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五十一九品官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五十一九品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那么几对享誉后世的“一门三杰”,就是一家同时出现三位杰出的人物。如汉朝的班固、班超、班昭;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西晋的张载、张协、张亢;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明朝“公安派”的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这里边论文学成就最高的,我认为要数苏氏父子了,毕竟“唐宋八大家”一共八个名额,苏洵、苏轼、苏辙就占据其中三个。这三人里大家最熟悉苏轼,苏轼天纵奇才,他的弟弟苏辙,很多也知道他曾经官至副宰相。而且苏轼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开头就说明了“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就是为思念弟弟苏辙写的。

这两个人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可是他们的父亲苏洵,大家就会感到有些陌生了,他写过什么散文、诗词?人生有哪些精彩的传奇经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可是要说对苏洵完全陌生,恐怕也未必,相信很多人小时候读过《三字经》,这里边就写到过苏洵,里边说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苏老泉指的便是苏洵。他为何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考取功名了吗?当过什么官吗?为什么能列入“唐宋八大家”?又是如何培养两个儿子的?在苏洵身上的疑问我们逐个为大家揭开。

早年经历

苏洵出生在四川眉山,眉山苏家在当地是大姓,名门望族。

苏洵他爹叫苏序,非常有仁爱之心,也很有远见。在四川,每年秋天收成的时候,苏序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把稻谷收上来就完事了,苏序却拿稻谷去换粟米(小米),然后粟米不去壳,埋藏在粮仓的地底下。过了一两年,遇到灾旱之年,当地收成不好发生饥荒,苏序就把收藏的小米取出来,分给乡亲乡里。

苏序喜欢读书,曾巩后来给苏序写的墓志铭写到:

“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苏序好读书,不求甚解,写诗没有太多技巧,表达出自己所思所感就行了,所以写诗很快也很多,一共写了上千首诗。

苏序总共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苏澹和苏涣都考中了进士。

苏涣考中进士那次,一天朝廷要送录取的文诰到苏家。可是当天苏序却悠哉悠哉,拿着牛肉,端着酒壶,在村口喝酒,跟人聊天去了,突然朝廷派来送文诰的人来了,路上碰到了苏序,苏序说明身份,打开文诰袋一看,挺好,儿子中进士了,然后把自己吃剩下的半块牛肉,也装进了袋里,让那人一块送回自己家去。

苏涣接到文诰袋,很开心地打开,很好,有自己的录取书,再往袋子里一摸,唉怎么湿乎乎的,拿出来一看半块牛肉,苏涣都蒙圈了。

苏序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早早就考中了进士,苏序的小儿子苏洵,考科举老考不中。

对待这三个儿子,苏序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苏序对前两个儿子要求非常严格,督促他们学习,对老三却“纵而不问”。苏序对别人说:“我不担心老三,他还没有到时候。”苏洵晚年回忆说:

“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苏序为什么不但心小儿子呢?

宋代科举考试考骈体文,苏洵不擅长。死记硬背,也不擅长。父亲知道考试体制把儿子限制住了。

二十七,始发愤

苏洵18岁时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然后他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结婚以后,苏洵整日不挨家,游山玩水。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苏洵《忆山送人》)

苏洵娶的这个程夫人家里很有钱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司马光《程夫人墓志铭》)

可是再有钱也遭不住苏洵折腾,苏洵整日游山玩水,又乐善好施,广撒钱财,家里渐渐钱变少了,这些程夫人都看在眼里,可是她从不抱怨。

苏洵的二哥苏涣回老家看自己的弟弟,看他游手好闲,想引导他走上正路。

二哥说:我想把咱们苏家的脉络搞清楚,写一本家谱,可是我没有时间。你总是四处游历,见识多,人又聪明,能不能帮助我编这本家谱。

苏洵答应了下来,此后在游历名山大川的时候,注意访求先贤,包括苏家的长辈,然后在古书里寻找蛛丝马迹,遍读诸史,最后编成了《苏氏族谱》。

在这个过程中,苏轼向很多人请教学习,读了大量的书,学问也大涨。

苏洵就这么一直吊儿郎当,玩儿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程夫人说,我现在想用功读书。

