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从秦汉到明清,其基本特征就是中央专制集权。这样的一个结构历经一千多年,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但个性有变化,
即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特殊表现
,其基本表现就是中央专制集权在不断加强,即皇权的加强,如唐宋时期,皇帝的实际权力要高于秦汉,而明清时期,皇权的集中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皇权虽然加强,
权臣与皇权的互相争夺和影响却从未消失
,权臣们与各朝皇帝各自通过特殊的形式维护着自己的利益。
一、 权臣失权,皇权彰显
1.制定措施、削弱权臣
明朝初期,朱元璋带领农民起义,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朱元璋想替自己和后代们守好,他总结先前各个朝代出现的危机,发现无非是以下几股政治势力:
集团的威胁,阉宦为祸,后妃干政,外戚擅权,藩镇割据,权臣跋扈
。
因此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这几种危机。如对待宦官,他立下铁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并铸于铁牌上,立于宫门前以示警告。
他一方面严禁内臣读书识字,另一方面,规定内臣“不兼文武衔, 不侵外庭政,不御外臣冠服”,并限制
他们的官品级不得超过四品
。宦官每月领米一石,吃饭穿衣都由公家负责,他们洒扫奔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宫廷仆役。
在政治制度方面,起初朱元璋仍然沿用元朝的丞相制度,设中书省,总管天下政事,是最高的行政部门。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左、右丞相
,本来,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但如果权力过大,便容易造成皇帝大权旁落, 酿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对立。明朝中书省第一任左、右丞相是李善长和徐达。
作为武将,徐达经常带兵出征,因而没和朱元璋产生矛盾。李善长位高权重,一度确实比较风光,但其
“非淮人不用”、招纳党羽、排斥异己的淮西文官集团的大佬做派
,招致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警觉和怀疑。
事实上,对于朱元璋的猜忌,李善长也不是没有考虑的。洪武四年,李善长曾以疾病为由,上书“以疾致仕”,本意是想以退为进,却不想让朱元璋趁机把他的相位拿掉了,权臣与皇权的较量以此开始。
2.废除丞相,权臣失权
洪武六年,胡惟庸升为中书省丞相,并且整整四年,中书省只有他一个丞相。
胡惟庸这个人比较专权,有许多事情他根本不向朱元璋请示
,自己就办了,朱元璋发现了就很气愤,目无皇帝,这谁能忍受?这样,皇帝和丞相的矛盾就发生了,而且日益尖锐。
洪武十三年,有人告发胡惟庸“ 谋反”,朱元璋以此为借口把胡惟庸杀了,并对他进行抄家灭族的严厉镇压,牵连被杀的有三万多人,
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关于这次案件本身不去推敲,这次政治事件的根源在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
宰相权重病及国君
”,这才是问题的质。
胡惟庸被杀后,
朱元璋下令从此废除中书省
。而且立了个法令,规定以后子子孙孙都不设丞相这个官,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彻底废除。
二、 内阁萌芽与成熟
1.皇帝的个人秘书
丞相没有了,朱元璋把原来中书省下面的六个部吏、户、礼、兵与刑、工的地位提高,升为中央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使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六部互不统属、互相牵制,直接对皇帝负贵
,结果,一切权利都回到皇帝手上了,这下似乎皇帝应该满意了,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靠他一个人根本干不完这么多活,据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 处理四百多件事情, 这怎么可能长久搞下去呢?
