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4年,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杀高句丽王自立反叛大唐,唐太宗李世民闻此消息勃然大怒,决定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就在唐军攻下高句丽盖牟时,眼前的景象让唐军士兵黯然神伤。李世民看了之后,气愤地命令士兵,“方圆十里,人畜不留”!那到底是什么让仁爱的李世民也止不住愤怒痛下杀手呢?
高句丽是一个由扶余人建立的国家,早在西汉末期的时候就已经独立建国。东汉以来,高句丽王畏惧汉朝强大的实力,所以主动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但随着三国群雄争霸和南北朝乱世的到来,高句丽人趁中原地区陷入混战,逐渐成为了半岛地区的霸主,并慢慢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民族。
后来高句丽虽然遭受北魏王朝的数次打击,但没过多久强大的北魏就分裂为东西魏。高句丽人趁此空隙疯狂对外扩充疆土,跨过鸭绿江占领了辽东大片土地。
公元413年,为了更好控制百济和新罗,高句丽王迁都平壤,至此中原王朝要想讨伐高句丽更是鞭长莫及。
古代中原王朝最忌讳的并不是游牧民族,因为游牧民族有一个致命弱点:只要气候变冷,游牧民族就会遭受灭顶之灾。然而转变为农耕民族的高句丽却能承受住这种灾害,可以和中原王朝做长期对抗。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却发现高句丽人不但完善了制度,并且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他们效仿中原王朝修建了高大的宫殿,还在辽东建造了长达几千里的长城。嗅觉灵敏的隋文帝一下子就闻到了危险的味道,于是下定决心解决高句丽问题。
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和王世积为统领,统率30万大军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这些隋军都是征讨南陈的精锐之兵,隋文帝本指望一战解决高句丽,结果隋军却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粮草准备不充分,导致许多士兵被活活饿死。当年冬天,辽东又下起了鹅毛大雪,隋军缺乏防寒的衣物又冻死了大半。隋文帝眼看战事不妙,不得不撤军还朝。
隋炀帝继位后,高句丽多次骚扰隋朝边境,忍无可忍的隋炀帝为彻底断绝后患,让子孙过个太平日子,不顾全国上下的阻拦,征发几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
结果这一打就整整打了三次,隋军每次都是上百万大军围而攻之,但高句丽人已经盘踞辽东和半岛几百年,根基深固。隋军前两次讨伐都以失败告终。
在第三次征讨的过程中,由于隋炀帝指挥失误,导致十几万隋军全军覆没。高句丽人为了羞辱杨广,狠心地割下战死的隋军将士头颅,将他们用稀泥筑成一道长十里高五米的京观。那场面惨不忍睹,高句丽人站在京观上载歌载舞,下面的隋军看着自己的战友死后还遭如此欺凌,纷纷掩面痛哭!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彻底耗尽了隋朝十几年积攒的国力,天下怨声载道,国内农民起义多处爆发。随后隋炀帝被叛军绞杀于江都,建国仅37年的隋朝就这样灭亡。
之后李代杨疆的唐朝在巩固天下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清晰地认识到高句丽的危害。他时常对大臣说:高句丽的威胁比突厥和吐蕃还要强啊!
在贞观18年,李世民下定决心完成隋朝两代帝王未尽的遗憾,亲征高句丽。
年少就驰骋沙场的李世民在这场大战中威风不减当年。唐军借鉴了隋军惨败的经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开战不到三个月,高句丽就丢了十座城池,损失了五万大军。
在攻下高句丽重镇盖牟以后,唐军却发现一道人造的屏障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李世民疑惑地抓住来两个俘虏询问,方才得知这道土墙竟然是十几万隋军将士的头颅建造而成。
惊闻此事,征战沙场几十年的李世民犹如晴天霹雳,自己打了几十年的仗遇到的狠人无数,可却从未看见如此残酷的手段。这种丧尽天良,违背人伦的事情使唐太宗勃然大怒,于是他向士兵下达了一项坚决的命令:
凡在此战被俘的高句丽士兵一律处死,京观方圆十里之内,见人杀人,见屋烧屋。一时间大火弥漫着整座城市,方圆十里寸草不生!
随后唐军把土墙拆除,将这些隋军将士的遗骸重新安葬,这才了却了一桩心事,平了辽东汉人的心。
但此战高句丽虽然元气大伤,但唐军也好不到哪去,伤亡惨重。之后高句丽又苟延残喘了十几年,直到唐高宗永徽年间,为患中原几百年的高句丽才正式被唐朝灭亡。至此,在隋唐四代君王的接力下,中原王朝大仇得报,一雪了多年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