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中原王朝一边自我倾轧、周而复始,一边不断抵御北狄西戎的历史。
时间来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起于微末,一手建立起了一个大明王朝。洪武帝雄才大略,出手当然是大手笔,在北疆设十三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以山河固险。
燕王朱棣就是那十三塞王之一,老朱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还都是皮糙肉厚的,扛得住西北的风沙,让王子守国门,也算是一种身先士卒的表率。
朱元璋想的很明白,如果不加固北疆,他的子孙们势必遭北狄欺负,用什么加固呢?
一是重修长城,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 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二就是设塞王、建卫所。长城是死的,必须要有一支长年驻扎的有生力量来加以保障和戍守。朱元璋还大胆改革创新,运用逆向思维,既然中原老是要遭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那明朝就建立一股游牧势力,既可与之对抗,又可形成战略缓冲。
具体的措施是推动北部卫所游牧化,漠南民众除粮产区不许放牧,漠南荒闲平地及山场,“听其牧放樵采”。
这就是九边重镇的雏形。
我以前以为九边可能就是某个朝代的九个边塞,应该分布在东西南北之类的,没想到基本都设置在北方,中国封建君主们对北方势力的忌惮可想而知。
接下来,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仁宗、宣宗时漠南诸卫所略有废除或内迁,属于低潮时期。
高祖皇帝的隐忧还是来了,英宗时间,北方的势力果然尘嚣再起,朱祁镇御驾亲征,不幸遭遇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后,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这必然会引起相关的政策、制度的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边防形势和军事制度的改变上。尽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达不到明朝顶峰时的状态。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弘治时期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军事制度上则是募兵制的兴起。
九边具体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设立在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具体管辖范围为:
辽东镇
总兵初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后冬季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市)。管辖的长城东起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南麓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北锥子山,全长970余公里。
蓟州镇
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也称狮子峪),天顺年又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境内)。管辖的长城最初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原名灰岭口),自增设昌平镇后,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区境)。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
宣府镇
总兵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处,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
大同镇
总兵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村东山),全长330多公里。
太原镇
总兵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县)。管辖的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县旧县城)的黄河岸边,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至太行山岭之真保镇长城,全长800多公里。
延绥镇
总兵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市)。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
宁夏镇
总兵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市西南),全长约1000公里。
固原镇
总兵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管辖长城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
甘肃镇
总兵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800公里。
虽然防御体系已经建立,但大明王朝已来到了后半程,子孙们没有了爷爷的耳提面命,干脆连朝都不上了,嘉靖和万历爷孙俩旷朝近五十年,朱元璋若在天有灵,肯定气的都要从南京明孝陵爬起来赶到北京来打不孝子孙的屁股了。
九边重镇体系建立后的一百年,东北的后金军队穿过最东边的辽东镇进入中原,灭亡了老朱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