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10月1日,朱亮祖与长子朱暹在狱中暴亡。当家人看到他的尸体时,发现他遍体鳞伤,后背也已皮开肉绽。即使让一个普通人来看,都会怀疑朱亮祖受到了残酷的刑罚。
朱亮祖死后,朱元璋草草地为他举办了葬礼。在葬礼上,朱元璋竟对朱亮祖的次子朱昱说道:“你父兄欺行霸市,滥杀道同,如今亡于鞭下,也算死有余辜了。”那么,朱亮祖是不是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死有余辜”呢?他又为何会走上作茧自缚的道路?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
“降而复叛”的勇将
朱亮祖,祖籍安徽六安。元末天下大乱,朱亮祖组织乡民抵抗散兵游勇。不久后,战绩卓著的朱亮祖受到朝廷青睐,赐封他为义兵元帅,专职守卫宁国,防备红巾军。
1356年,朱元璋南下攻打应天府,途径皖南时,兵临宁国城下。朱亮祖作为宁国守将,骁勇善战,连续多次击败朱元璋。三个月后,朱元璋采纳谋士建议,诱使朱亮祖出城,将他活捉。
当时,朱元璋求贤若渴,对朱亮祖的勇武非常青睐。因此,在朱亮祖同意效力后,朱元璋大喜,不仅赏赐朱亮祖大量钱财,还让他继续统领旧部。
然而,朱元璋的这一举动没有换来朱亮祖的感恩戴德。朱元璋攻打应天时,朱亮祖将诚信、道义完全抛诸脑后,再次起兵叛乱,大肆侵略朱元璋的领地,杀伤六千余人,又重新占领了宁国。在朱元璋无暇顾及宁国后,他又指使部下侵扰定远、滁州,背后捅刀。
朱元璋闻讯暴怒,拿下应天后,亲命徐达领兵六万围攻宁国。徐达是他麾下非常善于打攻坚战的将领,可在宁国却遭到朱亮祖的顽强抵抗,多次进攻都不见成效。
徐达久攻不下后,就停止进攻,将宁国团团包围。兵法有云:“围师遗阙。”徐达围而不攻,却留下一个缺口供朱亮祖突围。而在缺口处,徐达安排猛将常遇春驻守。可在朱亮祖强行突围时,常遇春竟抵他不过,被他砍伤。
常遇春受伤后,朱元璋大为震怒,亲自前往宁国督战。当时,朱亮祖被围数日,城内粮草不足,守军战斗意志低下。朱亮祖纵然想做困兽之斗,可他双拳难敌四手,不久就被朱元璋活捉。
然而,此次兵败被俘后,朱亮祖竟未主动投诚,甚至高呼:“我尽力了,死而无憾。”为了招募朱亮祖,朱元璋竟亲自为他松绑、斟酒。朱元璋的胸怀令朱亮祖大为感动,当即决定效忠朱元璋,不再改换门庭。
方国珍的噩梦
1363年,淮南朱元璋与湖北陈友谅终于爆发军事冲突。朱亮祖跟随邓愈克武昌、定九江,表现得非常勇猛。然而,鉴于朱亮祖降而复叛的先例,朱元璋始终未曾让他单独领兵。
鄱阳湖大战时,朱亮祖身受箭伤,仍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在远处观战的朱元璋非常感动,曾说道:“朱亮祖勇武,不下于常遇春。”
此战后,朱亮祖终于走入朱元璋的信任圈,被封为广信卫指挥使,坐镇浦江,监视张士诚。当时,陈友谅兵败身亡,江南鼎足之势成为双雄对立。张士诚顿感压力巨大,就率先发难,以李伯升为将,统兵20万围攻诸暨。诸暨守将胡德济兵败不敌,向李文忠求援。李文忠的大部队驻守衢州,距离较远,无法及时援助,他只好连夜赶赴浦江,以朱亮祖为将,疾驰龙潭支援胡德济。
在龙潭,朱亮祖击溃李伯升的20万大军,解除他对诸暨的包围。随后,朱亮祖又对李伯升发起猛烈进攻,连续冲击敌军大营,彻底打败李伯升,俘虏数百名战将。此战后,张士诚再也无力与朱元璋对抗。
