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是马秀英,历史上有名的马皇后。但相传朱元璋的第一任妻子并不是马氏,而是一位姓严的小姐。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溪镇淮河南岸104国道西侧,有一座化明塘严氏墓,相传埋葬的就是这位严小姐。这位严小姐是小溪镇严家楼人,关于严家楼的来历,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民间传说。
严氏祖先救康王
公元1125年,金军攻破燕京,渡过黄河,一路南下直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侍从严侗的帮助下,从失地商都(今河南商丘)逃出来,昼夜往南跑,某天黄昏来到淮河岸边濠梁东乡(今小溪镇南山岭一带)的一个山顶大庙前,一连跑了多天,康王赵构又累又饿,无力支撑,一头栽倒在地。
严侗见状只好将康王背进大庙中隐藏在一座佛像身后,天亮时分,金兵追来,康王躲在庙里听到外面金兵的喧嚷声,吓得直打哆嗦,严侗也无计可施,只能对着佛像跪拜,默默祈求佛祖保佑,没想到这时佛像左侧站立的那匹泥塑的黄骠马,四蹄咆哮,突然活了,严侗见状赶紧将康王扶上马,对准马屁股猛击三掌,马飞一样地冲出大庙,当时天未大亮,金兵突然看到一匹神马如箭一般冲出而来,疾驰而去,立刻前往追赶,没想到神马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神马驮着康王一直跑到了淮河岸边,康王勒住缰绳离鞍下马,没想到神马立刻变回了泥塑之马,一动也不动。此时,河边有条小船,康王得以顺利渡过淮河躲过劫难。这就是传说中有名的“康王泥马渡江”的故事。而小溪镇东北淮河岸边的这个渡口后来就叫泥马渡。
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在临安建都称帝,国号南宋,赵构也成了宋高宗。
再说严侗在康王跨马离开大庙后,便躲进庙殿的暗处,只待金兵追走后才离开,后来他辗转到了临安城,拜见已是皇帝的赵构,赵高大喜,念及严侗救驾有功,准备对他封官晋爵,严侗推辞说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只请求将当年和皇帝一起逃亡避难的濠梁东乡一带赐给他,让他在那里建宅定居,颐养天年。
宋高宗感念严侗忠义,立刻下令:“赐严侗金银万两,良田千顷,选濠东山水秀丽地方,建楼定居,娶妻胤子世代享受一品俸禄,永不抽丁纳粮”。于是,后来有了严侗的住所严家楼。
严小姐救朱元璋
传说严家楼自南宋康王赵构登基称帝二年(1128)始建,至了元朝末年已经过了二百多年。到了严小姐父亲这一代,其妻耿氏生下严小姐后,因产后疯早亡,严父连娶两妾均再没生下一儿半女,因此严父对女儿爱如掌上明珠。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全国爆发了大范围的反元农民大起义,江淮地区的红巾军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支。当时还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的朱元璋在同乡汤和写信感召下,也加入濠州郭子兴的队伍中。
有一次朱元璋在五河县小溪境内与元军交战时,不幸身负重伤,逃到严家楼,满身是血地倒在门口,严小姐见状,赶紧将朱元璋藏进一个大箩筐里,用自己的衣裙盖住箩筐并坐在上面,神情自若地骗过了元军,使朱元璋躲过了劫难。
严父得知朱元璋是抗元义士,便同意将朱元璋留到家中养伤,在严小姐的悉心照料下,朱元璋很快就痊愈了。像很多戏文里一样,二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严父也乐见其成,于是二人便定下了终身之约。
朱元璋伤好后要回到军中继续去打仗,分别之时许诺,他日功成名就,一定回来迎娶严小姐,还封她为一品夫人,严小姐也承诺此生不嫁任何人,会一直等着朱元璋回来。
婚配马氏得内助
朱元璋回到军中,郭子兴被孙德崖、赵均用等人陷害囚禁,是朱元璋带人将他救了出来,而且朱元璋军事才能出众,郭子兴很是欣赏,便将养女马秀英嫁给了他。
眼见朱元璋势力越来越大,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不乐意了,他们在父亲面前不断搬弄是非,郭子兴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将朱元璋囚禁,还不给他饭吃,差点把朱元璋饿死。马秀英给朱元璋偷偷送饭,为了避免哥哥发现,将刚烙好的大饼藏在怀里,饼送到朱元璋手里还是热的,可是马秀英的胸都被烫坏了,朱元璋又心疼又感激。
再加上马秀英有胆有识,时不时地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是他的贤内助,女军师,夫妻二人同甘苦共患难,经过16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元朝统治。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
十六年来一场空梦
还在严家楼苦等的严小姐听说朱元璋做了皇帝,高兴不已,她日等夜盼,却迟迟不见迎亲的队伍。据说她后来亲自到南京去问,朱元璋原本打算迎她入宫,却遭到了马氏和刘伯温的反对,善于卜算的刘伯温说朱、严联姻是大凶之相,并建议朱元璋多给严家些赏赐也就是了。
严小姐看着朱元璋赏赐的一堆金银玉帛,不禁苦笑,没想到自己苦等16年得到了的就是这些,当年的情意和承诺已化为乌有,不禁悲从中来,抑郁成疾,不久就去世了。甚至还有传说她是自缢身亡。
朱元璋得知严小姐为自己而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下令按一品夫人的规格将严小姐厚葬,据说朱元璋觉得自己愧对严小姐,无言可说,于是立了一块无字碑,又因严小姐未婚而亡,只在碑额上镌刻凤鸟一只。
严小姐死后,严父悲伤不已,当初为女儿许婚朱元璋,原以为是个好归宿,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不久严父也去世了,严家从此家道衰落,后继无人,加上匪盗猖獗,战火洗礼和风雨等自然灾害的损坏,严家楼慢慢荒芜消失。
六百年风雨沧桑
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严家父女的死后至今,小溪镇南部的化明等村周边,再没有一户严姓后嗣。
而严小姐的墓葬却历经600多年保留至今,虽然正史史料中无任何记载,但小溪镇一带代代相传着她的故事,且《凤阳府志》也记载:“严氏坟在花园湖东肥山下,有石人石兽和碑碣”。
严氏墓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曾有五开间享殿一座,现存神道和墓冢,神道有30米长,有12尊望柱、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呈对称状分别立于神道两侧,石翁仲分为文臣和武将。在墓冢前方的神道正中,还有一块神道碑,墓碑高2.74米,宽1.12米,碑顶雕祥云鹿凤案,栩栩如生,碑上无字,碑座为龟趺,俗称“无字碑”,这些石雕虽然年深日久,风雨侵蚀残缺不全,昔日雄姿还依稀可见。
墓地坐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是明代一品夫人规格葬制,现在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已成为一处明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