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将那些对皇权有潜在威胁的元勋将领们全部免除职务。
在巩固皇位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央层面,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削弱宰相地位,弱化宰相权力。
在地方层面,由文人担任知州,取代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同时设置通判以牵制知州,还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
在赵匡胤的“外科手术式”改革下,终于结束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进一步集中。
杯酒释兵权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地夺取后周政权,逼迫柴宗训禅位,建立北宋。
不过作为靠政变上位的武将,赵匡胤心里想的是如何避免“黄袍加身”发生在自己身上,苦思冥想之际,赵匡胤找来宰相赵普商议。
赵普一针见血地指出兵权是一切症结的根本,只有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才是保证皇位永固的最佳窍门。
于是赵匡胤继位之初就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禁军的控制,不容任何人越过他发号施令。
在皇位稍稍稳定后,961年七月,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赵匡胤向在座将领大吐苦水,说自己寝食难安,担心黄袍加身之事再次上演。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为了避免杀身之祸,通通跪下身来,恳请赵匡胤给他们指明一条生路。
赵匡胤则趁机提出让他们放弃兵权,辞职回乡,多置良田美宅、歌姬舞女,做一个快活的富贵翁,并许诺与他们联姻,保证一生荣华富贵。
石守信等人见赵匡胤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赵匡胤已牢牢控制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感恩戴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欣然同意,借坡下驴,罢去他们的禁军职务。
至此赵匡胤当年在后周共事并参与陈桥兵变的结义兄弟彻底退出。
不过赵匡胤倒也讲究,他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
不得不说,赵匡胤使用和平手段,在不伤及君臣和气的前提下,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元勋将领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
在解除元勋亲贵职务后,赵匡胤对禁军进行改组,领兵权被一分为三,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同时选择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赵匡胤成功实现皇权对军权的掌控。
分割相权,“军民财”三权分立
赵匡胤掌控禁军兵权后,将矛头指向宰相,当时的宰相已不再是三省长官,而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北宋建立头几年,宰相职位只有赵普一人,为了防止赵普擅权,赵匡胤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财政大权由三司使掌握,宰相仅掌管民政。
其中: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三司使统领盐铁、度支、户部,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
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即政府、枢府,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相对应,宋代政治体制为二府三司制。
为了进一步遏制已被削弱的相权,赵匡胤还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的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二府”权力膨胀,赵匡胤建立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为皇帝起草诏书,学士还侍从皇帝的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议,用以牵制宰相。
而枢密院则与三衙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却不能直接掌握军队,通过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实现二者相互制约,维护皇权的目的。
另外,赵匡胤在礼节上取消了唐代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宰相只能站立奏事,这样就使宰相失去百官所不可企及的待遇,宰相地位大为下降。
而赵匡胤通过制度设计和礼仪改革,极大打压了宰相权力,皇权达到了历朝以来新的高度。
削弱地方,以文制武
对于赵匡胤来说,驻守地方的藩镇将领才是真正的威胁,为了避免重蹈唐朝灭亡的覆辙,赵匡胤决定大力削弱地方势力,尤其是军权。
首先,赵匡胤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驻守京城,另一半戍守各地,京城驻军可以以压倒性优势兵力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
当然,如果京城有事,各地方也有足够的实力联合勤王,这样就形成内外军队互相制约的局面,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赵匡胤就可以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
其次,赵匡胤实行更戍法,无论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
通过定期频繁的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格局,导致将领再也不能同士兵融合,也无法在军队建立自己的声望,更没有同朝廷皇帝对抗的资本。
赵匡胤的改革改变了自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藩镇节度使大权独揽的局面,地方将领再也无法统帅地方发号施令。
除了消除地方军队割据隐患外,赵匡胤还通过削权、断财、收兵等三项措施强干弱枝。
一是削弱节度使行政权,赵匡胤把节度使驻地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压缩节度使影响范围,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员,主管地方民政事务。
这些文官三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
对于一些五代以来盘踞一方的势力较大的节度使,赵匡胤故伎重演,再次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
在以知州制衡节度使的同时,赵匡胤又设置通判掌管粮运、赋税、诉讼以及监察,分夺知州权力。
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或节度使任意一方把持,实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二是断其钱财,赵匡胤在各地设置转运使,将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都要送到京城,不得占留,使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
三是上收军队,赵匡胤对地方军队仍不放心,于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公元965年八月,赵匡胤下令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送到京城补入禁军。
这样一来,中央禁军就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小结
从960年宋朝建立,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消弭元勋功臣危害皇权的隐患,为集权改革铺平道路。
然后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用枢密院、三司和平章政事与宰相互相制衡,大力削弱相权,又通过削夺节度使军权、设置知州、通判打击地方割据。
赵匡胤仅用五年就解决了唐末五代以来专制一方的藩镇问题。
此后赵匡胤澄清吏治,劝课农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恢复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不过赵匡胤的过度强干弱枝造成北宋军事实力偏弱,冗官冗兵现象严重,对外战事胜少败多,妥协退让,至此汉唐雄风一去不复返,不得不说这是民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