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新鲜泥土上的车辙下有着一代又一代历史的更迭和进步。如果一定要赋予历史和时代的进步一种颜色,那我一定会用红色来概括。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都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将领和百姓的牺牲。其实不论是下层的普通百姓,还是征战沙场的将军、亦或是掌管一方的皇帝统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不同层次的风险。
在金庸笔下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就深刻描写了元朝到明朝朝代更替的变革。时任明教教主的张无忌依托着从波斯传入的明教势力,与统治者元朝军队展开了一场旷日恒久的对峙争斗。
在正史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书中更是张无忌明教下的一个帐前小卒。那么在最后明教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身为首要功臣的张无忌为何又急流勇退,辞去明教教主一职,新登基的皇帝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自己曾经的老领导呢?
明教教主张无忌
对《倚天屠龙记》有过了解的读者肯定对张无忌从无到有、最终顺利当上明教教主十分钦佩。对于张无忌而言,小的时候在极端恶劣的冰山北极岛度过了童年时光,好不容易回到中原大陆却亲眼见证了自己父母的自杀。
一个尚未成人的少年从小便经历了常人未能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在化妆改扮后自己也过上了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生活,到处寄人篱下被人欺辱。
只不过机缘巧合下从猿猴的肚子中获得了九阳神功,不知不觉间竟然在18岁之余就已拥有许多武林前辈终身未曾企及的深厚内功。
如若只是一身好武艺,张无忌或许还实现不了自己人生轨迹的转折,正是因为有着多年前对世俗冷暖的理解,对武林要重新改革的期冀,张无忌才毅然决然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际替明教出头。
于是我们看到仁义过人的张无忌,虽然心中挂恨着曾经逼死自己父母的凶手,但为了不将事态进一步弄僵,张无忌放下了心中的怨恨和不满,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明教才保全了最后一丝尊严。
在自己成为明教教主后,张无忌又极尽全力地协调自己与明教内部、各门派之间的关系,并致力反对元军在中原大陆的统治,号召武林志士参与投身到反元大业当中。
于是我们看到张无忌利用乾坤大挪移不惧危险救下了被困宝塔的六大派高手,竭尽全力讨到黑玉断续膏为武当弟子治伤,在与元军拼杀战斗时自己每次又是身先士卒、杀敌立功。
可就是对于这么一个人品、武功、医术、地位都几乎无可挑剔的完美男人来说,在他与赵敏确定厮守终生的关系后、在元军势力逐渐削弱的关键时刻,张无忌却毅然决然的辞让明教教主的位置,这是为何?
张无忌和朱元璋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朱元璋是彻彻底底的教主和属下的关系,在苏有朋版的影视剧作品中,我们也不止一次的看到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迎接胜利归来的朱元璋等人。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二人的关系,那就是张无忌是整个教众的首领,朱元璋是依托明教这一大帮派立足的反元领袖。其实两个人说起来倒也颇有些渊源,在张无忌小时候流亡之际,曾与朱元璋有过一面之缘。
那时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整天为了一口饭而到处乞讨,两人为了填饱肚子也曾短暂地合作过,只不过那时的彼此还都是汲汲无名之辈,谁也没把谁放在心上。
可时隔多年之后一个当上了明教的教主,手下掌管着几万教众,一个成为了军队中反元的统帅,征战沙场无所不能。两个人虽有身份和位置的上下之分,但两个人的性格和心态却完全不相同。
张无忌是一个典型的保守派,教明教教众只是因为他看不惯成昆为非作歹栽赃义父谢逊霍乱江湖,就任明教教主也是为在危机时刻保全明教受伤众人的性命才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
联系六大派共同商议抗元大计也不过是世态炎凉、民不聊生,张无忌心疼社会和百姓的过人义举。
对他来说从一开始他就不想站在这个出人头地的风口浪尖,他更适合当一个执行者或是二把手,也难怪张无忌屡次向杨逍等人提出来另择高明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对权力和地位是有着极度的渴望和追求,虽然实为张无忌在明教的下属,可实质上却在暗中培养着自己的军队实力。
所以在他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时他会义无反顾地去夺权争权,这也就是为何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膨胀的野心罢了。
一山难容二虎
在朱元璋正式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后,他与张无忌的关系可谓达到了冰点,对于二人来说也只是能说一说场面话的塑料兄弟情了。
即使张无忌是一个没有多少政治思想的实干家,可架不住朱元璋天天琢磨着要怎么对付张无忌这个棘手的教主。
以真实功夫而言,100个朱元璋都不够1个张无忌对付,可朱元璋是个爱动脑子的政治家,自己带着礼品赔着笑脸来到张无忌的住处说要化干戈为玉帛,晚上更是要设宴款待,张无忌是个七尺高的汉子,心中无愧当然欣然赴约。
可这一场宴席不用想我们也知道是鸿门宴,朱元璋设计把张无忌灌晕后,又开始灌他身边这些左膀右臂的酒。
喝到兴起之处,朱元璋大喊砍了他的脑袋,众人跟着一起附和,迷迷瞪瞪中的张无忌不明所以竟还以为众兄弟被朱元璋笼络要背叛自己。
回到明教的张无忌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跟赵敏私奔,把明教教主这一位置交给了光明左使杨逍,这也就有了我们在书中看到的那一幕,张无忌为爱割舍教众、四海为家。
即使这样,朱元璋依旧没有停下他猜疑杀戮的脚步,在登基后将身边的文武大臣能杀的都杀了。
早已脱离明教的张无忌也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担心张无忌卷土重来的朱元璋到处打听张无忌的下落,只可惜到死朱元璋也未曾探听到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