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发展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发展非常迅速,技术逐渐成熟,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先来看看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吧!以下是边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码相机基础知识。我希望你喜欢它。
数码相机成像的基本知识
感光器: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电荷信号的装置。接收到光信号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成数字信号,送至处理器(DSP)进行处理并存储在存储器中。感光器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片。
数码相机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OM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利用这一原理来产生颜色。世界上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红、绿、蓝,是计算机世界里的R.G.B,用一个8-8位的数据来表示一种颜色的灰度值(十六进制的0xff等于十进制的255)。所以在电脑里,用0xff0000来代表一种纯红色。如果不是纯色,则用F2、34、F1等三种颜色的灰度值来表示任意颜色。这个颜色表示可以计算为表示2的24(8位*3位表示颜色)次方,也就是计算机的RGB颜色表示。
相机只能识别一种颜色的灰度,而CCD或者CMOS上有很多点可以感知一种颜色的灰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CD上的一个像素。一个像素不可能感知所有颜色的灰度,只能感知R、G、B、G、B中的一种,让一类像素专门感知红灰,一类像素专门感知绿,一类像素专门感知蓝,这样就出来单一颜色的采样色阶了。一个像素可以理解为一个采样精度为255阶的AD口,负责对红色灰度值进行采样,得到当前光线红色部分的灰度信息,其他颜色也一样。
感光器的像素排列:CCD上三种不同颜色和灰度采样的像素的红、蓝点依次排列。而绿点占了一整行,也就是RGB的点比例是1:2:1。因为人对绿色信息特别敏感,所以刻意增加绿色灰度数据的采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以后的差异放大更准确。
图像格式:图像拍摄后,得到这些小广告样本的灰度值,即相机的原始图像信息,可以说是数码相机的底片。在专业机器上,我们称这个数据输出文件为RAW格式文件,它存储了这些颜色的灰度信息。当然,RAW文件压缩了数据。比理论文件尺寸小,比如1200W像素的相机,也就是CCD上有1200W感光点。RGB感光点比例为1:2:1,即最终RAW文件包含300W r(红色信息)灰度值,600W G,300W b,文件大小(未压缩)应为8 bit * 1200 w=9600000 bit=9600000/8/1024/1024,约等于11.444Mbytes(一个灰度值用一个8位数表示,所以*8)。这个RAW文件转换成通用格式文件(TIFF),彩色电脑用的是00,000 * 8bit * 3=34.3323 mbtyes,也就是只有11M的相机生成的图像文件最终转换成34M的图像文件。中间没有压缩操作。
插值算法:相机或CPU计算的TIFF中的信息量是RAW中的2倍以上。这里涉及到一个插值算法,因为相机上的一个像素只由一个8位数表示,而你最终看到的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由一个24位数表示。CPU负责插值计算不足的16位数。这个算法是各个厂商高度保密的,因为它最终会影响输出jpg文件的画质,但大致上这个点的RGB值是通过这个像素周围的颜色灰度值计算出来的。比如你记录了R在这个点的灰度值,那么程序会在插值的时候寻找这个像素周围的G点和B点的值,这就贡献了他的24位补码,从而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数码相机会有紫边。所以紫边的罪魁祸首是插值算法。紫边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相机镜头色差、CCD成像的局限性和照片的放大倍数。
数码相机术语和参数的基本知识
转盘上的a、S、M、P表示:
p程序自动曝光,即DC根据测光自动确定相应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实现正确曝光。DC上经常会有一个“场景模式”或者“简单模式”,跟P档很像。两者都是自动曝光,但不同的是,你还可以在P档中调整白平衡、曝光补偿等参数。
a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即可以先确定一个光圈,然后DC根据测光自动调整相应的快门速度,实现正确曝光。比如常用固定F2.0大光圈,然后大变焦虚化人像背景。
s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就是你先确定一个快门速度,然后DC根据测光自动调整相应的光圈,达到正确曝光。很多相机拍摄夜景时使用的慢门,比如1 ~ 30秒的长曝光,都需要设置在这种模式下。
