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共鸣”,李贽与鲁迅有哪些共通点?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共鸣”,李贽与鲁迅有哪些共通点?

在读孙歌先生《历史与人》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李贽与鲁迅是可以联系到一起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两个人是风马牛不相及。

首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差异悬殊:一个生活于明末清初,一个生活于清末民初。其次,两人的人生经历也颇为迥异: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导者之一,是白话文的奠基人,而李贽是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鲜明旗帜,是坚决反对传统儒家教条的“斗士”,独具反叛精神。

除此以外,他俩的主要思想、接受的文化教育等等也完全没有相似性。可是孙歌先生却在《历史与人》这本书中,挖掘出了两人之间的隐秘的联系,这就引起了我极大的探索兴趣。

相似点一:与各自所处时代的关系

如果将李贽和鲁迅抽离出他们原本的时代,再去探索,可以发现李贽与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的关系和鲁迅与清末民初那个时代关系是极为相似的。沟口曾这样评价过:“李卓吾(李贽号卓吾)作为这一时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者——他很像是民国时期的鲁迅——被提炼出来加以研究。”李贽身上所存在的那些矛盾,正是明末清初那个时代所存在的矛盾的一个缩影。

曾有人赞扬李贽是中国明末清初时代少有的“生活思想者”,他会贴近生活去思考。李贽常常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来自居,以一位先知先觉者的犀利目光,去洞察那个时代所产生的矛盾和社会的发展问题。他具有独特的批判精神,并且发出了那个时代的“不甘与浊同流合污的最强音”,我想这大概便是李贽对于他所处时代的意义。

而鲁迅身上也有着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智者的生活气息,他同样也是反对传统孔孟最为激烈的斗士。当他看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后,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自我的宣言,向着那个腐朽而又落后的时代宣战,发出了最强的自我的声音。

鲁迅通过新文化运动,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文化战线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因此,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而这,就是鲁迅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点二:思想高度共鸣

沟口雄三曾经评论:“李卓吾对异端的那种自觉的意识、他本身的孤绝的自觉意识,不是因为他脱离了世俗之后才得到的,与此相反,这正是他最为真挚地生活在世俗世界的结果。”沟口雄三先生的这段描述,写出了李贽思想的特殊内核,这种思想既是激进却又贴近社会。而这段话,却也可以去形容后来的鲁迅。因为,鲁迅的思想同样尖锐且激进,矛头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

书中提到李贽的思想时,很多次用了一个故事来诠释,故事大致是这样讲的:李贽在周游北方时,多日水米未进。后来,有位好心的老妇人赠予了他一碗饭,他拿在手里,狼吞虎咽地便吃了下去。

饱食一顿之后,他感觉这碗饭美味无比。于是,他就问那位老妇人:这是大米饭吗?老妇人告诉他:不是,这只是一碗黍米!那么,李贽为何觉得这黍米也如此美味呢?这完全是因为:他已经饿得分不清是大米还是黍米了!事后,他感叹说:“使余之于道若今日之忘食,则孔、老暇择乎!”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呢?意思是说:饥饿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所谓穿衣吃饭即人伦道理。人间伦理的展开要以最基本的人的需求为根本,而不是寄托于那些高高在上,甚至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圣人的圣躬圣言,这就和《史记》中记载的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表示的道理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如此深入的思考,使得李贽能将个人的欲望问题、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上升到思想哲学的高度,并用这些最基本存在的欲望,去同封建社会已经形成了的“畸形”传统儒家伦理秩序作斗争。他斩断了儒学伦理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束缚,去拥抱享受欲望,去直接感受赤裸裸的人性百态。

这句话我认为非常好地形容出了李贽的那种孤绝而又坚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内核,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依然是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思想资源的。所以,后来的人附会说李卓吾特立独行、个性解放,是反对孔孟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是非历史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同样有着这样的思想。他先是对于传统孔孟之道加以强烈的批判,而这种力求摆脱传统孔孟之道束缚的思想就与李贽不谋而合。他倡导白话文,用尖锐的笔触写出了第一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面那句:翻开书,缝里全部写着“吃人”,将传统仁义道德的面目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且鲁迅有着自己的基本判断: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中,最基本的要求与人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在鲁迅看来:不能依旧信服于传统伦理道德,必须以自我为先行者去打破这个桎梏。因而,鲁迅也在他死后坟墓的碣文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李贽与鲁迅思想上的共通还在于他们都批判、都否定,但也都并未建立出路。李贽发出时代最强音批判传统儒学后,并没有产生要替换儒学的念头,也没有另外开辟一条学问之路,他摆脱了障碍,进行了自我批判,但也并未掀起思想启蒙的热潮,进而成为中国式的卢梭。

鲁迅则说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站在歧路上,是举步维艰、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他自觉地担当起了那个时代的使命,但他也绝不盲目跟风地认同那个时期那种简单地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思想,也不支持保守派的思潮。

这两种立场,鲁迅都不参与、不赞同,他不满意这些思想的当下状态,但他在指出了困境之后却无路可走,不过他还是依旧坚持、依旧批判,而这也是他自称在歧路的原因。

相似点三:文字论战

他们用文字论战的形式去与其他学者交流,或赞同,或反对,或讽刺,或称颂。交流的是文字,却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思想和观念的碰撞。李贽曾与他的一个朋友耿定向进行论战,在论战时,李贽写了一篇非常长的文章,叫《答耿司寇》。

在这场论战中,他俩就“不容己”这个命题展开了深刻地探讨,围绕着是否应遵循传统儒家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进行激烈地辩驳。什么叫做“不容已”?就是试图把人的自然置于其生存的冲动之中,置于其最初的状态之中。这也是明末清初士大夫和文人阶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遵循传统儒家道德守则,还是坚持自我之本心。

相对于李贽,鲁迅的论战开展得更为广阔,他既不赞同尊孔孟之道的保守派,也不喜欢全盘西化的崇洋媚外者,更讨厌夹于二者之间踌躇不决、首鼠两端的投机分子,因此他的论战,扫射了几乎所有的参与者,他将一个个参与论战的对手骂的“狗血淋头”。

鲁迅和李贽与这些对手进行激烈的论战,以笔为枪,用文章的形式进入对方的内部,去寻找敌人最的脆弱的点,再逐个攻破,从内部突破出来,以一人一笔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无论有没有同道者,他们都一往直前,即使前路看起来并不总是充满着光亮,即使要孤身一人披荆斩棘,也要不断前行。从这方面来看,在论战上,他们两个也有着极其多的相似点。

结语

如此对比之下,原来李贽与鲁迅这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人物竟也有如此之多的共通点,甚至在历史的脉络上,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达到了相连,两人的思想脉络连接起来对中国思想界启蒙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回看历史,不得不惊叹,历史如此的富有戏剧性,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和探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代,时间,李贽,传统,空间,鲁迅,共鸣,中国,基本,思想,消息资讯,李贽,李卓吾,鲁迅,孙歌,思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代,时间,李贽,传统,空间,鲁迅,共鸣,中国,基本,思想,消息资讯,李贽,李卓吾,鲁迅,孙歌,思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代,时间,李贽,传统,空间,鲁迅,共鸣,中国,基本,思想,消息资讯,李贽,李卓吾,鲁迅,孙歌,思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