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初(公元628年),由于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的出面干预,她担心外戚干预朝政,会给长孙家族带来杀身之祸,因此强烈要求唐太宗不要让哥哥长孙无忌担任宰相。
身为玄武门之变中的首席功臣,长孙无忌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为了以后拥有更好的政治前途,同时也不让长孙皇后为难,于是就主动辞去了宰相的职位。
然而,长孙无忌的这个举动,更加赢得了唐太宗的好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孙无忌逐渐成为了大唐帝国不可或缺的人,就连唐太宗都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故人不过。”
唐太宗
其中,最能体现出长孙无忌治国政绩的是,他在总结隋朝律法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适合唐朝国情的《贞观律》。后来又在唐高宗在位时代,修订了《唐律疏议》等律法,这些律法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私欲,拥立晋王李治当太子
然而,自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开始,长孙无忌的心态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他越来越热衷于手中的权力,从这一年发生的“太子李承乾被废事件”就可以看出。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和三子李治,也就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合法的太子人选自然是落在了长子李承乾的身上。
但是,李承乾长大后越来越不成气候,每天只顾纸醉金迷,甚至还说:“将来我当了皇帝,要做一个突厥人”。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联合了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以及陈国公侯君集,企图谋反夺取皇位。失败后,被唐太宗废掉了太子身份,并贬为了庶人,发配到黔州(如今的重庆市彭水县)。
按照顺序来看,接下来最有资格当太子的人就是魏王李泰了,而且他有胆略和才华。根据史料记载,李泰几乎继承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所有的优点,但也有一个不好的行为。
早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李泰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甚至还一度威胁晋王李治不要参与进来。
出于对国家朝政和皇子们的安全考虑,唐太宗最终放弃了让李泰当太子的念头。在没有选择李治之前,唐太宗心目中最理想的太子人选是吴王李恪。
与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和李治这三个嫡子相比,李恪的身份并不占据优势。他的生母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从当时“立嫡立长”的制度来说,他就已经失去了当太子的资格,毕竟前面还有晋王李治的存在。
而在唐太宗的心目中,李恪不仅有志向、有才能、有智慧,无疑是下一任太子的最佳人选。
但是,在选谁当太子的事情上,关乎到国家之根本,即使是唐太宗本人也没有权利独自做出决定。由于李恪的庶子身份,母亲又是前朝隋炀帝的女儿,大臣们自然不会同意让他当太子。
其中,朝堂上反对李恪当太子的大臣中,声音最为强烈的当属长孙无忌,而是力挺嫡子李治当太子。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之所以力挺立李治为太子,最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身上流着长孙家族的血脉,一代代相传,这样就有机会把大唐江山永久传递给长孙一脉。
2、李治的性格比较柔弱,将来若是当上了皇帝,长孙无忌的特殊身份必然会得到重用,而且还有举荐之功,甚至可以帮助外甥打理朝政。
3、若是吴王李恪当上了太子,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从唐太宗手里继承皇位,并没有长孙无忌什么功劳。而且,李恪恃才傲物,难以控制,将来在他手底下做事情,长孙无忌很难做出一番大事。
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家大局和忠孝仁义全部都被长孙无忌抛在了脑后,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私利。
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
李恪有才,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这个时候,唐太宗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逐渐衰落,长孙无忌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极力推举晋王李治上位,绝对不能让皇位传给外人。
若是李治能够继承皇位,长孙无忌就能够获取比唐太宗时代更大的政治利益。甚至还可以对柔弱的新皇帝李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自己对朝政的把控。
长孙无忌的心态和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正是他从刚开始的谦虚谨慎,逐渐向着权欲熏心的一个过渡。
当然,长孙无忌当众反对立李恪为太子,他肯定不能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便以“礼法制度”为理由,同时强调“立嫡子为储君”的重要性。
剧中的李恪
事实上,即便是唐太宗后来听从了长孙无忌等人的意见,将李治立为了太子,但他仍然担心李治过于柔弱,可能没有办法担此重任。为此,唐太宗再次产生了“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还专门询问长孙无忌说:“太子之位是不是可以换人呢?”
在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笔下的《资治通鉴》一书中,是这样记述长孙无忌当时的反应:
“(长孙)无忌固争,以为不可。”
司马光使用了“固争”两个字,形象地说明了长孙无忌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甚至开始不在乎唐太宗的感受。因为长孙无忌深信,即使李治的性格比较柔弱,但在一帮老臣的辅佐之下,依然可以成为一代圣贤明君。
与对待李治当上皇帝之后的态度相比,这时的长孙无忌对待唐太宗,还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策略的。
长孙无忌和唐太宗
面对长孙无忌的反对意见,唐太宗直接了当地问道:“你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亲外甥,所以才持反对意见呢?”
