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宋300年第一悬案:太祖、太宗传位之谜

大宋300年第一悬案:太祖、太宗传位之谜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晚,东京汴梁风雪满天,宋太祖赵匡胤邀请自己的二弟——晋王赵光义到皇宫饮宴,这场只有兄弟二人参加的宴会结束后,赵光义当晚也留在宫中过夜,(另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赵光义当夜打道回府,未在宫中)次日,五十岁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光义登基为宋朝第二位皇帝,是为宋太宗。

宋太祖、宋太宗宫中饮宴

癸丑夕,宋太祖的暴毙之谜

《宋史·太祖本纪·卷三》对赵匡胤驾崩一事,只有潦草敷衍的十二个字:“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农历10月20日晚上,皇帝死在了万岁殿里,终年50),没有起因,没有过程,只是交代了一个结果——宋太祖死了。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仔细研读《宋史·太祖本纪·卷三》的其他内容,就会发现,在记录太祖死亡这件事之前,有数段文字,在频繁介绍赵匡胤于各处巡幸和征讨,突然话锋一转——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不仅内容过渡相当突兀,而且语焉不详,不由让人对宋太祖暴毙这件事疑窦丛生。

宋太祖行伍出身,一生戎马倥偬,身体的底子应该是不错的,但这并不能排除赵匡胤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等易猝死的疾病。当然,如果用“谁受益最多,谁嫌疑最大”这个标准来衡量,当上皇帝的赵光义对其兄长的暴毙,肯定负有不可推脱的干系。

赵匡胤到底是酒后猝死还是被其弟谋害,太祖、太宗之间的皇位传承究竟是早有安排的“兄终弟及”还是处心积虑的“弑兄夺位”,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斧声烛影”——赵匡胤的最后一夜

北宋僧人文莹所著的《续湘山野录》记载:“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日:‘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枢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 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斧声烛影

这大概是有关于“斧声烛影”最早的出处,后世的很多人也是根据《续湘山野录》的记载,从而推断出赵光义在当晚确实下毒谋杀了大哥赵匡胤,我们来看看证据:

1、“宦官、宫妾悉屏之”——事发时只有兄弟两人在场,这为赵光义动手提供了可能。

2、顾太宗日:“好做,好做”——“好做好做”什么意思?是你做的好事?还是事已至此,“你好好干(当皇帝)吧”。总之是肯定发生了让赵匡胤相当愤怒或绝望的事情。

3、再看看后面两句“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 玉色温莹如出汤沐”,这种反常的睡眠状态和怪异的尸体表现,不是对赵光义下毒赤裸裸的暗示吗?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

事情到这里,再结合宋太宗当政后,曾有过毒杀南唐后主李煜和吴越国王钱俶的“犯罪事实”,似乎对赵光义下毒弑兄也可以下结论了,但是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此文的作者文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僧人,他有什么能力了解这种赵氏家族最核心的机密,并且写出像在事发现场亲眼目睹一样的细致描述?况且《续湘山野录》更趋向于野史的性质,让这段文字的可信度也打了很大的折扣。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反推出赵光义无罪论呢?让我们再看看北宋史学大家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关于太祖驾崩的描述: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鼔,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中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1、太祖死后,其皇后宋氏是准备召太祖之子赵德芳入宫继位的,但是太监王继隆(原文如此,应为王继恩)却从宫外叫来了晋王赵光义——面对突然发生的皇帝驾崩问题和皇肆继位问题,如果没有事先的谋划或者背后某个大人物的支持,王继隆做为一个太监哪里来的假传圣旨的胆子?

2、太祖驾崩当晚,太医贾德玄(应为程德玄)在凌晨两点出现在赵光义府前,他自己所言“吾恐晋王有疾,故来”显然不可取信,再结合贾德玄太医的身份,这时出现,是否就是向赵光义汇报投毒用药已经成功呢?

