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清明上河图》:歌颂还是警示?图中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清明上河图》:歌颂还是警示?图中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个人认为: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

远的不说,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一开篇就是宋朝的《千里江山图》。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和《千里江山图》同时期创作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可以说,《清明上河图》是千百年来都让无数文人、士大夫,以及老百姓疯狂追捧的一幅千古名画。

但你是否知道:《清明上河图》到底讲述了什么内容?图中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作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是个一流的顶级艺术家,而且在他的帝王生涯中,他特别看重绘画。

《清明上河图》的画名就是宋徽宗亲自题写的,他自己更是这幅长卷的第一位收藏者。

只不过,如今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上已经看不见他的题字了,很可能是因为这幅画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宋徽宗的字太值钱,已经让那些商人或者收藏者单独裁去卖掉了。

总而言之,《清明上河图》的诞生,离不开北宋时期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和背景,也正是宋徽宗在位的时候,当时的画家地位才得以提高到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高的位置,继而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当时的宫廷画院)。

更为重要的是,宋徽宗在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把绘画纳入了科举考试中。

正是在宋徽宗时代,宋朝开始招揽天下画家,开设学堂教绘画课,而且宋徽宗本人还曾担任过绘画考试的考官。

大家要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很多人都会问:中国人的“清明节”,最大的习俗不就是扫墓吗?那么,大家都说《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清明节,为什么整幅图中没有一处是扫墓的场景呢?

首先,我要给大家这样一个解释: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没有平铺直叙的!

而且,我们说的是《清明上河图》,不是“清明上坟图”!

作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画家张择端所处的宋朝时期,“清明节”的时候都会放假七天。

我们中国人一直是崇尚现实主义和理性宗教主义,尊重逝者,更看重现实和现世的欢乐。

因此,人们在“清明节”的时候,不仅要扫墓祭奠亡灵,最重要的就是趁着节日外出踏青,展现出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宋朝的“清明节”,实际上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清明上河图》虽然没有画扫墓的场景,但却画了很多和当时“清明节”习俗相关的场景,以及那些人和事……

实际上,画面一开头就有扫墓归来的队伍,还有轿子插柳的场景,这就是当时“清明节”插柳习俗的真实展现。

宋代孟元老著有《东京梦华录》,在专门写“清明节”的一段中写道:北宋,“清明节”扫墓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

之所以要用柳枝,那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柳树又叫“鬼怖树”(鬼都害怕),人们不仅借用“柳”、“留”的谐音,有文学惜别的含义,而且还有万物新生初始的含义,更有柳枝驱邪的含义。

因此,宋朝人从清明郊外归来,就是以杨柳杂花来装饰他们的轿子,其中有吉祥发生的意思,也有驱邪避邪的意思。

所以说,《清明上河图》中没有画具体的扫墓场景,但是对许多扫墓的细节,在这幅长卷中都有展现。

为了能够完整论证《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当时北宋的清明时节,还需要以下论据……

在《清明上河图》的场景中,出现有“黄胖”,清明节的“黄胖”,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曾提到过,包括宋代的很多笔记中也曾记载过。

那么,“黄胖”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黄胖”也叫“迎春黄胖”,就是当时清明祭扫时用的泥人,类似于我们现在无锡惠山泥人的那种土偶。

在《清明上河图》当中,作为全画最引人注目的情节点(虹桥),虹桥两端分别有三处出售“黄胖”的摊贩,作者能在这里画上出售“黄胖”的摊档,“清明节”的用意就非常明显了。

在这幅画的画尾,四套粮车拐弯处,也有一处出售“黄胖”的摊贩,显然也是作者的匠心安排。

关于宋朝的“黄胖”,说它是祭祀之物也行,可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还是供那些郊游扫墓的儿童拿在手里玩耍的东西。

但是,有关“黄胖”的出售,当时却不是一个或者一对地卖,小孩也不是一个或者一对地玩,而是这边摊档上买一个,那边摊档上再买一个,串起来玩。

有时候,一串就多达十几个“黄胖”,看着也让人赏心悦目。

此外,在图中还画有城楼内出城的文武官员们,他们都是骑马、骑驴,以及坐轿子的,后面还跟着仆人,他们挑着食盒、遮阳伞,包括一些祭扫之物。

在画尾部的大门口,还有人提着“百八”字样的冥币,肩负着大包的纸马,这就明示着他们都是去祭扫的。

而且,官员出行一般都是在城内,只有祭扫的时候才会带上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家眷,成批成队地去往郊外。

有人可能会问:《清明上河图》中有没有画一些清明节的食物呢?当时的人清明节都吃些什么呢?