M-全手动模式,即光圈和快门需要自己设定。一般常用于拍摄场景高光和暗部差异巨大的时候,比如雪景、夜景等。因为此时自动测量可能会失败。
像素:像素大不代表好,只代表能放大到什么程度。5寸的放大200万像素没问题。如果需要放大,就买像素高一点的。如果不需要5寸以上的扩展,在电脑上享受就好,200万完全符合要求。
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区别:
光学变焦-变焦系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比如你要拍一个10米外的人,3倍变焦只能拍全身,7倍变焦可以拍自己。
数码变焦——相当于光学变焦取景中截取部分的插值和放大。意义不大。以后也可以在ps里做。简单来说,前者是基于硬件,后者是软件插值模拟。在DC变焦中,通常有两个部分如图所示,前一部分是光学变焦,后一部分是数码变焦。一般数码变焦得到的图像效果明显比光学变焦差。但是,有时候变焦不够,不得不使用数码变焦的时候,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提高画质。第一,尽量在晴天,空气质量好的时候使用数码变焦。第二,对于某些机器,可以尝试使用较小的照片尺寸,比如最大600万像素。可以用300万像素再用数码变焦,比直接用600万像素数码变焦得到的图像要好。还有一些机器的数码变焦本身就是高质量的,当然更好。
快门速度:有的相机可以达到1/4000秒,有的只能达到1/1000秒。对于一般用途来说,意义不大。但是数码相机的价值和快门速度关系不大。
光圈大小:我见过最大的能达到f1.8,一般在F2.8左右,光圈越大,同等光线条件下快门速度越高。比如相同条件下,光圈为f1.8时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200秒,而光圈为f3.5时快门速度只能达到1/60秒,高快门速度可以防止一些相机震动使画面模糊。同时,用大光圈拍摄人像,可以让背景虚化的更好,突出人像的主体。
ISO值范围:有些是从ISO50到400,有些是ISO100-800。高ISO表示曝光时间较短。比如设置了ISO100,光圈快门组合就是f2.8-1/125s。设置ISO800时,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达到F2.8-1/500s。意味着在较暗的光线下,可以拍得更清晰(高速快门消除了震动带来的图像模糊)。但是高ISO的片子没有低ISO的细腻。如果想表现细节纹理,ISO越低效果越好。所以,高ISO意义不大。如果能达到50就更好了。一般来说,我只使用ISO100拍摄。
数码相机选购指南的基本知识
全新行货、水货、二手货的一些测试方法和购买注意事项(除非对机器特别熟悉,否则不推荐二手货):
和外观配置:
在购买之前,对想买的相机做足功课,看看它的外观。如果是全新的机器,首先你要注意机器有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主要是手柄和按键有没有痕迹,机身和电池表面有没有划痕,配件包装是否完好。看看镜头部分有没有划痕。不想要受伤的镜头!然后检查机器的螺丝有没有被拧过(修好的机器),螺丝上有没有可以看到的痕迹(有时候就是有用)。
身体:其实身体很重要。尽量选择金属材料。如果是密封的,可以在小雨或者海边使用,防沙防雨。其中不乏数码相机被沙子损坏的案例。尽量选择不突出的镜头(也就是望远)。这种镜头容易损坏,尤其是电机。如果它只有伸缩(民用多为伸缩),尽量选择伸缩接头少的那种(有的有3个或2个接头)。
按下所有按钮一次:最后试着按下相机的所有按钮,看是否能正常工作。比如flash,mic等。
购买数码相机时,要有中文产品保修卡和中文使用说明书。用肉眼看,就是查看机身序列号和拨打厂家800免费热线,以及中文官方网站提供真伪查询,并向商家索要相关票据。发票上写着机身的序列号。
功能测试:
测试点和噪点:如果成像元件CCD中的一个感光单元损坏,无法成像(感光),则成为坏点。光敏元件存在热稳定性的问题。当温度升高时,噪声信号太强,会在画面上形成斑驳的斑点,称为热像素。多像素数码相机出现一两个坏点,对成像影响不大。
一种检测ccd是否有灰或者镜头是否有缺陷的方法。是对着明亮的白墙拍,还是对着纯净的天空拍,最好同时关掉闪光灯。如果拍摄的画面上有实际物体上不存在的暗点或黑点,很可能是镜头受伤或ccd入灰。
灰尘、坏点、热点的区别:灰尘:一般深灰色,斑点大,光圈不同,灰尘的成像大小也不同。光圈越小,灰尘成像边缘越清晰,大光圈下甚至看不出来。不好的一点:无论什么光圈,亮度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热点:曝光时间越长越明显,颜色也随曝光时间而变化。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在ISO100,在30秒的曝光时间内,全黑照片应该没有明显的色斑。
可以用专用工具软件Deadpixeltest测试坏点和噪点,或者盖上镜头,拍几张不同快门速度的照片(比如1/30秒,1秒等。).理论上,图像应该是纯黑的。如果有斑点,那就是坏斑点和噪点。如果每一个镜头都出现在照片的固定位置,无论曝光组合和感光度(ISO)如何,都会一直存在,那么这就是坏点。一般噪点会随着曝光时间的延长、感光度的提高或相机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一般位置不固定。现在一些高级数码相机都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可以把CCD格式化,把不好的点标出来,重新屏蔽。其实相机厂商在出厂维修的时候也是用这样的软件算法来屏蔽坏点的高像素相机。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坏点的相机是可以修复的,除非坏点太严重,否则只能更换硬件。
