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将交趾重新纳入版图之后,这个地方就没有停止反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虽然长达三千年的一体,但是当宋太祖承认交趾是藩属国之后,交趾就和中国分家了。
每个人都知道,即使是兄弟之间没分家前总照顾家的利益,但是分了家之后各自有了家庭就会以各自家庭为重。再加上,交趾天高皇帝远,自身的特有文化与中国文化,就形成了自身的亚文化体系。
朱棣对于交趾非常照顾,希望用自己的“龙恩”对该地民心有一个好作用。但问题是“亚文化体系”已经形成,他们在心理上已经不再和你一心。因此,再怎样也无法打动。终究抵挡不住分家后的精英们的复国心理。
朱棣对交趾地区比较照顾
朱棣在1418年的主要精力是应付倭寇袭扰、诸国朝觐,对于交趾问题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对于交趾地区采取怀柔政策。
例如七月辛酉日(1418年8月14日),交阯右布政使莫勋及交州府知府杜希望等上奏:交州虽然地处南部蛮荒之地,但是仰慕万岁的仁德已经好久了,感念皇上对我们和中原的一视同仁,听说您要营建北京城,全天下的人都要效犬马之心。我们现在派家丁杜瓢等五百人,在县丞黎献率领下北上,愿效微劳。
朱棣一看连忙下旨:路途遥遥就别来了,你们的诚意我都知道了,营建北京的事情已经准备好。赏你们纸币二十锭,就别来了各回各家吧。
再如正月戊寅日(1418年3月4日),交趾方面上奏,因为新招募以及进入朝廷序列的军人数量增加不少,军事储备特别是军粮不够用。因此,奏请从四川、河东、云南、福建调米到交趾。朱棣立刻要求户部研究开粮纳盐事务。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央政府人力物力有限,边关地区的粮马衣等物资很难由政府调用。为此,就提倡民间特别是商人负责。朱元璋时期采用“开中制”即开米纳盐、开马纳盐或者纳茶等。其中,盐的利润比较高,开采成本低,中间的利润因为所有人都要用的,单个利润虽然低但人多就非常可观了。
商人负责把粮食物资运到边关后,政府就给盐、茶的“引”(拿多少盐或茶的证明)。商人拿着“引”去政府产盐、产茶的地方,用“引”去换。换完了,你就可以按照政府给定的销售地区去卖了。
户部认为现在这几年粮食大丰收,米价贱了,如果按照之前的规矩官府就会亏。为此,重新调整了各地的盐粮比价。朱棣告诉户部对交趾地区可以更有利些。
即使如此,交趾地区仍然从来没有平静过
1407年年底,大明将安南国胡朝灭亡后,便将其作为管辖地。由此,陈朝艺宗的次子陈頠起兵反明,被称为简定帝。陈頠的侄儿陈季扩也登基为重光帝。1409年,已经退位为上皇(就是我国的太上皇)的简定被抓,重光继续反抗,1413年重光被老挝方面交给张辅,在押往大明京师南京的路上投水自尽。
虽然,在1414年,陈氏家族反抗大明的军事行动基本被打压下去了。许多人反叛者都归顺了大明,其中有一位叫黎利的人。他曾率家族成员千人参加了陈季扩的队伍,官拜金吾将军。陈季扩失败后,黎利投降后被委任为清化府俄乐县巡检。
黎利的家族势力比较强大,一个巡检九品官而已,官儿也太小了。对此,黎利颇为怨恨。同时,大明派往安南地区的太监以及军事将领们,或者索取无度,或者不懂得尊重他人,或者总想“立威”。因此,没过几年安南反明人士再次活跃起来。这次变故中最为优秀的就是黎利和阮廌。
当然,对于上述黎利的经历,今天的越南方面则不承认,他们认为黎利没有投降明朝,一直在家中休息,最后没有办法逃入深山老林中,发动了蓝山起义。
然而,黎利自己都说:当年明军占领安南,我是为了免遭杀害倾其所有去讨好他们,但是他们一直想害我,最终造反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由此可知,黎利作为陈季扩手下将领,一直不被信任。当他看到,自己不会有出头之日,且安南变乱再起,与其这样窝窝囊囊活着,倒不如铤而走险。
黎利与阮廌,一个崛起类似明太祖、一个能力类似刘伯温
黎利(1385年-1433年),是后黎朝(1428—1789年)的太祖。他生于清化梁江蓝山乡的地方豪强家族,在1418年自称平定王,正式反明。可以说,黎利非常像明太祖。
首先,黎利介绍自己造反的原因,很像明太祖。明太祖说自己因为吃不饱,才不得不造反;黎利则说大明让我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造反。
其次,黎利逃到兰山后,其所作的同样类似明太祖,别人风风火火的与大明交战。自己则继续力量。
那么,黎利的祖先也是十足的汉人。越南史料上说其祖“游经”此地时,觉得此地风水很好便定居了。三年后便成为此方巨富,逐渐成为当地地方豪族,势力较大。其子黎汀继承家业时,其手下已经有了千余人手下。黎利在1418年率领家族子弟逃入兰山,因为黎利颇有名望,所有投奔他的人和势力非常多。
在兰山部众中,黎利是领导者一号,那么,第二号领导者就是阮廌。在越南民间,阮廌被塑造成我国的诸葛亮、刘伯温式的人物。其实际上,阮廌在兰山部队中的地位非常高。
无论哪里,二把手你都不好当呀。
黎利在兰山起义中属于文臣之首,被黎利称帝后拜为丞相,负责制定了黎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同时,他非常明智地认为:安南无法与大明抗衡,只有做大明的藩属国才能获得天下长期稳定。
由此,阮廌主导了与明朝关系的恢复。同时,阮廌在越南本身文字发展史上也堪称第一人。可以说,阮廌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位全才型人物。
阮廌生于1380年,62岁时,也就是1442年七月,因为黎利次子太宗黎元龙阅兵后去看望已经隐居在家的阮廌。因为看上了阮廌的婢女(或小妾),强令随驾。结果,黎元龙突然毙命。朝廷便以毒杀太宗为名义,将其逮捕杀害并夷三族。
对于这件事儿错综复杂。黎元龙的继任者其次子黎邦基才1岁,所以当时是慈仁懿昭肃皇太后阮英摄政,权力基本由黎利的重要谋士之一郑可把握。1451年,阮英将郑可杀死。1459年,仁宗黎邦基被自己的大哥、前废太子黎宜民杀死,阮英知道消息后让太监勒死自己防止受辱。
黎宜民夺取地位后,不断杀害黎利时代的旧臣,导致旧臣发动政变,当了8个月的皇帝被杀。众人推选太宗四子黎思诚为帝,是为圣宗。黎圣宗时为阮廌平反。
朱棣食言陈頠叛乱,交趾20年没有一天平静过
明亡于什么?从上到下被享乐和白银至上氛围包裹
挽救明朝!儒家子弟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