张士诚兵败势微后,占据浙东的方国珍以方国瑛为帅,领兵十万,援救张士诚。朱亮祖随即挥兵东进,攻克天台、余杭,围剿方国瑛。大败而归的方国瑛匆匆跑到海上,才勉强保全性命。而他的哥哥方国珍再也不顾唇亡齿寒的风险,坐看张士诚灭亡。
朱亮祖作为降将,先后参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作战,功勋卓著。因此,朱元璋建国后,赐封他为永嘉侯,位列功臣榜第二十七位。可见,在朱元璋心中,哪怕朱亮祖曾经背叛过自己,却仍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悍将。
然而,与明初大多数将领一样,朱亮祖身上的缺点也非常多。汤和征蜀时,朱亮祖作为援军相助,可在他抵达成都后,明夏政权已被消灭。感到失望的朱亮祖竟拿部下撒气,活生生打死了一名军士,引发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感念他的功劳,只是令他在家反省,并未严肃处置。
惨死鞭下
1379年,朱亮祖被派往广东。与沐英坐镇的云南一样,广东民风彪悍,盗贼众多,且常常受到倭寇侵扰。然而,沐英在云南,平叛乱、修水利、教导民风。可朱亮祖却建造豪宅,掠夺民财,肆意打杀百姓。当地土豪劣绅也纷纷依附于他,利用朱亮祖的权势、地位,疯狂敛财,做尽恶事。
当地知县道同不满士绅为非作歹,将他们抓捕到衙,朱亮祖却出面营救。在争论时,道同大声质问:“公乃朝廷勋略,位高权重,怎么能为这些无耻小人说话呢?”
然而,朱亮祖不为所动,见道同不愿放人,他就私下命人砸开牢笼,放出士绅,甚至为给士绅出气,当众责打道同。朱亮祖在番禺的行为,无异于“土皇帝”。
最终,道同忍无可忍,上疏朱元璋,请求他将朱亮祖调回。然而,奏疏刚离开番禺,朱亮祖就收到了消息,他命人快马加鞭,将诬陷道同的折子率先递往京城。朱元璋不察之下,竟以为道同为非作歹,当即下令朱亮祖斩杀道同。
数日后,道同的奏折抵达应天,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可是,在他派遣释放道同的人马抵达番禺前,道同竟被朱亮祖活生生打死。道同死后,番禺各处民怨沸腾,朱元璋不敢耽误,立刻将朱亮祖父子召回应天,严加审讯。
然而,面对众多罪状,朱亮祖竟没有丝毫愧疚之心。朱元璋平生非常厌恶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吏,朱亮祖的行为,完全是作茧自缚。因此,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当即鞭打朱亮祖父子,在严酷的鞭刑下,朱亮祖、朱暹横死当场。对于冤屈而死的道同,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朱亮祖死后,朱元璋并未夺去他的封爵,反而册封他的次子朱昱承袭永嘉侯。在出席朱亮祖的葬礼时,朱元璋竟当众怒斥:
“朱亮祖父子太狂妄了,在番禺欺行霸市,擅杀道同,辜负朕的期望,今日一死,也算是死有余辜了。”
然而,朱昱却将父兄之死归咎于朱元璋。他与父亲朱亮祖早年一样,没有感念朱元璋的恩德,反而与他越走越远。
不久后,朱昱被胡惟庸拉拢,成为他反抗朱元璋的一员。然而,“胡惟庸案”爆发后,朱昱的罪行却没有被揭发。直至1390年,朱元璋在清理“胡惟庸谋反”事件的漏网之鱼时,抓获了朱昱。朱元璋盛怒之下,将朱昱一家全部斩首,名震一时的永嘉侯朱亮祖一脉,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