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一统王朝,本来是有着天选之命。然而晋朝却屡屡被后人诟病,是因为他们终结了一个时代,却没有能力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他们在制度方面的探索和试验是失败的,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惨重的,五胡十六国三百年乱世,北方连年战火,汉文明饱受摧残,如不是衣冠南渡保存了文明火种,华夏衣冠可能在晋就为之一烬了。
以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等核心价值观,司马氏篡夺魏国政权,是为正史难容,留下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唐朝代隋立国,赵匡胤篡位北周,本质上与司马氏建立晋朝相同,他们在历史上风评就要比晋朝好的多。可见,儒家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为尊者讳”。晋朝显然在短短的几十年历史中,没有成为“尊者”。
这种世家大族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种势力的存在,使得官僚集团成为地方利益在朝廷里的代言人,与皇权不是一条心。皇权想要集权,就意味着要从地方上征收更多赋税,必然会遭到抵制。情节轻微的软抵抗,偷工减料;情节严重的,甚至公然武装割据,反叛朝廷。这也是三国两晋时期反叛丛生的原因之一,并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儒家大义。
前文说过,随着地方势力的坐大,官僚集团此时已经成为地方势力的代言人。曹魏皇权逐渐被司马氏架空后,由于魏国宗室都被打压,外地藩王没有办法前来勤王,使得司马氏篡魏成功。
魏国与世家大族妥协,出让了官僚任命权,结果被世家大族抛弃了,拥立了司马氏,所以,司马炎为家国长久计,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宗族兄弟。于是,在司马炎在世时,三次大行分封,一共封出去26个大大小小的封国。
分封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设计时首先要考量的是平衡。晋朝的都城在洛阳,与汉朝刘邦占据关中地区据关守河不同,洛阳腹地太小,只有伊洛平原可以提供物产。同时,晋朝的核心区有河北(邺)、河南(许)、关中(长安),这三个地方是洛阳都城的外围,也在曹魏时期就形成了地方势力。司马炎将这三个地方都分封给诸侯王了,而且是实封。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在朝廷上还给这些宗王官职。司马炎有多不信任官僚集团,就对他们宗族有多信赖。
晋朝的政治制度是失败的,失去了权力制衡的初衷,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司马炎没有可资借鉴的模板:秦朝不立公室,15年亡国;汉朝立宗室,七国之乱;曹魏不立宗室,45年亡国。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在决定这样分封时,司马炎肯定思考很久,而且跟他的智囊团也做过分析,他们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集中在世家大族,而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以宗王力量先行压制,缓缓图之。
然而晋武帝之后的变故实在太多了,司马衷即位,贾南风乱政,太子被杀,这给了地方宗王绝佳的口实来勤王,比之于“七国之乱”还要惨烈的“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中原尽成坵墟。如果嗣位之君是个雄主,能延续皇权的压制能力,再效仿汉武帝,行“推恩令”缓缓削之,可能会有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