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智驾前沿/智能驾驶从概念走到商业化

智驾前沿/智能驾驶从概念走到商业化

2022年是智能汽车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行业心智开始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业者、投资人,还是站在第三方视角的行业观察者,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辨别一项好的技术、好产品的时候,创新性只是标准之一,更重要的是能否做到真正的产品化。换句话说,是否能够实现标准化量产交付上车。

现在我们判断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某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时,不仅要看它能不能把创意做出来,更要看它能不能把这个点子变成能批量生产的产品。因为做出几件、几百件玩意儿,与实现几万套、几十万套产品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的工艺难度、生产水平、成本控制、市场前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汽车智能化在全球真正掀起浪潮,并成为汽车革命的一部分不过是近7至8年的事情,中美两国走在了最前沿。在中国,这一浪潮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兴起基本合拍。这些年,太平洋东西两岸争先恐后,诞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

2015年谷歌在推出Project X,并在之后成为目前行业公认的L4级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公司;2016年以来,以小马智行为代表的大批拥有中国血统的优秀L4级自动驾驶公司在硅谷成立,并在中美两国同步布局研发、测试,随后几年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一线城市推出包括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ruck自动驾驶干线物流、Robobus自动驾驶小巴等多种商业化试点。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一些新型汽车配件出现,并开始被广泛运用。车载芯片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包括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在内的芯片公司出现,算力愈来愈大、表现愈来愈稳健的芯片开始在各家品牌汽车上运用。

然而,行业的乐观情绪在近两年明显有所褪色,高级别自动驾驶公司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即短时间内看不到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前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Waymo还是它的中国同行,其推出的Robotaxi、Robotruck等产品均无法给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L4级自动驾驶虽然看起来很美,但要成为被消费者大面积选用的商品、服务、交通方式,并走入大众生活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这对于企业、投资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门槛和成本更低、民众更容易接受的L2级智能驾驶技术(辅助人类司机驾驶),在这几年中出现了一次规模不小的爆发期,特别是随着造车新势力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L2级高级辅助驾驶功能也开始广泛上车。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间,全球智能汽车的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8%。至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年出货量将达到约7620万辆。

量产能力受关注

L2级智能驾驶正成为汽车标配,也在近年带起一些新赛道、新行业,以及一批行业领跑者和“隐形冠军”。例如地平线打造的第三代征程芯片已在2022年全面量产交付,累积出货量超200万片;又如导远电子在2022年已宣布通过数字化方式帮助智能车实现厘米级精度定位,并量产交付近50套相关软硬件解决方案;再如以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为代表的中国公司这两年竞相推出体积更小、表现更稳定、一致性更高的激光雷达套件,在多个车型纷纷实现量产上车。

更需注意的是,一些L4级自动驾驶公司也在2022年明确改变战略、降低身段,主动“降维”聚焦L2级别的技术供应商,小马智行基于英伟达Drive Orin的车规级域控制器完成大规模路测就是个典型案例。

“洗牌”是2022年智能汽车行业的关键词。尽管这一年对于部分L4级自动驾驶公司不是那么容易。例如10月下旬,拥有福特、大众两大车企加持的ArgoAI在美国倒闭,这家明星公司估值曾高达70亿美元,是行业公认的头部企业。不过,自动驾驶行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难得的冷静思考机会,找到了一条侧重L2级智能驾驶的稳健发展之路。

在此过程中,行业标准也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从企业传播的角度来看,“融资”这一科技公司前几年比较喜欢广而告之的关键词在2022年让位给了“量产交付”、“车型定点”,因为后者会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看起来更有商业化前景,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毫无疑问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行业的主流心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智驾前沿/智能驾驶从概念走到商业化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智驾前沿/智能驾驶从概念走到商业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智驾前沿/智能驾驶从概念走到商业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