直到现在,我们全国各地也都有清明节流传下来的“清明节特色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说起“寒食十三绝”,大家可能不知道,包括北京的“土著”们可能也不知道,但是说起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其实这些都是老北京的寒食小吃。

那么,宋朝人在清明节的时候都吃什么呢?

相比今天,肯定还是不一样的!

根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

除此之外,孟元老还曾写道:当时开封士庶上坟,各携枣糊、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

由此可见,宋朝人当时所带的枣糊、炊饼一类食物,除了具有拜祭功能之外,也是他们在清明节的时候必吃的东西。

至于其中所记载的“枣糊”,大家一听可能都以为是那种黏糊糊的粥,其实不是的,“枣糊”实际上就是枣三角。

在《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之上,孙家正店之前,包括画尾粮车旁边挑着的担子当中,都有三角形的枣三角在出售。

当然了,关于画中的“枣三角”,有很多专家在解读的时候,都认为或者以为那是西瓜,实际上并不是。

北宋人在清明节的那一天,还吃一种名叫“子推燕”的面食。

大家注意看上面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个盲人旁边插了一串东西,那就是“子推燕”,和面做成燕子的形状,然后蒸着吃。

由此可见,《清明上河图》当中有很多“清明节”的元素存在,但是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来解读的话,估计有很多朋友可能还看不大懂。

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都想说:既然张择端画的是《清明上河图》,那他干嘛不直接画个祭扫的场景呢?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家不就都知道他画的是“清明节”了吗?

首先,《清明上河图》本来就是歌颂北宋清明盛世的一种宏大叙事图画,因此当时的这幅主旋律图画,它绝对不是一般的“清明上坟图”。

其次,“艺术”讲究的就是耐人寻味,张择端当时的身份是宫廷画师,他画的画肯定是要拿给皇上看的,因此不可能去画一个坟头,或者画一个墓碑之类的,那显然太不吉利了。

举个例子:清朝时期的画就不太好,在清朝的宫廷画中,有时会画着大队仪仗去拜陵,显得过于直接和粗俗。因此,清朝整个的文化气息相比起宋朝来,确实是有点差远了。

宋朝的绘画艺术高度发达,宋徽宗本人又是一个书画大家,因此在绘画意境方面肯定是非常高超的!

大家要知道,有关宋徽宗给别人出题的故事有很多……

比如,他曾经出了一个题目叫“山中藏古寺”,一般见识浅的人肯定就是画个深山,再画上一座宏丽的寺院就完事儿了,但是当时的第一名的人却没有画任何寺院房屋,而是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间挑水。

另外一个题目叫“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人同样没有画任何的花卉,而只是画了一个人在骑马,马在飞驰的时候有蝴蝶飞绕在马蹄间。

说到此处,大家可能都会笑,也会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宋徽宗出的题目,只要是题目中有什么,那就避开什么,避开得越巧妙,那么得第一名的几率就越大!

总而言之,宋徽宗是个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他出的题目和做法实际上极大地刺激了我们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所以说,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当中虽然没有一处画的是扫墓,但却在画中时不时就点明了“清明节”的主题,因此才能成为千古名画!

当然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除了可以看出当时北宋清明节的节日氛围之外,还能看出很多与“清明”两个字相关的东西。

大家要知道,《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二字不止局限在“清明节”的节日上,还可以联想到更广义的文化清明,以及北宋科技高度发达的一种物质清明。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还展现出了宋代的文化清明呢?

因为宋朝对于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确确实实属于一个非常开明的时代,相比较而言,宋朝皇帝对待读书人和士大夫的确是非常开明和容忍的,比起元明清时期封建帝王的专制主义和禁锢,绝对要强得多。

《清明上河图》另外所展现的就是当时的科技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都是在北宋时期开始发明的,或者是在北宋时期开始真正应用的。

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对于科技最大和最直观的展现就是画中表现的桥梁和船舶的制造技术。

在此画当中,最大的看点就是虹桥场景,即美观又实用,还有独创性的木质结构的桥梁,其创始人据说是青州(今山东益都)当时一个不知姓名的“牢城废卒”。

至于虹桥的构造原理,说简单其实也不算简单:五长两短,七根拱木,先将其构成两组拱骨系统,再搭成立体结构,最后用横木联系起来形成拱架,此结构在技术上被称之为“叠梁拱”。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图中的虹桥,桥底完全没有任何柱子支撑,绝对是叹为观止。

从结构力学上看,虹桥的构建是非常科学和巧妙的,最主要的是:此结构使得虹桥获得了非常美丽的造型。

大诗人艾略特曾经说过: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而虹桥也具有着不动而动的特质。

我们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本身就趋向于飞动之美,因此虹桥独特的“叠梁拱”构架就显得逻辑清晰、结构严密,而且自然优雅,同时还渗融着一种轻盈欢愉的情调。

