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种是相对精耕细作来说更为古老的耕作方式
,大约在商周之际盛行于中原,以后逐渐沉寂,到唐宋之际,由于北人南迁,精耕细作的汉民族和当地刀耕火种的土著民族之间产生矛盾,在中原沉寂数千年之久的刀耕火种重归人们的视野。
那么,
宋代的中国为什么还存在刀耕火种
,宋代中国西部为什么经济落后至此?这跟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
一 历史进程中的刀耕火种
说到刀耕火种,这里先要解释一个字,畲。
早在先秦时期,
我国就有刀耕火种的记载
。《易》有“不耕获 , 不甾畲”句。《诗》中则有“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 亦又何求 , 如何新畲”。古代的辞书 , 如《集韵》、《广韵》等将“畲”解释为“火种也”或“烧榛种田也”。
今人更从文字学和民族学上对畲字进行推断 , 认为畲字所从余应为田间窝棚一类建筑物 , 这种建筑物的存在表明这里的土地正在被利用。
另外,
窝棚象征着撩荒耕作制中的现耕地
。由于在撩荒耕作制中实行火耕 , 即使从生荒耕作制转变为熟荒耕作制 , 火耕的习惯仍然长期沿袭下来 , 所以“畲”又有“火耕”的意义。
进而不妨了解一个词,畲田民族。
所谓畲田民族,也就是以畲田,即通常所说的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民族。顾名思义,和今天的畲族有很深的联系。
畲族是最主要的畲田民族之一
,但历史上的畲田民族除畲族之外 , 也包括其他一些以畲田为特征的民族,如苗 , 瑶、壮等其他许多南方少数民族。
近人傅衣凌在《福建畲姓考》中写道 : “唐宋以后 , 汉人来者益多 , 越民之强悍者被迫入山 , 因得峒寇 、烟獠之名 , 又以其烧山地为田 ,种旱稻 , 刀耕火种 , 因名为畲 , 赣粤两省则写为輋 , 即种畲田之人也。“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特征,
我国中原地区也曾有“畲田”的阶段
,然而春秋战国之后,伴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刀耕火种早已沉寂,代之以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于是新的问题显然是,为什么畲田的耕作方式重回中原人们的视野?这和经济重心南移、北人南迁及随之而来的畲、汉冲突等密切相关。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
原始农业既然是刀耕火种的
,则彼时彼地当有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莫大优势。考之当今,刀耕火种残存在热带一些极不发达的地区,抛开地区经济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刀耕火种的自然条件应当是雨热同期、土地肥沃等等。
也就是说,与冯先生《五千年来气候变化表》的统计相吻合,商周时期中原盛行畲田的自然原因是气候湿热,旱涝保收,
进而唐宋时南方地区仍然能够畲田的原因是气候变化,湿热带南移。
宏观地说,气候变化引起了北方少数民族为生存而南下饮马,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北方地区粮食减产、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生存压力增大。加之北方战乱频繁,于是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地区人口增加,开发程度加大,经济重心南移。
移民与当地土著为生存而不断冲突、相互适应是必然的。
自安史之乱到金元南下,
北人南迁一直没有停止
,因而到了宋代,俨然是“建炎之后 , 江、浙、湖、湘、闽、广 , 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散落于平原的越来越多的汉人对惯于山居的畲人形成了“包围”,冲突越演越烈。
如福建《云霄厅志》记载 :唐“高宗总章二年 , 河、潮间 , 蛮僚啸乱,民苦蛮僚之乱。“《宋史·理宗本纪》和《宋史·许应龙传》记载:绍定三年二月 ,“汀、赣、吉、建昌 , 蛮僚窃发”,“盗钟全相挺为乱”等。
究其原因,
畲人认为她们是田地的主人
,然而“开着好田官来争”,汉人认为她们跋山涉水而无立锥之地,“处处山田尽入畲 , 可怜黎庶半无家”,于是双方寸土不让,矛盾升级。当然,在这种冲突中舍人是处于劣势的,北人对南方地区的开发中,难免出现“非自愿”的情形。
二 宋朝西部的畲田民族
畲田作为一个落后、然而终究曾经占据了重要地位的耕作方式,自然有与精耕细作截然不同的面貌。
前文已经提到,由于经济重心南移,
畲田重归中原王朝视野
,北人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以宋为最终完成阶段;相对得天独厚、条件优越的东南沿海,西南地区的畲田等情形残留时间更长,经济相对呈现出独立性,更为落后。因此,宋朝西南地区的刀耕火种现象于史书记载和呈现风貌上也更为丰富。
在耕作方式上,根据唐宋时人对于畲田的描述 , 所谓畲田 , 实即山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 ,等倒下的树木“干且燥”之后 ,
便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