程夫人说你终于想明白了,家里的事情都交给我,你不用管了,你就全身心读书吧。

在程夫人的支持下,27岁的苏洵开始用功读书,过了两年参加考试,结果没有考中。

之后一直到37岁,又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包括一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一次参加制科考试,但又都落榜了。

“轼辙登科,明允曰,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史阙》)

苏洵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不考了,然后把自己写过的上千篇文章全烧掉了,五六年内不再写文章。

因为他说看这些文章,写得肤浅可笑,文气飘荡。而且是要应付“声律记问之学”,应付科举考试写的,并不是自己内心想写的文章。

虽然不考试了,但是苏洵仍然拼命读书,为自己读书。读遍经史子集,看圣贤的书,只看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

书读多了,才开始尝试写作。他的《权书》、《衡论》、《几策》均创作于闭门读书这十多年。

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他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自由的灵魂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作品。

培养两个天才儿子

闭门读书的同时,苏洵还注重培养两个宝贝天才儿子。

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从起的名字就很有讲究。苏洵在《名二子说》里提到过两兄弟名字的由来。

苏轼的“轼”字,是车上的车把手。好像没什么作用,去掉它整个车就不完整。这是担心大儿子锋芒毕露,不懂得掩饰自己,让他要懂得收敛。

苏辙的“辙”字,是车驶过留下的车轱辘印。车子有一天会坏掉,车子留下的印却可以免于祸福。

两个人起的字也很有说法,苏轼字子瞻,扶着把手向远处眺望。苏辙字子由,看见车轱辘印,就知道怎么来的。让他尽管放开手,放胆做事情。

苏洵喜欢跟孩子讨论历朝兴衰原因。有一次讨论富弼的《使北语录》,说的是当时北宋受到辽国侵略,富弼写文章给辽国的君主,告诉他一个道理,天天打仗耗费国力,大臣鼓励你打仗他是想要立功。

苏洵跟他两个儿子说这文章写的多好,然后他问苏轼,古人有没有类似的说法。

苏轼说汉武帝的时候打匈奴,有个大臣叫严安,说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应该出击匈奴,但我认为这件事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两个孩子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讨论国家战略问题。培养深刻的见解。

在苏洵的要求下,苏轼、苏辙遍读经史百家,苏辙后来回忆: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

苏洵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很严格:

“父师检责惊走书,坐起犹如挂钩鱼。”(苏轼《夜梦诗》)

后来,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失败了,十年后,欧阳修等人重新走上政治舞台。

当时到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一到四川,便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眉山苏洵,张方平和苏洵见面后,发现此人博闻强记,文章也写得好。

苏洵去拜见雅州知州雷简夫,雷简夫也佩服苏洵的才学,还专门给翰林学士欧阳修写推荐信,推荐苏洵做官。

可是信寄出以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朝廷一直不回复。

张方平、雷简夫让苏洵去京城,去找欧阳修。

嘉祐元年(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去开封参加考试。

这一年很热闹,后来“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个人齐聚京城。

苏洵不考,陪两个儿子考。苏轼和苏辙都考中了进士。那么苏洵呢,有没有在京城求得一官半职?

苏洵给欧阳修写了封信,而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介绍过苏洵。欧阳修读了苏洵文章,说深刻像荀子,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这是对苏洵很高的评价了。欧阳修又把他介绍给宰相韩琦和富弼,两位宰相也都说苏洵品德好、文章好。

苏洵在京城名气大起来了,欧阳修也答应向朝廷推荐苏洵,争取给他谋个官职留在京城,可是朝廷里一直没有回音。

不久,苏洵的老婆程夫人病逝,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没跟朋友道别就回去了。

苏洵回家,安葬妻子,葬在老翁泉边。

短暂的做官经历

朝廷通知苏洵进京参加舍人考试,考上就给他个官做,苏洵给宋仁宗写信,说情领了,但是拒绝参加考试。

后来苏洵给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写信,说明他不去的理由:

一个是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受不了舟车劳顿。

另一个是因为对现有的科举制度不满、对朝廷拖拉作风不满,欧阳修给朝廷推荐苏洵是在两年前,现在两年过去了才想起苏洵这档子事。

苏洵对朝廷不信任的不满,感觉作为知识分子的灵魂受到侮辱。

不过在苏洵51岁的时候,朝廷还是给了他一个官,给了个九品官,叫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皇家图书馆里的管理员之类的职务。

隔了一年之后,朝廷要编纂礼书,把历来关于礼节、礼乐的知识编成一部书,抽调苏洵做编纂者,升到八品官。八品官,也是苏洵一生最高的官级。可以对比一下,他的大儿子苏轼,在51岁的时候,是翰林学士,给皇帝起草诏书。他的二儿子苏辙,在51岁的时候,更了不起了,是朝廷的副宰相。

文学成就

苏洵的散文在北宋很受推崇。

苏洵反对写浮夸、奇怪、艰涩的文章,他认为写文章应该有真知灼见,要言之有物。要对社会有用的文章。

他的文章纵横捭阖,很有气魄。而且曲折多变,气势豪迈。且看这篇《项籍论》。

项籍即西楚霸王项羽,苏洵的这篇《项籍论》,没有赞称赞项羽的勇武,也没有替他乌江自刎的悲剧而惋惜,而是分析了项羽战败的原因,认为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缺乏谋略,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才失去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项籍论》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

意思是说,我曾经说过项羽有夺取天下的才能,但是没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但没有夺取天下的气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气量,却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这三个人,终生没有成功。

苏洵在《项籍论》一开头,便指出项羽、曹操、刘备这三位英雄人物身上的缺点。起笔突兀,能紧扣读者心弦。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项羽为了营救赵国,跟秦军发生巨鹿之战的时候,刘邦已经率军攻破函谷关,进入咸阳了,秦朝的老百姓都已经归附刘邦了。

苏洵指出巨鹿之战中,有项羽最终将会失败,死于垓下的征兆,即项羽这个人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谋略。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

再以设问对答,与假想的对手辩论。假想的对手提问:如果项羽率军入秦,那么赵国怎么办?谁去营救它?

然后苏洵自己回答,他引用了《孙子兵法》里边“围魏救赵”的典故,如果项羽去攻打函谷关,秦军的王离、涉间必然放弃攻赵而救老窝,项羽在函谷关迎头痛击,赵国会同诸侯援救的十多营军队从后跟上,歼灭秦军是必然的。这样项羽一举解除赵国的围困,又能够占领秦国。

所以项羽发动巨鹿之战,而不攻打函谷关,还是因为目关短浅,痛失良机。

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意思是说,当今的富人,都居住在居住在四通八达的地方,这样他的财富才可以周转开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贪慕小利益的人,得到一只描金的木盒子就要藏在家里,关紧门保护它。这是防止现有的财富丢失,而不是寻求更多的财富啊。而且万一有强盗进来抢劫呢,你怎么能知道它真的不会失掉呢?

意思还是要重视长远的利益,而不要只死盯着眼前的小利益。在这里作者还有意适当地加入比喻,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项籍论》是苏洵的一篇议论文,也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层层深入,引经据典,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而且文章巧用比喻,使得文章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都很有气势,这也是苏洵文章的一大特点,这跟他从小就喜欢读《左传》、《战国策》有关,因为先秦时期的文章,大多都写得气势恢宏、汪洋恣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苏序,苏涣,苏洵,苏家,苏辙,儿子,九品,始发,苏轼,程夫人,消息资讯,苏序,苏洵,项羽,苏辙,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苏序,苏涣,苏洵,苏家,苏辙,儿子,九品,始发,苏轼,程夫人,消息资讯,苏序,苏洵,项羽,苏辙,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苏序,苏涣,苏洵,苏家,苏辙,儿子,九品,始发,苏轼,程夫人,消息资讯,苏序,苏洵,项羽,苏辙,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