说完虹桥,我们再看看图中的那一条船,其中就包含着当时船舶发展非常高的技术成就……

大家可以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船板上有一排钉子,算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连接工艺——“钉接榫合”。

也就是说,把船板使用长钉连接起来,而钉子则是从船壳外向里面钉进去的。

但是,此技术不是宋朝发明的,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应用,只不过发展到宋朝,此技术就更加成熟和完美了。

而同时代的欧洲,他们当时的船板还是用皮条或绳索捆绑在一起,完全不懂得使用钉榫来连接。

由此可见,在宋朝的时候,我们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绝对是遥遥领先!

实际上,《清明上河图》主要彰显的就是宋朝的文化清明和科技清明,但也总会让我们联想起宋徽宗这位亡国之君。

不得不说,宋徽宗不是暴君,却是一个妥妥的昏君……

宋徽宗赵佶十八岁登基,他登基的第一年也曾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抱负的皇帝,在位之初,北宋的经济是非常繁荣的,当时的人口多达6000多万,也没有轻易对外用兵,与辽国、西夏等政权也能和平相处。

如今说起6000多万人,大家可能觉得不足为奇,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中国历史上两汉极盛之时,人口也不过只有四五千万,隋唐盛世人口最多也不过是六七千万,而且那几个朝代当时的境土要比北宋大得多。

大家常听“富庶”一词,“富”就是经济发达,“庶”就是人口众多,因为在古代人多就是国家之福,人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多,国家就富足。

所以说,宋徽宗在位的中前期,北宋的国力确实非常可观!

但是,宋徽宗此人个性轻浮,并且宠信蔡京、童贯等六个奸贼,大肆搜刮花石纲,追求奢华的生活,又妄开兵端,最终落得个身辱国亡的下场。

因此,从和宋徽宗同时代的《清明上河图》中仔细解读,我们就能看得出此幅长卷也是充满了危机的……

比如:在图中的虹桥下面,即将发生的撞船事故,是否就说明画家暗喻着宋朝将要沉船呢?没人没兵把守的城楼,是否就意味着大宋武备不修呢?还有贯穿始终的那些酒家,是否就说明当时的宋朝和西方罗马帝国一样,到处都是酗酒成性的普通百姓呢?

关于一切的一切,其实我们也可以解读为:画家张择端针对当时岌岌可危的北宋,针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画下了《清明上河图》,实际上是想对宋徽宗进行委婉地劝谏!

特别是大家看整幅的《清明上河图》,“酒”的意念是贯穿始终的,在很多地方和场景中,全部都是酒店、酒广告、酒坛子,不仅有服务上层客户的“正店”,也有服务贫民老百姓的“脚店”,就连画中最后一家“赵太承家”诊所,其广告牌上也写着“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

所有的一切,只能告诉我们一个意念: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市场非常繁荣,内需也非常强大,因此百姓的消费能力非常高!

大家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但凡遇上乱世或者新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禁酒的。

因为,酒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社会混乱的时候,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官府是绝对不会鼓励大家来造酒的,更不会鼓励大家去喝酒,恰恰是在非常发达的经济社会,老百姓才可以酿酒、喝酒。

因此,“酒”也是表现社会富强最大的一个符号。

所以说,解读了《清明上河图》,大家也就知道了此幅长卷中传递的文化信息非常多元,即便它属于现实主义的风俗画,也依旧带有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含蓄内敛的底色!

《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都是创作于宋徽宗时期的名画,也都是位列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当中,如果现在观赏这两幅长卷,肯定会有不少人感叹:如果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也有艺术的天赋,那该有多好啊!如果他有如此高超的政治统御才能,肯定就不会有“靖康之耻”的出现了。

实际上,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宋徽宗如果把精力都放在治国方面,可能他的艺术、绘画、音乐各方面的造诣也就没那么高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一个国家纯靠软实力,比如艺术、消费……也是无法单独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架构的,唯有军事、经济……硬实力强劲,才能真正地支撑起整个国家,也才能在国际上享有真正的话语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徽宗,节日,时期,警示,中国,宋朝,清明上河图,绘画,场景,时候,观点评论,清明节,黄胖,宋徽宗,清明上河图,虹桥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徽宗,节日,时期,警示,中国,宋朝,清明上河图,绘画,场景,时候,观点评论,清明节,黄胖,宋徽宗,清明上河图,虹桥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徽宗,节日,时期,警示,中国,宋朝,清明上河图,绘画,场景,时候,观点评论,清明节,黄胖,宋徽宗,清明上河图,虹桥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