唐太宗说出的这番话,虽然刺破了长孙无忌内心的心机,但长孙无忌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回答说:“太子(李治)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从君臣之间的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口才高手。
长孙无忌虽然没有正面表达李治身上的优点,而是简单几句有策略的回答,就把唐太宗给说服了,最终放弃了“改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李世民
李恪作为诸多皇子中最受唐太宗欣赏的人,他在当时也确实有着很高的名望。但是,在唐太宗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事情上,却没有获得太多的支持者,最知名的也不过是时任中书侍郎的岑文本。
面对众多大臣们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唐太宗自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更不敢强行把李恪立为太子。即便李恪成为了未来的皇帝,朝中旧臣也不会甘心辅佐李恪,从而让他变成一个孤家寡人,这样对大唐帝国太不负责任了。
因此,在其余的皇子们当中,唐太宗也只能选择晋王李治了。
当时李治的性格确实是比较柔弱,唐太宗对此并不满意,他担心李治将来掌控不了整个大唐帝国。但是,由于李承乾谋反被发配黔州,魏王李泰太过于阴险,而吴王李恪又缺乏支持者,无奈之下才将李治立为了太子。
所以,李治能够坐上太子之位,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是从中花费了不少功夫的。
两仪殿内,君臣一起为李治“演戏”
为了锻炼柔弱的晋王李治,唐太宗决定好好给他上一课,这一课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在客观结果上,等同于宣布了长孙无忌不可撼动的朝廷首席重臣的地位。
关于这节课的具体情况,在《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四月》一书中有着详细记载:
上御两仪殿,君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徐茂公)、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谓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有一次早朝之后,唐太宗带着李治来到两仪殿,并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这几个人留了下来,说道:“我三个儿子和一个弟弟有如此的表现,我心里真是空虚得很。”由于情绪激动,唐太宗就倒在了龙床上,长孙无忌等人赶紧过去搀扶。
房玄龄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就不太正常了,甚至让人有着捉摸不透。
唐太宗突然抽出了佩刀,想要自杀,却被褚遂良一把夺了过来,并将佩刀交到了李治手里。长孙无忌等人劝说唐太宗:“陛下,不要这样做,心里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唐太宗说:“我想要立李治为太子!”
长孙无忌接着说:“那就按您说的办,如果有其他大臣反对的话,请求陛下杀掉他。”
而唐太宗当时的反应,在《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四月》中是这样记载的:
“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对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
唐太宗
大致意思是,唐太宗转而对李治说:“你的舅舅赞成立你为太子,你应该拜谢他!”
同时,他又对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说:“你们几个人都已经赞同了我的心意,还不知道其他大臣们是什么意见呀?”
长孙无忌回复说:“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请皇上召见文武百官,如果还有不同意见的人,那就是臣等辜负了您,罪当万死。”
于是,唐太宗召见了朝廷六品以上的官员征求意见,结果没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李治也就顺利地当上了太子。
我们在脑海中回想一下两仪殿内的这个场面,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人表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演给李治看的。
长孙无忌画像
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对于唐太宗来说,他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战火洗礼和“玄武门之变”,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怎么可能会因为“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而拔刀自尽呢!
唐太宗本来是没有选中李治作为皇位接班人的,因为没有办法才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为了锻炼李治,有时候只是在政治上使用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
两仪殿内的人员构成上,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五个老人,只有李治一个年轻人。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反常的举动,逐渐把话题引向了立储君的事宜上。
唐太宗刻意在两仪殿留下了李治,再加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帮精明大臣的配合,确实给年轻的李治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李治
立李治为太子,为大唐埋下隐患
在两仪殿内,针对李治而表演的这场戏,除了唐太宗这个男一号表演得到位之外,男二号长孙无忌也完全配得上“最佳配角”。与十七年前的“玄武门之变”一样,长孙无忌再一次充当了唐太宗的得力助手,而且大获成功。
对于长孙无忌来说,他的内心十分清楚,这场表演不仅仅是针对李治,更重要的是自己成为朝廷首席功臣的一个标志。
唐太宗让李治拜谢舅舅长孙无忌的同时,一方面是让李治知道舅舅的拥立之功,另一方面还在暗示李治,将来舅舅会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然而,却也在年轻的李治心里,留下了一种“舅父至上”的阴影。
连未来的皇帝都要拜谢自己,这让本身就对权力十分向往的长孙无忌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想法。他在后来把持朝政的根源,或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但史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
尽管李治并不是唐太宗心目中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但他最终还是作出了让步,并任命长孙无忌等人为托孤大臣。
其实,唐太宗之所以立李治为太子,除了李治是嫡子这个原因之外,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从唐太宗托孤长孙无忌一事,就可以看出,他是经过了一个反复斟酌的过程,重点是关注大唐帝国未来的政局。只有立李治为太子,才能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的机率,避免兄弟之间自相残杀。
玄武门之变
而将李治托孤给舅舅长孙无忌,或许也是唐太宗做出的不得已的补救措施,
正如唐太宗在正式宣布储君的诏书中说的那样:
“如果立李泰为太子,李承乾、李恪和李治都保不住,因为李泰容不下这些兄弟们。而立李治为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恪都可以安然无恙。”
唐太宗也是非常无奈的,身为万人之上的皇帝,却不能选择自己看好的接班人吴王李恪,反而在不经意间将一个外戚推到了唐朝的政治前台。
正是由于唐太宗的这种行为,也就注定了李恪今后的命运。
唐太宗
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李治的最大竞争对手,即使李治心胸宽阔,不会与李恪斤斤计较。但是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怎么会容得下李恪的存在,他必然会让外甥坐稳皇帝宝座,而除掉李恪。
毛泽东主席曾经对唐太宗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李恪应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唐太宗)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唐太宗听从了长孙无忌提出的“立李治为太子”意见,不仅让最宠爱的李恪付出了生命,同时也让李氏的大唐江山被武则天所攫取。
参考文献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