测试LCD的缺点:用相机拍一张全黑和全白的照片。拍全黑照片,可以用手动曝光的方法,把光圈减到最小,把快门速度调到最快,在黑暗的地方拍摄。对于自动相机,你可以关掉闪光灯,用手捂着镜头拍照。拍全白照片时,可以用手动曝光的方法把光圈开到最大,把快门调到最慢亮的地方,而自动相机可以打开闪光灯近距离拍摄白纸。坏点液晶通常在全黑和全白画面中出现明显的白色、黑色或其他异常色点(都在固定位置),很容易被看到。
试试变焦功能:开机镜头能否正常伸出,镜头保护器能否正常打开,放大缩小过程是否流畅,关机后镜头能否正常收藏,镜头保护器能否正常关闭。
尝试对焦、微距、闪光灯:用相机尝试对焦附近的景物,看看有没有对焦不完的情况。然后切换到微距模式,试着稍微对焦。
的对象。然后用不同的闪光模式拍一张照片,注意照片的颜色有没有异常的偏色。
镜头:数码相机镜头往往比像素和CCD更重要。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变焦控制在3-4倍以内。有的对焦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镜头变焦越大,镜头就会越多。尽可能多的会影响绘画价值,更可怕的是会造成更多的暗光,坏点,暗细节的丢失,影响整个变焦范围的画质。最佳焦距为28-85。
电池:电池极其重要,在极寒、极热、潮湿的环境下都很可靠。劣质电池在冬天会很快失去电极,几乎不能长时间使用。
取景器:最好的取景器当然是光学单反。家用的话,尽量选择功能强大的旁轴取景器。取景器明亮,视野开阔,清晰度高。很多人经常用LCD代替旁轴,这是不对的,因为捕捉旁轴会比你的LCD快。EVF是一种类似单反的廉价方案,但一般清晰度和响应速度有限,效果也不好,尽量不要选择。
LCD:对于单反来说,LCD几乎没什么用(因为它的光学原理,不能用来取景,只能用来回放),但是对于很多民用来说,LCD是必备的拍摄工具。尽量选择大小适中的(耗电太大,太小看不清楚),最好选择1-1.8寸之间的尺寸。新有机发光二极管当然更好。
如果是数码单反,还要看看成像设备表面的灰尘,把光圈缩小到F16以下,拍出光线均匀的画面(比如天空、白墙等。),并在电脑上查看。如果有灰尘,就会很明显。这种情况至少应该要求商家清理一下。当然换机更好。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知识
外观和操作功能设置没有太大区别,但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却大相径庭:
感光载体:传统相机使用银盐感光材料;胶片,胶片分为黑白、彩色、感光、负片、反转片等。根据不同用途。拍摄完成后,通过处理可以看到图像的质量。感光材料只能用一次,图像效果很难改变。数码相机拍摄后,可以通过相机自带的液晶屏回放直接查看质量。不满意的图像可以删除,内存可以重复使用,拍摄后可以做各种处理。
画质:传统相机使用的卤化银胶片用于拍摄。图像质量基于每英寸的分辨率。一般感光度为21的35mm胶片分辨率在3000左右,相当于2000多万像素的数码图像。另外,卤化银胶片对拍摄场景的色彩和色调宽度比CCD元件大,在明亮或黑暗的光线下会丢失一些细节。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数码图像的分辨率、层次、纹理、色彩饱和度都远不如传统相机拍摄的图像。
拍摄的敏捷度:传统相机按下快门瞬间记录,具有连拍功能的相机每秒可连续拍摄3-12张。当数码相机按下快门时,大约需要1秒钟来记录图像。这个时间差主要是为了相机进行快门时间、对焦、光圈等一系列调整。拍完之后,大概需要2-5秒的待机时间,才能拍下一张。在数码相机的响应敏捷度方面,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差距较大,远远不能满足各种拍摄需求。
图像处理:传统相机拍摄的图像必须经过暗室处理才能完成,处理程序严格繁琐,非专业人士一般无法进行。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可以直接输入电脑,处理后打印出来。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对图像进行修改或创造性处理,使其完全变形,自由想象,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没有任何瑕疵,这是传统摄影暗室技术难以做到的。
镜头:对于传统相机来说,镜头一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数码相机的CCD分辨率远低于镜头,所以对镜头的分辨率没有很高的要求。数码相机标注的镜头焦距与35mm普通相机不同。数码相机镜头标有f:7.4mm,f:5.2-15.6mm等数值,这是镜头的焦距。我过去见过的f:50mm和f:28-85mm是针对35mm相机的,它的成像尺寸是135胶片(24mm36mm)。但是数码相机中CCD的成像尺寸远远小于普通相机。当数码相机的尺寸和焦距变小后,视角就可以和普通相机一样了。注意手册中对应35mm相机镜头的焦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