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历史,有关神童的故事屡见不鲜,孔夫子在三岁时被其母发现无人教导即能自行习得祭祀之礼;他的后代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梨,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让给哥哥;“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六岁就能够写诗作赋;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机智勇敢,砸缸救人……
“砸缸”的故事
在司马光七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庭院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司马光他们玩捉迷藏,一个人蒙着眼睛,其他人藏起来。有的人躲在花丛后边、有的人爬上大树,还有一个小男孩爬到假山上去了。突然只听“噗通”一声,爬到假山上的这个小男孩,一不小心掉到了假山下边的水缸里,水缸里盛满了水,小男孩在里边挣扎着。
旁边的孩子都慌了神,有的吓哭了,有的跑出去找大人。
在大人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司马光没有慌乱,他在拼命的想办法,一开始他想把水缸推倒,可是水缸太重了推不动。突然他想到一个主意,他从假山旁边搬起了一块石头,用力朝水缸砸去,只听“砰”的一声,水缸破了个个大洞,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得救了。后来赶到的大人也都连连称赞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估计早就有人在现场拍下照片、录下短视频,发到网络上了。可惜宋朝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技术。但尽管如此,宋朝的时候也是经济繁荣,印刷业发展迅速,当时已经有一些小报行业发展起来,这些小报通常刊登一些各地的奇闻异事,司马光的事迹也因此迅速传播开来,当时的大城市,像开封、洛阳,都已经流传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当时的小司马光名气很大。
在《宋史》里也记载了“司马光砸缸”故事,可是通篇只出现了司马光一个人的名字,并未提及其他所有人的名字。不仅那名被救的小男孩是谁都不知道,就连司马光砸缸后,后续如何也没有记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从未提及这个被救的小孩是谁。
被救的小孩是谁?
不过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们总惦记着这个事,后来终于被历史学的专家给考证出来了。
被救的这个孩子是有名有姓的,根据资料记载,这个孩子名字叫做上官尚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当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在这里做知县,司马光也出生于光山县,名字里的“光”即得名于此。
能够跟知县的儿子一起玩,说明上官尚光的家庭条件也是不错的。
正史上关于上官尚光的记载很少,只有在光山县现居上官姓氏家谱中有记载。
如今,住在光山县的上官家族的后裔上官同胜说,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在他们家现存的族谱中记载,上官家族的后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在司马光救回了上官尚光一条命以后,上官家对此非常感激,第二天,他们就拿着家里的好酒好菜送给司马光。
后来上官尚光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功名,但是上官尚光当官之后的政治业绩并不突出,也没有得到皇帝赏识,几年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回到家乡之后,上官尚光做了一名教师,还为司马光修了一座感恩亭,以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感恩亭所在的地方也被称为上官岗。
司马光在救人不久后,也离开了家乡,他的父亲司马池也在儿子砸缸后不久被升迁,当上了凤翔知府,深受皇帝宠幸。
而司马光则在仁宗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20岁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司马光先后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都被受到重用,最高官职做到宰相。为官期间刚直不阿,敢于谏言。
他还编纂了一本《资治通鉴》,可以和《史记》相媲美,是中国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的主要历史事迹。这本书编纂的主要目的是给君王的执政提供参考建议,被誉为历代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也正是因为司马光在政治和文学上的主要功绩,所以他小时候“砸缸”的故事才会入选我们的课本吧,不过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老师们只提到司马光,而不提被救的小孩上官尚光,我想原因一个是这个上官尚光确实不太出名,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贡献,只是做了几年小官,就回家做老师了。二是因为这个故事,主要是教育小孩子遇事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而介不介绍被救的小孩上官尚光,跟这个主旨关系不大。
最后,既然我们说到这个故事,那我觉得司马光身上体现出的机智勇敢,是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学习的。特别是“勇敢”这个品质,我觉得是特别宝贵的。最后,借用法学教授罗翔在一档节目里说的话,与各位共勉:
“在我的词汇中,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