3、太监王继隆带领赵光义入宫,宋皇后以为是儿子来了,王继隆却说,是晋王赵匡胤来了,这时,宋皇后惶恐的喊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我想,从这一刻开始,宋皇后应该已经完全想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太医贾德玄配药,王继隆控制皇宫,赵光义幕后坐镇,这绝对是一场精心策划,酝酿已久的夺位阴谋。所以接下来宋皇后的反应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如果不是猜测出丈夫死于非命,怎么会对自己小叔子说出“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了”这种话?另外,“官家”这个词,在宋朝是皇帝的别称,此时称赵光义“官家”实际上就是投降的表示。

4、再来看看赵光义的表现——

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完全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此时对皇位的觊觎,连掩饰的心情都没有了,要知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还推辞数次而就。而且如果皇位正常传递,你大嫂有什么好忧的呢?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司马光是史学大家,又是在赵光义一系的英宗、神宗朝当差(起码不会故意抹黑太宗),而且按照他的生卒时间(1019年—1086年)推算,《涑水记闻》成书应该离“斧声烛影”发生的时间仅仅间隔几十年,综合这几点原因,笔者认为,内容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所有,如果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赵光义就算没有亲手杀害兄长,也一定是赵匡胤暴毙的背后策划和推手。

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

分析完赵匡胤的暴毙之谜,我们再来看看太祖太宗的传位之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赵光义“弑兄与否”实际上和他“得位正与不正”是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的,一旦确定太宗弑兄,就没有分析其得位正与不正的必要了。弑兄登基,再名正言顺也是篡位。

现在不妨暂时推翻我之前关于太祖暴毙的分析,假设“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确实是赵匡胤酒后诱发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而猝死,那么,赵光义的继位又是否经得起推敲吗?

有部分人认为,赵匡胤本意就是传位于赵光义,这也完全符合封建王朝“兄终弟及”的传位习惯,而且《宋史·太祖本纪·卷三》中也写到太祖“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即有历史依据又有太后钦命,似乎太宗得位就是光明正大的“兄终弟及”了。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无论任何朝代的任何君王,对于皇位的传承方式,“父死子继”永远都是第一选择。只要有儿子,哪怕是没儿子只有孙子,都不会选择传位给兄弟。

除了北宋,中国封建王朝没有任何一个开国皇帝选择“兄终弟及”这种传位方式,我们再把范围扩大一点,封建王朝的所有皇帝中,我们来看几个“兄终弟及”的例子:

1、汉少帝刘辫传位汉献帝刘协,背后不过是权臣董卓在操纵两个傀儡皇帝。

2、唐中宗李显传位唐睿宗李旦,那也不过是两个傀儡儿子受老妈武则天的摆布。

这一类“兄终弟及”都逃不出皇帝大权旁落的影子,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传位

3、唐敬宗李湛与唐文宗李昂

4、宋少帝刘义符与宋文帝刘义隆

这一类,都是官宦、权臣杀了哥哥再立弟弟,也没有“兄终弟及”的实际意义。

5、宋哲宗赵煦传位宋徽宗赵佶

6、明熹宗朱由校传位明思宗朱由检

这一类,哥哥没儿子继承皇位,只能传位给兄弟

所以我们说“兄终弟及”这种传位方式,在封建王朝是相当罕见和特殊的

老百姓自己家的房产都不会给兄弟不给儿子,何况天子家,赵匡胤驾崩时,宋朝已经基本平定中原地区,几个儿子也已经成年,外即无强敌环饲之虑,内又无主少国疑之忧,试问,赵匡胤是哪根神经不正常,要选择“兄终弟及”这种剑走偏锋的路子。

再者,如果太祖传位给二弟赵光义,那么按照这种思路,赵光义就应该传位给三弟赵廷美,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宋真宗赵恒。我们不能一边要求太祖传太宗就必须尊重“兄终弟及”的少数案例,一边太宗传真宗就沿袭“父死子继”的传统规矩。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有人会说,不对,赵匡胤传位是因为“金匮之盟”,兄终弟及是因为他遵守对母亲的承诺,好,那我们就来看看所谓的金匮之盟。

到底有没有“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

先说说“金匮之盟”的故事,《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宋太祖母亲杜太后病重期间,问前来伺俸的赵匡胤:“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吗”,太祖说:“是仰仗祖宗和太后的福荫”,杜太后说:“不对,是因为周世宗(柴荣)传位给了年幼的儿子,如果后周国有长君,这天下怎么可能到你手里?你百年之后应该传位给你弟弟(赵光义),这才是社稷之福。”赵匡胤哭着答应母亲“一定遵守您的教诲”,然后让一旁的宰相赵普把刚才的对话和皇帝的承诺写下来,藏在金匮(柜)之中,这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金匮之盟”。

