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神秘,让人充满好奇心。过去的一切我们从未亲身经历,却能在史料文献、遗迹古物中去寻找蛛丝马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试图还原故事的真相,这探秘、解密的过程就十分吸引人。
历史上有太多太多还未解开的谜题,明朝建文帝的下落便是一个经典的谜题。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役,篡夺皇位,此役之后,朱棣称帝,而建文帝却下落不明,不知生死。
有人说他早就死在了那场兵变中,也有人说他逃了,隐姓埋名活了下来。后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迷。
一、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维护皇族统治,加强皇权力量,效仿古制分封皇室子弟为藩王,驻守各地,以屏王室。在明朝,藩王的权力很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屯田练兵,设立官职。
这种制度在早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藩王势力的不断增强,皇权逐渐受到威胁。靖难之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所以他死前立下遗诏,令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嘱咐群臣要尽心尽力辅佐朱允炆,各地的藩王如非得到诏令不得入京。建文帝即位时,各地藩王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燕王、宁王都拥兵自重,气焰嚣张。
建文帝便与齐泰、黄子澄等前朝老臣商量削藩之事,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建文帝开始着手实施削藩。朱允炆先是从一些犯了错误的藩王下手,削了一批藩王的爵位,贬为庶人。
建文帝削藩的这一举动迅速激化了藩王与皇室之间的矛盾。藩王人人自危,而燕王朱棣是众多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他自然而然成了藩王的领袖,开始谋划起兵夺权之事。
朱棣为了让自己的谋反师出有名,以太祖时期的规定为依据,直指齐泰和黄子澄是奸佞,而自己领兵入京的举动是清君侧,一切准备就绪,朱棣以“靖难”为号,于建文元年发动兵变。
朱棣用兵得当,运筹帷幄,而朱允炆却缺乏作战经验,指挥不当,几次战役之后,朱允炆节节败退,而朱棣则一鼓作气攻下都城南京,从此江山易主。
二、自焚而死?逃出生天?
朱棣攻陷都城后,宫中起了大火,根据史料的记载,说是宫中起了大火,建文帝就失踪了。当大火被灭以后,朱棣让人从废墟中翻出了几具尸体,有宫人认出其中一具尸体便是朱允炆,于是朱棣对外宣布建文帝已死,待宗室百官拜祭后便将建文帝下葬了。
但也有许多史料记载显示,建文帝并没有死在那场大火中,而是趁乱逃了出去。关于建文帝逃出宫后的下落,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逃出去以后剃了头发,皈依佛门,从此云游四海,自由自在地度过了余生,也有一种说法是他逃到了南洋,也就是现在的东南亚一带。
三、寻找建文帝
哪怕已经登基称帝,成了名正言顺的掌权者,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仍然一直是明成祖心头的一根刺。为求安心,他派出了两位近臣暗中找寻建文帝的下落。
传言建文帝逃走后便出家为僧,云游四方,于是明成祖便派胡濙四处寻找建文帝。胡濙在外寻访了十四年,去了很多地方,他不仅向明成祖汇报寻找建文帝的进度,也将一路上所见所闻汇报给明成祖,使得明成祖更好了解当时的民情。
胡濙的探查一直持续到了永乐二十一年,这年,他回到了京都,去宫里拜见明成祖,宫人告诉他,明成祖去了宣府,胡濙立刻去了宣府。他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朱棣也已经歇下了,但此时宫人来报,说胡濙来拜见他,于是朱棣连忙起身更衣。
胡濙的主要任务便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他深夜拜见朱棣,谈了许久才离开,虽然谈论的事史料上没有详细记载,想来也是为了建文帝的事。总之,此次会面之后,胡濙便不再四处走访了,大概是明成祖从胡濙那里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逃到了海外,于是朱棣便派郑和去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成祖便派郑和出使西洋各国,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另一方面,当时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朱棣也想向西洋各国宣扬明朝国威。
其实,史学界一直对建文帝逃往海外这个说法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胡濙那边传来了消息以后,当时朱棣很有可能已经得到了建文帝的下落,却仍然多次派郑和出海。
由此可见,一开始明成祖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才派郑和出使西洋,或许当时他也没想到,郑和出使西洋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朝贡财富,所以在得到建文帝的消息后,仍然派郑和多次出使西洋。
总结:
关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这个问题,后代史学界始终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确实死在了靖难之役的那场大火中,也有人认为他侥幸逃出了王宫,出家为僧,云游四海。
当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篡夺建文帝的皇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朱允炆温文尔雅,仁慈宽厚,但他自幼学习的便是儒家之道,比起文武全才,聪慧神勇、意志坚定的朱棣来说,朱允炆显得有些优柔寡断,而朱棣即位后,明朝在他的治理下,也呈现了一派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盛世局面,或许,朱棣比朱允炆更适合“皇帝”这个角色。
后世更倾向于相信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活了下来,或许是出于对建文帝遭遇的同情,又或许是想借此来表示对封建腐朽统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