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年,在南宋和蒙古的合力打击下,金国最终被消灭了,宋朝除了得到两淮等少部分土地之外,北方大部被蒙古得到。
金国,一个困扰了南宋百余年的强大敌人,在被南宋和蒙古联手灭亡之后,南宋军民认为大仇得报,就高兴得不得了,由此产生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收复三京(开封、洛阳和应天)。
当年五月,宋理宗发兵五万攻入河南,但因为缺乏粮草和骑兵,最终被蒙古击败。
对于南宋的这个做法,蒙古大汗窝阔台非但不恼火,反而非常高兴,因为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南下入侵南宋的借口,没想到南宋自己送上门了。
1235年,窝阔台以南宋背弃盟约为由,发起了对南宋的战争,宋蒙战争全面爆发,钓鱼城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1240年,为了在四川抗击蒙古,宋理宗下令在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的钓鱼山上构筑营寨,后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建设,最终建成了钓鱼城。
钓鱼城的位置十分重要,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形势险峻,易守难攻,南宋还在此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数个卫星城,并驻扎了重兵,由此成为四川军民抗击蒙古的坚强堡垒。
1254年,王坚担任钓鱼城守将的时候,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参与到抗击蒙古入侵的战争当中,钓鱼城也由此成为军民携手抗敌的典范。
宋蒙战争爆发后,窝阔台分三路大军南下,当时主要有三大战场,除了京湖战场和两淮战场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战场,就是四川战场了,其中以钓鱼城为最。
1241年,蒙古大军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先后攻克二百余城,四处屠戮四川人民,唯有钓鱼城屹立不倒。
自那之后三十六年,蒙古大军不断对钓鱼城展开围攻,但钓鱼城内军民携手同心,一次次击败了蒙古大军,虽然自身损失惨重,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放弃。
与其他城池不同的是,钓鱼城不但具备超强的军事防御体系,而且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因为城内有水源,还有大片良田,这就让城内军民在没有粮草供给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活下去。
窝阔台去世后,蒙古内部为争夺汗位产生了争夺,南宋趁此机会积极备战,并在前线修筑防御工事,钓鱼城也得到了加强。
1251年,蒙哥继位为大汗,开始筹划灭宋战争,第二年他派遣弟弟忽必烈消灭了大理,完成了对南宋的包夹。
1257年,蒙哥发起了对南宋的大规模战争,当时他分三路大军南下,一路是忽必烈,率军攻打鄂州;一路是塔察儿、李璮,攻打两淮;蒙哥则亲率主力攻打四川。
蒙哥认为,蒙古起兵长于陆战而短于水战,将四川作为重点攻击方向,最有可能从南宋防线上撕开口子,继而从背面包抄南宋,直指南宋都城临安。
当时,蒙古在四川各地征战,都非常顺利,但来到钓鱼城下的时候,却遭到当头棒喝,从1259年二月初,一直到当年八月,钓鱼城都没能攻克。
当时,蒙古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攻城器械,比如云梯,但奈何在坚固的钓鱼城身上,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并且,在守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等人的带领下,四川军民一次次击败了蒙古大军的进攻,还给蒙古大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虽然钓鱼城被围困了五个多月,但城中粮食却很充足,将士们士气也很高,反观远道而来的蒙古大军,粮草供给却出现了问题。
当时,有个守城将士将一条重达十五公斤的熟鱼,以及数百张蒸面饼抛洒到城外,引起了蒙古士兵的哄抢,蒙古士兵在吃鱼的时候,发现鱼肚子里有一封信,上面写着: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
那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加之水土不服,蒙古大军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大量将士死去,这让蒙哥十分着急,于是亲率大军攻城,结果不幸被飞石击中,于当年八月十一日去世。
蒙哥汗死于钓鱼城下,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给南宋军民打了一针强心剂,也让蒙古人意识到,南宋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据记载,蒙哥去世前曾留下遗言,“若克此城,当尽屠之”,说日后有一天蒙古大军如果攻克钓鱼城,就屠光城中军民。