于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朱元璋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
”,但当时这些文官也就是正五品官。并没有很大权力,也就算为朱元璋的秘书而已,这是明代内阁制度的萌芽。
到后来明成祖时期。由于他是发动兵变而夺权‚因而对建文帝时期的大臣心存猜忌,又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人之手,使他穷于应付,急需有人协助。
明成祖仿效明太祖的辅官制,设立文人内阁,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
,关于明成祖的文人内阁的性质,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指出:“他们实际上等同于以往的丞相,起先参加各项诏书之起草,逐渐因拟稿而有了决定方针与政策的能力,到后来官阶与声望与日俱增 ,只不过他们的行动与决策还是要通过皇帝的正式批准而已。”
事实上,内阁大学士虽然起到了和丞相一样的作用,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在明朝,六部尚书不经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请示和汇报,而隋唐时期,六部尚书是丞相的下属,听命于丞相,但不容置疑的是,内阁集中代表了明朝的文官势力。
随着内阁权力愈来愈大。内阁官员品级不断提高,其成员已经不是一些普通的学士,而是当时六部的尚书等,到后来,
入阁的阁臣又形成了首辅与次辅之分,内阁经过逐步发展,一步步成为明朝事实上的宰相
,他们对朝政写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决策,称为票拟,内阁通过票拟来影响皇帝的决策。
当然,由于最终决定权在皇帝,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对票拟的采纳程度。
2.皇帝年幼,首辅掌权
实际上,无论内阁大臣有多大权力,
皇帝始终有着最终决定权
,但如果皇帝年龄非常小,不能够独立行使权利,甚至他还不知道该怎样行使权利,怎样做决定的时候,那内阁大臣的权利就远远越过了它的本分。
由于明代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这就导致一种情况出现,前朝皇帝一旦离世,那么嫡长子不管多大年龄,
也要登基开始继承王位,处理朝政
,皇帝年幼,自然处理不了国家大事,那么首辅大臣就成了皇帝的顾问,需要人处理朝政,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际掌握了朝政的最高权力。
如我们最熟知的权臣张居正,万历年幼,张居正不仅成为小皇帝的老师,也成为日后几十年掌管朝政的实际执行人,说白了,
俨然是掌握了皇权与相权
,皇帝小的时候,还能接受这种情况,一旦皇帝成年,感受到自己处处被控制,没有话语权的时候,他们便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皇权地位。
三、 宦官肆虐
1.皇帝的工具
实际上明朝不管任何一代皇帝在为朝期间,文官们大都是儒家出身,看起来这些文官们学识渊博,道德高尚,面对这样一群人,能力低下的皇帝往往有种被控制的感觉,
急于摆脱这种控制的皇帝多采取怠政的办法,不与文官集团合作
,如正德皇帝游幸无度,万历隐居深宫。当然还有一种平衡君臣关系的方法,那就是启用宦官。
皇帝起用宦官不符合文官集团的儒家理想,但这对皇帝保持权力平衡是很必要的。这条定律在历代封建统治者那里屡试不爽。汉朝、隋朝的外戚专政,唐朝后期的宦官操纵政权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宦官也是封建皇权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对他们的重用或者轻视也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的重要,在明朝也不例外
。清初史学家赵翼说过:“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明中后期出现过许多臭名昭著的宦官,如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之流。
2.“玩物丧志”引发的“小人得意”
明朝几个皇帝真是应了玩物丧志这个成语,对朝政没有兴趣,对玩达到痴迷的程度,
宣宗好猎,“ 阅边渴陵,动逾旬日” ,“ 英宗亲政, 颇事燕闲” ,宪宗“ 颇事游宴
”。
按理说,皇帝有兴趣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人都有精神上追求,但是因为兴趣荒废了国政,似乎就辜负了先祖为他们打下的天下,
而这几位贪玩的皇帝身边,偏偏有奸臣在身边
,而且利用皇帝的贪玩,竟然轻易的就窃权。
刘瑾,他掌权的特点则是充分利用明武宗好玩乐的特点,“每奏事”,必在明武宗玩时,明武宗厌之,他便以此处理各种政事,不再上报。
魏忠贤则是明朝后期的宦官,他与刘瑾类似,
明熹宗喜欢自己动手做些木工
,“积岁不倦”他做事情之时,魏忠贤就奏事。明熹宗厌烦,不肯听下去,就说自己已经清楚,你们看着办,于是魏忠贤便借机为非作歹。
明代的宦官,权势显赫,误国害民,
然而,在极端君主专制下 宦官没有皇权构成任何威胁, 只能是皇帝的奴才和鹰犬。他们的赫赫权势, 只不过是极端高涨的皇权的一种表现。
总之,对于已经达到高度中央集权的明朝来说,无论是大臣还是宦官势力,他们都不能动摇皇帝的地位和权利,当然对于大明王朝来说,
宦官的参政加剧了大明王朝走向灭亡
。
《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
《论明代对皇权的制约》
《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论明代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