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地级市的资源对抗整个国家,靖难之役朱棣赢得绝不轻松,好几次都被逼进绝境,最后他还是逆风翻盘,真心不容易。
那么问题来了,手握日月乾坤,掌握整个国家,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输呢?
难道仅仅因为朱棣是一代名将吗?
其实不然。朱允炆在统治上的幼稚,导致他手里有两个猫4个2的超级好牌,最终败给了只有4个3的朱棣。
建文帝先生是纯粹把自己给玩死的。
他作为大明天子,手握大量资源,可是他却一直在给自己做减法,把朱元璋时期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破坏,将这三大股势力中的两股半,一股脑的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也正是因为有他这么一个奇妙的对手,朱棣才创下了藩王造反成功的伟业。
要知道这可不是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的乱世,大明是大一统王朝,希望维持现状的人,远比希望出现大变革的人多。
归根到底就在于建文帝此人太年轻,太没经验,太急功近利。
他身边聚集了很多读死书的人,把建文帝深深儒化了,导致他把整个世界看得过于简单——在他的心中,天下臣民只有两种,一种是像方孝孺这样的圣人,另一种就是没有感情的NPC
(NPC不受玩家操控的游戏角色,比如游戏里的商人)。
建文帝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于整个战争的理解非常稚嫩,战争不是请客吃饭,也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全维度的较量。
伟人曾经说过:要想打赢战争就必须拥有多多的盟友,少少的对手,集合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败自己的敌人。
然而建文帝却把自己的敌人搞得多多的,盟友几乎一个也没有。这就给了朱棣最终逆风翻盘的机会。
后洪武时代大明版图上是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他们分别是燕王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势力,
文官集团
勋贵集团。
照理说这三根大明支柱只要相安无事,那么建文帝就能高枕无忧;可是偏偏他急功近利,急着把长城给拆了。
他要削藩,从长远看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远的汉武帝,近的他四叔朱棣都不遗余力的干过。
但是他高估自己的实力了,他既没有任何威信,也没有尺寸功劳,仅凭血统,凭投胎技术的建文帝,把这事干的一地鸡毛。
建文帝上台就削藩,藩王势力肯定不答应啊。所以当朱棣才能从宁王手中,夺了天下最强的朵颜三卫精锐骑兵指挥权。
宁王其实也希望他的好四哥能站住脚,才最终半推半就的。
其二,勋贵军功集团。这是些当年追随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功勋及子弟,虽然老一代功臣几乎都被朱元璋送了地狱观光单程票,再也不回来了,但是他们影响巨大。
尤其在军中,勋贵的子侄把持着许多重要位置。如果现在上台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哥哥长子朱雄英,这些人将毫不犹豫的站在朝廷的这一边,用最锋利的武器去取朱棣的人头。
因为朱雄英的母亲姓常,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姓氏,姓常的猛人可不只会说相声。
常遇春是大明朝的顶级武将,势力遍布整个军界。所以只要朱雄英继位,这些军队是绝对忠诚。可是偏偏上台的不是朱雄英。
建文帝的母亲出身于普通的文官家庭,自然得不到军队大佬们的支持。
更悲催的是,勋贵集团通过联姻和藩王们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比如傅友德,冯胜这样的常胜将军们都和老苏家的子弟成为了亲家。
军队中的绝对大佬徐达,更是把女儿徐妙锦嫁给了朱棣。
藩王和勋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朝廷没有了勋贵集团代言人——朱雄英的制衡,这些人绝大多数都站在了朱棣这一边。
比如说李文忠的长子李锦隆先生,在最后的南京保卫战中,率先打开城门,迎接他四表叔进城。
又比如徐达的二儿子徐增寿吃着建文帝的俸禄,却多次和朱棣暗通款曲。
最后建文帝最为倚重的文臣集团,也没完全站在建文帝这一边。
虽然建文帝号称重用文官,他的一个举措彻底失去了北方士子的支持。
由于北方战乱,为了能让北方的学子通过科举当官,朱元璋出台了教育均贫卡,搞了南北榜制度,使得南方北方的学子都有的官做,避免了一家独大。
但是建文帝上台后力推公平,取消了这个制度。
这样选上来的几乎都是南方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北方的学子就应该向中国男足好好学习,至少他们觉得自己踢不好是对的。
所以朱棣刚起兵反了,北方读书人就纷纷响应。这群最应该为建文帝助力的文官集团,都被他的一系列骚操作,搞到裂开。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虽然号称富有天下,其实真正跟他的人也不过寥寥,而且绝大多数智商堪忧,比如著名的建文三傻。
朱棣遇到这样一个把王炸打烂的对手,做梦都会笑,有同行的烂牌衬托,所以朱棣喜当大明郭德纲,笑纳大明。
建文帝等于亲手将江山送给了他的好四叔,自己作,怪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