事实上,在蒙古去世之前,他的亲信将领,也是他任命的前锋主将汪德臣,也在钓鱼城下被飞石击中去世,再加上蒙古大军损失惨重,因此他心中对钓鱼城充满了恨,所以才留下这么恶毒的遗言。
蒙哥去世后,蒙古大军从四川撤出,钓鱼城之战自此结束,这场战争的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直接导致蒙古灭宋的计划全面破产,使得南宋又延续了二十年。
蒙哥去世后,四川的蒙古大军全面撤出,而忽必烈为了夺取汗位,也从前线撤回,与阿里不得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争夺战。
可以说,以蒙哥之死作为起点,蒙古内部就陷入了大混乱,根本无暇顾及南宋,而南宋则趁着这个间隙,继续加强防守,钓鱼城也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其次,促使忽必烈登上汗位,但也为蒙古的分裂埋下伏笔。
蒙哥去世前没有立下继承人,导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自称为大汗,双方爆发了战争,虽然忽必烈最终成为了胜利者,但持久的战争消耗了蒙古人的凝聚力,元朝建立后,四大汗国也相继诞生。
再一个就是,忽必烈作为一个崇尚汉文化的蒙古大汗,尽管他主张攻灭南宋,但他对汉人中的读书人还是很尊崇的,这也为日后南宋免遭更大劫难,埋下了伏笔。
最后,蒙哥的去世,让蒙古第三次西征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对欧、亚、非等国的的威胁。
早在蒙古出征四川之前,他就派遣弟弟旭烈兀西征了,攻占了中亚及欧洲多个国家,正准备攻打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之时,蒙哥去世的消息传来,他便停止西征,率军东返,后来忽必烈继承汗位,他就留在西亚,继而建立了伊尔汗国。
可以说,蒙哥之死造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这一切都是钓鱼城带来的蝴蝶效应。
忽必烈在击败阿里不哥之后,并没有马上发起对南宋的战争,而是将重心放在稳定内部这件事上,对南宋则主要采取了和平策略,以防守为主。
并且,忽必烈还曾派遣使者与南宋议和,但南宋宰相贾似道为了掩饰自己曾在鄂州之战时媾和的行为,就关押了蒙古使者,宋蒙议和由此不再可能。
1268年,忽必烈采取了降将刘整的策略,不再将四川作为主攻方向了,而是将襄阳、樊城作为主要目标,为此他在长江边训练水军,并修建大型船只,还引进了威力巨大的回回炮。
不过,四川虽然不是主攻方向,但位置十分重要,即便消灭了南宋,也是必须拿下的,为此忽必烈也做了安排,而作为重中之重的钓鱼城,则是他最为头疼的一个目标。
忽必烈鉴于之前两位大汗的教训,不敢再对钓鱼城展开围攻了,于是采取了“筑城围困,以军事争夺为主”的策略。
忽必烈认为,如果强行攻打钓鱼城,最后也能攻下来,但结果只会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不如将钓鱼城围困起来,用逐步蚕食的办法慢慢消灭它。
事实上,从1264年开始,蒙古大军就一直在进攻四川,尽管之前南宋已经加强了在四川的兵力部署,但在蒙古大军的不断进攻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依然丢失了。
并且,在1268年的时候,钓鱼城渠江沿线的大良城、得汉城也相继失守了,这就导致钓鱼城的防御力大大下降。
更要命的是,忽必烈还下令全力攻打重庆各州以及达州等地,致使农民无法耕种,而四川守军的运粮通道又被切断,致使南宋军队举步维艰。
在这种困境之下,钓鱼城几乎就要变成一座孤城了,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猛人,他的名字叫叫做张珏。
张珏是钓鱼城的新任主将,为了保护钓鱼城的安危,他在与钓鱼城隔江相望的宜胜山构建的坚固的城池,以此来加强钓鱼城的防守能力。
并且,张珏还积极采取水战,数次挫败了蒙古大军进攻钓鱼城的企图,之后他扼守水道,让蒙古大军难以前进一步。
一直到1268年,蒙古大军对钓鱼城的进攻才停止,这一时期南宋在四川的军力部署,主要在重庆城和钓鱼城。
自那之后,忽必烈只是将重庆城和钓鱼城围困起来,不再贸然攻打了,他还采取汉人的经济思想体系与南宋对抗。
比如说,忽必烈招降了大量汉人为己所用,并在四川建立了四川行省,以熟知四川的南宋降将刘整为主帅,在四川扫清障碍,试图将重庆和钓鱼城孤立起来,并阻断重庆和钓鱼城之间的联系。
1275年,张珏调任四川制置副使、重庆知府,前去重庆担任主将,其部下副将王立则留下来负责防守钓鱼城。
之后,蒙古大军连续攻克了乐山等地,逐渐对重庆形成围攻,张珏部下伤亡惨重,但依然守住了重庆。
那时候,重庆已经弹尽粮绝,张珏为了解重庆之围,就派人攻打蒙古征南都元帅府所在地青居城,活捉了大量元朝官员(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
然而,就在张珏积极防御重庆之时,一个消息传来,以宋恭帝与谢太皇太后为首的南宋朝廷,已经向元朝投降了,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是为宋端宗。
得知这个消息后,张珏痛不欲生,但他没有时间流眼泪,而是继续投入到战斗当中。
再说钓鱼城,张珏临行前让部将王立负责守城,王立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时间来到1277年,整个四川除了钓鱼城之外,基本上都被元军占领了,张珏也在重庆城破之后被俘,不过他在被押往元大都途中自焚而死,以身殉国。
