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布衣,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他也从不讳言这点,多次自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淮右就是指的朱元璋老家了,也就是淮西,这名称来自于宋朝的淮南西路,老朱家的家乡凤阳,古称钟离,正是淮西不起眼的一个小地方。
朱元璋在凤阳九死一生,经历刻骨铭心,但毕竟月是故乡明,老朱发迹后也始终牵挂故乡。早在吴元年(1366年),他刚收复濠州,就将濠州升为濠州府,濠州正是元朝时期的凤阳,彼时所辖不过四县。
洪武四年(1371年),为了营建中都,朱元璋又大笔一挥,拨给濠州九州十八县之地,三年后将濠州更名为凤阳府,濠州的地位一下子超脱于淮西,成了一个行政大区。
在凤阳营建中都的事虽然最后告吹了,老家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依然重要。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在凤阳置中都留守司,主官条件很苛刻:必须是皇亲,勋臣都没资格。
并在凤阳设置一系列政军机构,有官员1400多人,再加上小吏,总数有数万人。
凤阳又被定为江北四府乡试所在地,还是皇子们的教育基地,诸子在就藩前,必须先到凤阳拜偈皇陵,忆苦思甜,成为定例。
同时,凤阳还是囚禁犯法宗室的地方,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明末,皇家牢房里的宗族罪犯就没断过。
老朱这样一套政策倾斜,硬生生把原来藉藉无名的凤阳拔高成了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这些,在朱元璋看来还不够,把凤阳建设成真正的富庶之地,泽被后世,让老家人民一代代牢记他的恩德才是他的想法。
为此,朱元璋调集全国之力,又对凤阳进行大规模扶持。
首先,凤阳人口不够,需要大规模移民。
由于瘟疫、天灾和战争,元末损失了大量人口,剩下的也都是赤贫的百姓。凤阳更是如此,否则朱元璋也不会沦落到父母双亡无钱下葬的地步。
根据记录,洪武初年,凤阳县人口仅有16000多人,整个凤阳府也不超过13万人,按照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仅有5个活人,与如今的内蒙古草原差不多。
没有人口,什么事也干不成,要复兴凤阳第一件事就是移民。
洪武年间,朱元璋使用行政手段,先后六次向凤阳府移民,主要是从江南、山东、山西迁入,数量在20-30万之间,在明初这是个庞大的数字。
除了移民,还有驻军。洪武年间凤阳府驻军人数约为64900多人,加上家属共有18.8万人。
移民加上驻军,迁入的人口就将近49万人,如此,凤阳府人口一下膨胀为62万余人。
其次是大修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是自古颠不破的道理。为了便利交通,朱元璋下令开辟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沿途设20站,凤阳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
水利是另一大基建项目,农业社会水利重要性
无弊
重要。洪武八年,朱元璋派出康铎、俞春源两位侯爵来到凤阳,代表他亲自整治凤阳水利。如此重视,凤阳水利建设在大明居于领先地位。
然后是兴建工程。
人口有了,基建搞了,不搞点工程怎么对得起家乡。
老朱一人得道,祖上鸡犬升天,追认历代祖宗,兴建皇陵、十王四妃坟和龙兴寺等,工程浩大,动用大量劳力。
中都虽然罢建,已建好的工程却并没有浪费。淮西勋臣众多,老朱鼓励大家退休回乡养老,并拨给功臣们修建府邸的费用,因此公侯府第建设并没有停止。
政策导向下,大批淮西功臣衣锦还乡,一时间,凤阳树立起众多豪宅,成了富人聚集区。
“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
如此,又带动当地消费,也就带动了凤阳各行各业的发展。
一套组合拳之下,凤阳确实欣欣向荣起来,成为富庶繁华的上府,颇有新兴都市的味道。
朱元璋在世时,凤阳在他政策倾斜下,确实逐步发展了起来,与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老朱心里乐开了花。
此时,他万万想不到,凤阳虽一度繁荣,却只是昙花一现。长期来看,自己这套政策却为凤阳带来了恶果,好心反而办成了坏事。
怎么说呢,因为环境被破坏了。
移民带来了大量人口,这些人口都需要土地,要靠天吃饭。凤阳最好的地,不用说那当然被勋臣们占据了,当地土著又占领了次一点的中等土地,剩下的自然就是挑剩没人要的劣等土地,新凤阳人只能在这些地里找饭吃。
根据记载,这些土地是
“皆山岗硗确,土石伴错,溪谷流水无有,山林薮泽无存”。
要生存,就得开荒,开荒就得破坏环境。于是一个个山头被夷平,一片片树林被砍倒,湖泊被填埋,土地被开垦出来。
表面来看,大家开荒拓田,靠自己双手吃饭,与天斗其乐无穷,但这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代价上的。
大规模修建工程又需要大量木材,山林进一步被砍伐,青山绿水成了荒山秃岭。
带来的危害主要是水土的流失,使得淮河流域水蓄泄失宜,破坏了当地生态的自我循环。
此外,为了保护位于洪泽湖畔的明朝列祖列宗的祖陵,治理淮患的策略是优先考虑祖陵,其次考虑漕运,最后考虑民生。这样治理水患的策略,又改变了附近的河道,水流极为混乱。
明初成为,这些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到了明朝中晚期,大自然开始报复,旱涝灾害越来越多。仅在1589-1621这三十多年里,凤阳地区就发生六次较大的水旱灾害,普通灾害则是
“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
到了明末,灾害更为严重,凤阳成了著名的灾区,
“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
,仿佛时光倒转,又回到了元末。
朱元璋迁来大量移民,却无法保证这些人始终定居,随着灾荒加剧,移民的后代开始不断逃亡,凤阳人口又开始流出,动辄以万计算。以凤阳一县来说,万历六年,凤阳仅存13894人。
即使人口减少了,剩下的许多人也难以为继,一遇灾年,往往拖家携口外出乞讨,还意外带火了“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表演艺术。
时人有诗形容:
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 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
凤阳的农业经济崩溃了,在朱元璋政策扶持下,凤阳府耕地曾达到40万顷的高峰,不到150年的1502,耕地又回落到61200多顷。耕地荒芜,又无法退还成原先环境——
“凤、淮土广人稀,加以水灾,民半逃亡,二千里皆成草莽”。
随着时间推移,曾为著名水稻产区的淮北土质越来越差,已不适合种植水稻,到了清朝,地方志中记录为“不宜稻产”,小麦取代水稻成为主要作物。
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持续影响到近代,是影响到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朱元璋当初是一片好心,却没料到会为家乡带来生态灾难,造成如此后果,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