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大学家
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建立封建皇权,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等到明朝时,封建皇权和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极致。因为明太祖不满丞相揽权太过,一怒之下杀死胡惟庸,甚至把自秦时起便有丞相制度也彻底废除,把管理六部的权利全部收归,一时间皇权达到了顶峰。
但是毕竟明朝是疆域辽阔的大国,俗事俗务纷杂繁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以皇帝一己之力是完全无法治理的。最终皇权再次引入内阁制度,而逐渐获得权利的内阁制度反过来又开始影响皇权。
明朝初期,宰相被朱元璋废除,但由于皇帝工作量过大,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建立,起初内阁仅拥有议政权,具有典型的特征
明朝初期,丞相胡惟庸掌权独大,行事甚为独断转专行,惹得明太祖极为不满,最终以图谋不轨的罪行株连其九族。
但是皇帝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废除了丞相制度,将丞相拥有的统领六部的权利重新收归皇权,其他权利分归六部所有,自此明朝的皇权统治达到了一个顶峰。
虽然皇权得到了巩固,但是无形中也加大了皇帝的工作量,在之前丞相仍然存在之时,皇帝还需要日理万机,何况现在是无人可用的状况,因此重新设置政务的协助机构就是势在必行之事。在这种情形之下,皇帝选拔殿阁大学士,辅助其处理政务,以顾问的形式参与政治生活。
在明成祖即位之后,内阁制度才正式建立。
“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之预机务自此始。”
内阁制度是皇帝的咨询政务的机构,因此只有议政权,需要依附皇权,听命于皇帝,并没有切实的权利。在明朝中期,内阁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内阁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决策,而等到张居正成为首辅之后,更是权倾朝野,形同丞相一职。但是到了后期,明朝皇帝开始不理政务,依附皇权的首辅也自此衰落。
内阁大臣并没有决策权,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把自己对于具体政务的建议传达给皇帝。大臣们把自己的意见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贴在奏折上,这种称为“票拟”。之后内廷的太监将奏折送至皇帝面前,皇帝再对奏折进行批红。
由此可见,内阁大臣的权利还受到太监的辖制,如果太监权大,又与内阁大臣有嫌隙,那么经过票拟的奏折可能呈不上皇帝的面前。因此内阁首辅想要积蓄政治权力,就需要和太监合作。
内阁制度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其一就是内阁从始至终一直都是皇帝的辅佐幕僚机关,只是为皇帝提供朝政的意见,其本身并不具有决策权。
即使是在内阁发展的典盛时期,首辅张居正独揽大权,位权等同于丞相,朝政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内阁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仍然是一个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的行政机关,不过还是依附于皇权之上的工具。甚至张居正还需要和太监冯保合作,才成功获得政治的主动权。
其二就是内阁和皇帝关系密切,但是矛盾却十分突出。因为内阁的权利来源于皇权,同时内阁辅佐皇帝处理纷杂事务,借此皇权得到了扩大,因此二者关系密切。
但是皇权和内阁权利彼此相互制约,一旦内阁势大必然影响皇帝决策和朝廷一干事务,从而制约皇权;而为了维持高度集中的皇权,皇帝必然会想方设法约束内阁权利,减少其对朝政的影响,因此两者矛盾不断。
其三是内阁内部争斗不休。必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文人也擅长于内斗,同时随着中后期内阁掌管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内部的争斗就愈演愈烈,官员们争斗不休。
内阁与皇权关系密切,出现皇权压制内阁和内阁约束皇权的局面
(一)皇权压制内阁
明朝皇帝之所以创立内阁,只是借大学士之手减轻朝政的繁重,其实就相当于让翰林院参与议政。但是内阁大臣只是给出自己的意见,皇帝究竟采纳与否,还是皇帝自己做决定,甚至票拟还是交由宦官上呈。由此可以看出在明朝初期,内阁不过是一个给予朝政意见的中间机构,并没有粘上半分实权。
内阁的职能非常简单,在《明史》中有相关记载: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大学士们献给皇帝朝政意见被称之为“献”,皇帝如果同意其意见,即为“献可”,如果皇帝和大臣意见相左,那么大臣就会上谏劝告皇帝,即为“退否”。