1279年初,元军就将钓鱼城围得水泄不通,更要命的是,合州地区已经连续两年大旱了,粮食颗粒无收,大量百姓涌入钓鱼城,钓鱼城的粮食储备也捉襟见肘了。
即便如此,王立带着众人依然顽强地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没有一个人表示要投降。
1279年,元朝在崖山之战中击败了南宋最后的军队,陆秀夫抱着幼主跳海自尽,南宋就此灭亡,消息传到钓鱼城的时候,王立等人悲欲绝,但依然不肯投降。
后来,元军发起了对钓鱼城的进攻,王立率军抵抗,虽然将士们勇猛无比,但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而损失惨重。
最后,王立在清点将士人数的时候,发现只有区区三十二人,还包括自己在内,很显然这点人马是不足以保住钓鱼城的。
这个时候,王立第一次想到了投降,但他并未下定决心,因为元军依然无法攻克钓鱼城,他怎么能轻易说投降呢,不过很快就有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她就是熊耳夫人。
熊耳夫人,顾名思义是熊耳的夫人,本姓李,早年嫁给当时还是南宋将领的熊耳,但在元军进攻四川的时候,熊耳投降了元朝。
后来,熊耳驻扎在泸州,王立在收复泸州的时候,将熊耳斩杀了,而熊耳夫人则被王立给俘虏了,只不过她比较聪明,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并改姓王,因此活了下来。
熊耳夫人有姿色,十分机敏,王立将她带回钓鱼城后,就认她当义妹,让她专门照顾母亲的生活。
实际上,熊耳夫人是王立没有名分的妾室,但王立不知道他的底细,更不知道她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元朝安西王相李德辉的同母异父的妹妹。
当时,负责进攻钓鱼城的人,正是李德辉,之前他为平定四川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了元朝的重视,因此他很想再拿下钓鱼城,将整个四川占领,从而再建功勋。
但是,李德辉发起了对钓鱼城的几次进攻,都没有攻入城中,这让他十分着急,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妹妹熊耳夫人就在钓鱼城中,但熊耳夫人却知道他就在城外。
那时候,王立心情很复杂,想要死守又招架不住,想要投降又难以决断,熊耳夫人很敏锐地观察到了丈夫的心理变化,于是决定帮他一把。
熊耳夫人找到王立,并对他说,钓鱼城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战火了,早就元气大伤了,军队无法驻守,百姓无法生存,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你还在坚持什么呢?况且现在朝廷已经不复存在了,你又在为谁效忠呢?不如开城投降,也可保全百姓。
最后,熊耳夫人还向王立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熊耳的妻子,元军大将李德辉的亲妹妹,她还说自己劝王立投降,不是为了个人着想,要不然她早就出城了,她是为了保全百姓才劝说王立的。
王立听了熊耳夫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坚定了投降的决心,他派人给李德辉送去了一封信,说只要李德辉答应不杀一人,他就率众投降。
很快,李德辉就看到了王立的信,他不敢擅自决断,就上奏朝廷,当时很多蒙古贵族都坚持处死王立,理由是蒙哥汗曾留下遗言,但忽必烈力排众议,答应了王立的请求。
王立得到忽必烈的肯定答复之后,就准备率军投降,但他手下三十一人,没有一人愿意效忠元朝,于是在王立开城投降当天,纷纷自刎而死!
只有王立一人没有自刎,而是去元大都见了忽必烈,忽必烈很欣赏他,就封他为节度使。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认为,战友都自杀了,为何王立要苟活?
其实,王立有自己的想法,他虽然投降元朝,却是诈降!因为他在成为节度使之后,曾多次试图恢复南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王立见南宋确实无法恢复了,这才辞职而去,不再为元朝效力,但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却逐渐露出水面,被元廷得知了,元朝皇帝就下旨将其赐死,死时五十岁,距离他投降元朝过去了二十二年。
王立开城投降这件事,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叛徒、败类,因为人们都不认可他的做法,认为他应该以身殉国才对。
事实上,南宋灭亡后,许多人都因为强烈的道德包袱,而没有选择投降元朝,最著名的一个人就是文天祥了,他被关押数年都没有投降,最后受不了舆论压力(不断有南宋遗老写信让他自杀),就绝食而死。
从现实角度而言,我倒认为王立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南宋已经灭亡了,钓鱼城也是孤城,继续负隅顽抗,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如开城投降,也可保百姓平安。
并且,王立头衔之后,并没有迫害百姓,而是为恢复南宋积极本奔走,虽然遭受失败,但至少他还是效忠南宋的,别人可能会误解他,只要他自己问心无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