棣坐上皇位。
姚广孝拒绝了朱棣赏赐的黄金和宫女,始终身着黑衣,只想去守皇陵念经。
年老的他,与政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他做了朱高炽的太子少师...
他做了皇长孙朱瞻基的侍讲、侍读...
他主持了《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的编修...
晚年,他写过一段自述:
随缘而住,任运而行。犹孤蟾之印沧海,若片云之浮太清。了无他说,即此,便是人问我,更何如手里栾珠一百八。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倒。
朱棣数次去探视。
朱棣问他,还有何交代?
姚广孝:出家人复何所恋!
朱棣又问。
姚广孝终无言。
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端坐而逝,终年八十四岁。
朱棣废朝两日,追赠,谥恭靖,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明仁宗朱高炽将姚广孝配享太宗庙庭。
10
姚广孝死了,但关于他的争议,却越来越激烈。
明中期以后,文人士大夫编排了很多段子“丑化”姚广孝。
嘉靖年间,撤除了姚广孝配享太庙的资格。
乾隆直接说,姚广孝“称兵篡逆,皆用其谋”。
奸僧,恶人,野心家……
在很多的史学作品里面,道衍的造反精神仿佛也是无来由的。
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朱元璋杀了自己的挚友,道衍是不会在南京朝堂上立足的。
而自己一个出家人想要造反,那无疑痴人说梦,朱元璋这种平民出身的皇帝,翻遍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就只有两个。
鼓动朱棣造反,是道衍为了实现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实践。
或许他所追求的,是为朋友们报仇,外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过,多智而近妖,以北平一隅对抗朝廷,四年而成帝业,古今未有,还有比他更妖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