但是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之手,同时内阁的地位也取决于皇帝,皇帝接受票拟数目越多,内阁大臣的地位越高。
内阁制度建立的初衷之手为了辅佐皇帝,但又不能像丞相那样势力大,但是内阁大臣毕竟是皇帝近臣,因此容易得到政治权力,于是皇权就长期处于压制内阁的状态。
(二)内阁制约皇权
虽然明成祖对于内阁大臣的职能曾经明令限制,不准他们沾手六部之事,或者兼任其他职务。但是如上文所说,内阁毕竟属于皇帝近臣,又沾手各项朝政事务,因此在明成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明仁宗大力提拔内阁大臣,让内阁大臣兼任某些实权部门的职位,因此大臣们逐渐拥有了一定程度决策权。等到了嘉靖时期,内阁大臣的权利再次扩大,六部皆在内阁的统领之下,而内阁首辅逐渐成为文官之首。
在明仁宗在位期间,内阁首辅的地位已经和汉唐时期的宰相类似,在《明史》中有记载这一事件:
“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从两个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内阁对于皇权的辖制。其一就是上文说到的张居正大权独揽,在张居正任首辅之时,六部的权利尽收内阁,而张居正又是皇帝的老师,可以擅自处理朝务,因此张居正代表的内阁很容易就压制了皇权。
其二,在皇帝任命翰林大学士为内阁大臣辅佐处理朝政之时,皇帝也提高了宦官的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内阁的权力,减少内阁对于朝政决策的影响。从这其中也可以看出内阁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皇权,因此皇帝才拔高了宦官,以此对抗,平衡皇权。
内阁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虽出现制约皇权的现象,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维护皇权的统治,成为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提高了皇帝的办事效率,对维护皇权有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内阁在后续发展中制约了皇权的存在,比如崇祯皇帝就曾经多次替换内阁成员,希望以此降低内阁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归根究底,内阁制度还是为皇权统治服务的。
因为一开始废除丞相之后,皇帝的政务陡然增多,皇帝分身乏术,其实皇权的中央集权其实是出于一种被遏制的情况。
但是当皇帝任命内阁之后,皇帝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政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皇权统治。同时内阁的权力和六部的权力基本是对等的,因此皇帝采用内阁制度等同于为皇权治理构建了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有效地实现统治集团统一的权力秩序。
再者内阁是一种中介组织,他能够沟通朝臣与皇帝之间的政治交流,减少沟通障碍,促进朝臣意见的表达。同时内阁大臣可以为皇帝提供咨询,促进皇帝决策的正确率,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而在明朝后期,皇帝懈怠政务,内阁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重要了。明朝后期皇帝甚至可能数月数年不上朝、不理政,而就是靠这些内阁大臣保持国家正常运转的。
而且内阁大臣都是翰林出身,都是儒家弟子,有强烈的政治观念和家国思想。因此把这些人组成内阁,而内阁再影响皇帝决策,这样无形中就把儒家思想、德治、孝治观念传递给了皇帝,可以勉励皇帝,促进德政仁政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恼火丞相胡惟庸专权,诛杀他九族,甚至牵连数万人,连传承了几千年的丞相制度也一并废除。虽然在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但是皇帝的困境接踵而来,皇帝分身乏术无法处理繁重的朝务。
因此在朱元璋时期,他试用翰林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期确立内阁制度。但是内阁制度本质上只是一个中介机构,大臣们在阅读奏折之后写下意见供皇帝批红翻阅。
但是内阁和皇帝之间关系密切,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皇帝对内阁的信任程度决定了内阁的地位高低。因此随着皇帝对于内阁的信任,内阁权力不断发展,直到张居正为首辅时达到顶峰,一度压制皇权,在之后皇权和内阁发生几多争斗。虽然内阁可能限制皇权,但是从其本质而言还是对皇权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历史文献:
《明史》
《明会要》
《张太岳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