赵匡胤母亲杜太后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史·杜太后传》

相同的情节,不光出现在《宋史·杜太后传》中,在《宋史·魏王廷美传》、司马光《涑水记闻》、王禹偁《建隆遗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都有大致类似的记载。

“金匮之盟”看似证据确凿,其实在整个太祖太宗传位的系列谜团中,是最经不起推敲的一个环节。

我们先看看金匮之盟的内容:杜太后因为怕国无长君,所以要求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年长的弟弟。如果不是杜太后在病中思维有问题,就是写这种故事的人脑袋有问题,——如果赵匡胤在与杜太后对话的时候(建隆二年)当场“驾崩”,那当然是“国无长君”,“兄终弟及”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这种假设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失去意义,难道赵匡胤就不能活到儿子成年?

“金匮之盟”另外一个非常致命的疑点,就是它出现的时间,太平兴国六年,赵光义已经登基快六年的时候,前宰相,当时急于复出的赵普,献出了“金匮之盟”。

赵普与太宗,在太祖时就视对方为最大的政治敌人,赵光义上位后,赵普深受迫害,地位每况愈下,如果他真有能证明太宗继位合法性的所谓盟誓,当时那种境况,赵普会不拿出来换个荣华富贵?至少也能换个自身平安吧,他之所以不拿出来,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

笔者看来,金匮之盟在太宗继位之初,最被怀疑得位不正时,也就是最应该出现时没有出现,五六年之后突然冒出来的,只不过是太宗和赵普之间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罢了。

“亲王尹京”是传位惯例吗?

也许还有人会说,即使没有金匮之盟,赵光义在太祖朝以亲王身份出任开封府尹,这不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就形成的储君上位默认配置——“亲王尹京”吗?

所谓“亲王尹京”,是指只要亲王出任开封府尹,即默认为未来皇位继承人?而五代十国时期确实有先“亲王尹京”而后继位的事实存在,但只是个例,谈不上普遍,更不是朝野默认、不成文的规定。让我们详细看看五代十国的皇位传承情况:

后梁传3帝,仅梁末帝朱友贞即位前以均王爵兼任开封府尹,但其并非皇储即位,而是政变自立。

后唐传4帝,但无一人以“亲王尹京”身份即位。

后晋传2帝,晋出帝石重贵曾担任开封府尹职并领郑王爵,但属于大臣合谋拥立,不是事实上的皇储。

后汉传2帝,无一人为“亲王尹京”身份即位。

后周传3帝,周世宗柴荣曾以晋王爵任开封府尹,属于真正的皇储

所以至少在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继位者并不都是“亲王尹京 ”的身份,反过来说,即使某人“亲王尹京”,也不一定就会继位,两者之间实际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皇位传承是需要明确的记录和法律条文为依据的,“亲王尹京”既然只被看做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就不具有法律效应,当权者按不按这个规矩办事,完全是个人选择问题。

再回到赵光义的“亲王尹京”上来,宋朝建国之初,强敌环饲而百废待兴,太祖当然需要一个强力而可靠的人手来辅佐,那么亲兄弟肯定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太宗的晋王加开封府尹,是一种时事使然,不用过分解读。

魏王赵廷美(947年—984年),太祖及太宗三弟

而且,宋太宗继位之后,他的三弟魏王赵廷美也继承了他开封府尹的职位,难道赵廷美的“亲王尹京”,也是赵光义在暗示将传位于三弟吗?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写在结尾

传位也好,篡位也罢,事实的真相早就掩埋于时间的漫漫尘埃之中,我们努力在被人为篡改和刻意加工的故纸堆中,发现历史的蛛丝马迹,找寻和还原那些曾经生动鲜活的故事,所应该呈现的本来面目,也许,这就是研究历史的乐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悬案,续湘,赵匡胤,太宗,山野,太祖,开国皇帝,贾德,赵光义,晋王,观点评论,传位,赵匡胤,尹京,赵光义,金匮之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悬案,续湘,赵匡胤,太宗,山野,太祖,开国皇帝,贾德,赵光义,晋王,观点评论,传位,赵匡胤,尹京,赵光义,金匮之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悬案,续湘,赵匡胤,太宗,山野,太祖,开国皇帝,贾德,赵光义,晋王,观点评论,传位,赵匡胤,尹京,赵光义,金匮之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