,“藉其灰以粪”,用作肥料。
从刘禹锡的诗句“本从敲石光 , 遂至烘天热”来看 , 用来放火的火种是采用敲击石头来取得的。这种石头当属燧石。焚烧后的第二天便“乘土热“ , 甚至是“火尚炽"的情况下播种,然后用锄斧之类的农具掩土覆盖种子,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只管等待收获。
在此之前往往要占卜,
占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方最宜烧畲及何时会下雨等
, 其中确定下雨的日期 ,即“候雨”最为重要 , 所谓“雨来亟下种 , 不尔生不蕃。”
占卜分龟卜、瓦卜和泉占等方式,瓦、龟之类,敲击而已,不必赘言,而所谓泉占,与卜居有关,考察的是何地适宜居住,附近是否有水源。如刘禹锡诗曰:星居占泉眼 , 火种开山脊。即此之渭。
在耕作工具上,
最重要的是作畲刀而非牛耕
, 所谓“田仰畲刀少用牛“,畲刀主要用来砍伐树木 , 与斧头相似 ; 其次是锄 , 锄主要用来去除烧过之后所留下的根株以及斫土覆盖播下的种子,而不是用来中耕除草;最后是用于收割的镰刀。
在种植作物方面,究其分布和性质来说,畲田属“山麓之陆田”, 其上为旱地作物。从有关诗文的记载统计来看 , 唐宋时期的畲田所种植的旱地作物主要包括 : 粟、豆、禾、麦、米、火米 . 芋 , 蔗等等。其中麦、豆和粟是她们的主食。——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秋则粟熟矣。
除这些畲田的基本状况之外,
在唐宋以来畲汉之间不断交融的过程中
,畲田民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是牛耕代替刀耕。这从畲民结婚所送之礼物中便可见一般,畲民嫁娶时 , 多以农具为礼物 , 起初是以刀耕火种农具刀斧做为礼物 , 如永春畲族“嫁女以刀斧费送”, 随着畲族农耕的汉化 , 婚姻嫁娶所送的嫁妆也发生了变化 , 如建德畲族“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近代 。
二是梯田代替畲田。
畲田是一种很原始的山地利用形式
,它顺坡而耕,不设堤垒 , 加上刀耕火种对于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率极低;由于畲田的保土蕴水能力很差 , 一般只能种植豆、麦、粟等旱地作物 , 产量也不高;加上北人大量南来后,人口增加,生存压力增大,采取了更为竭泽而渔的火耕形式,极为破坏环境,于是梯田应运而生。
三 宋代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
其一从地理环境上看,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和岩性比较复杂,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差异较大。以相对独立的三峡地区为例,该地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处我国腹心地带,扼东西水路交通之要冲,位置重要。
东接江汉平原,西连四川盆地,北倚大巴山脉,南靠武陵山和大娄山的余脉,中部为巫山山脉横断,
地形复杂,地势差异较大
,长江自西南而东绕流其境,其内支流众多。西南地区气候条件湿热,但多处受海拔影响大,差异性明显。
也就是说,西南地区沿江河平原地区湿热,但地下暗河多,土壤储水能力差,近山地地区条件趋于恶劣,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其二从人口构成上看,
前文已经备述畲民和中原的汉民屡有冲突
,两地风俗差异至此,中央政府不可能对“蛮夷”如何偏袒,反而多有打压。同时畲民社会的发展水平落后,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其三从政治区划上看,宋前在西南地区多为羁縻州,甚至一直到明代以前,畲民都“不入版图 , 无丁赋差役”,“有国者以不治治之”。宋代虽然相对唐来说将当地的州县之类划分得更为细致,然而山高皇帝远,多数时候也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
其四从相对位置上看,一来,西部地区远离宋朝腹心区域,经济难以发达,来自中央的经营难以尽善尽美;二来,此地距敌国为近,
属边境地区,战乱、摩擦频繁
,难以稳定发展经济。
总而言之,西部的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使得它难以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地理单元上的相对独立和稳定又阻碍了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当地与其他地区的商业往来、经贸交流。
由于远离王朝腹心,接近敌国边境,
西部既缺少稳定的发展环境
,又缺少充足的发展所需资源,长久以来不仅不受重视,还受到百般打压,自然经济落后,与商业成就惊人的宋朝不能相称。
四 小结
刀耕火种是一种在中原地区早已淘汰的耕种方式,唐宋之际又在西南地区被重新“发现”,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吻合,这并非巧合。
宋代汴京城内通宵达旦的同时
,西部仍然经济落后,也有着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