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古代的历史,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各个朝代的皇帝,毕竟他们是时代的领军人物,他们发展得怎么样,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怎么样。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皇帝掌握着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有着无尽的荣耀,而且基本上是有掌握生死的权力。
因此,这种权力的争夺非常激烈,即便是亲生的父子,手足,也会因为这个权力争夺得不可开交,这一点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
在明朝,便出现了一个争夺权力的事情,那就是靖康之变。这次事变对于朱棣来说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是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结果。
朱棣蓄谋已久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在一群人的帮助下坐上了王位,其中他的儿子们自然是功劳很大,尤其是大儿子朱标和二儿子朱棣。
因为非常喜欢大儿子,而且它本身也很有才华,所以朱元璋想让他继位,但没想到他却英年早逝,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操作让朱棣即位,二是爱屋及乌,打算让自己的长孙即位。
这种传位的方法,让朱元璋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非常恼火,但是却没有办法。
这一点,朱元璋也想得到,所以在他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孙子铺平道路。所以,他任命朱棣为燕王,并且要求这些王爷们没有圣旨,不能返回都城。
其实这样的命令用意很明显了,就是害怕这些叔叔们干涉到孙子的皇位。
朱棣也是听取了这个旨意,在自己的封地上绝不踏入京城半步。
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一上台便颁布了一个让叔叔们都非常头疼的政策,那就是削藩。
其实就是要削弱这些叔叔们的真实权力,这可是触动到了叔叔们的利益,所以朱棣便开始想要谋反。
但是没想到,自己的侄子非常谨慎,时刻派人来监视他的动态,想看看他是否在招兵买马,进行训练,是否有谋反的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想要谋反也非常小心谨慎,更是开始发愁如何应对,此时一位高僧的话让他茅塞顿开。
养鹅混淆视听
这位高僧是朱棣家中的门客,经常给他出谋划策。毕竟,古代的人们经常讲究封建迷信,所以有高僧在身边也并不稀奇。
这位高僧给他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那就是在家中养三百多只鹅,而这原因,也有以下两点。
首先,养鹅和养马所需要的饲料差不多,所以可以在表面上迷惑那些前来监视的人。
而且三百只鹅还有巨大的叫声,这种嘈杂的叫声,也可以掩盖院子内部,将士们练兵的声音。所以,养这些鹅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朱棣听从了这个想法之后,便进行了落实。不仅如此,他为了掩人耳目,还亲自出马,装疯卖傻,经常抢大街上人们的东西,一副无可救药的样子。
这样的朱棣传到了皇帝的耳中,别提多高兴了。所以,皇帝自然就对他放下了防备。
但没想到,一切准备就绪的朱棣开始起兵造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开始发动战争,经过三四年的时间,他便夺得了这场战争的完全胜利。
他的侄子也从皇位上退下来,而他也当上了皇帝。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是篡改政权,但是换一种思路,这个位置或许本来就该属于他。
不管怎么说,他在位之后的政绩还是非常好的。
他在位期间,巩固了明朝的政权,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盛,还七下西洋,可谓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