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到底有多厉害?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到底有多厉害?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从唐、宋写散文的人里选出他认为最好的八位,组成“唐宋八大家”,把他们的文章整合在一起,编成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抄》,给当时写作古文的人作为学习、模仿的榜样。

正是从他编写的这本书起,“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开始出现。

在唐宋八大家当中,排在首位的毫无疑问是韩愈,后来苏轼评价韩愈道“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可是翻开韩愈的一生,也曾几度迷惘,几度悲凉。

韩愈,字退之,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从小生活艰苦的韩愈发奋读书,立志以后要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18岁的韩愈来到京城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与其他朝代相比,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很难的,每年录取的进士多则三四十人,少则十几个人。所以有一句话叫“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能考中进士,那都算年轻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考中进士确实很难。

韩愈的科考之路,就非常地艰难,他在五年时间里,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前三次都没有考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了进士。

韩愈考了这么多次,不能说他没有才华,只能说他的写作风格,不适合科举考试的内容。因为当时的考试内容主要考察韵文写作,要求对仗工整,辞藻优美华丽,韩愈不擅长写这些。韩愈喜欢写言之有物,有思想内涵,表达个人见解的文章。

幸运的是,在第四次参加考试的时候,遇到了两位赏识他的考官。这一次考试的监考老师,主考官叫陆贽,是一位优秀的大政治家,他选拔人才,很看重文章是否有真是的内容,韩愈的文章符合这样的要求。还有一个副考官叫粱肃,他是韩愈哥哥韩会的好友,也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的文章风格得到粱肃的赏识。

既然遇到了伯乐,遇到了懂自己的人,在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第四次考试的时候,终于顺利地进士及第。

虽然考中了进士,可是按照当时唐朝的规定,进士及第只不过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马上让你当官。还得再通过吏部举办的考试,才能有官可做。于是韩愈又参加了吏部主持的博学鸿词科考试,结果呢,又连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

韩愈心想,干脆不考了,另辟蹊径,韩愈直接给宰相写信。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正月二十七日开始,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三次给宰相写信。当时唐朝有三位宰相,分别是贾耽、卢迈和赵憬,韩愈的这三封信,不知道是全都寄给了一个人,还是分别寄给了三位宰相。

韩愈信里写的内容,大致是说自己很有才华,但是不能为官,希望得到赏识。结果这三封信寄出去以后,仿佛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反正没有一个宰相回复他。

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朝廷选拔人才做官,有一套自己的程序和规矩,不能轻易打破这个规矩。

当时唐朝还有一个规定,对于那些考中进士,但没有通过吏部考试,没有做官的人才,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到地方担任节度使的幕僚。

在唐代,由中央向地方派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就是地方大员,负责统管地方的军政要务。

韩愈先后在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董晋、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身边做幕僚,主要职责是协助节度使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

可是,韩愈对这个工作很不满意。可能韩愈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人”一样,每天时间安排得很满,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间;再有一个是汴州和徐州经常发生兵乱,韩愈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所以韩愈不想再干了,经过多方请求,韩愈上调回京,担任了四门学博士。

什么叫四门学博士?在唐朝,中央的学校叫国子监,在国子监里分好几种等级:第一等的是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有一个叫太学博士,招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再就是四门学博士,招收五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还负责招收一部分平民老百姓的子弟。

34岁的韩愈,终于回到了京城,成为了一名“京官”,四门学博士是他在中央机构担任的第一个官职。

得到官职以后,韩愈表现得兢兢业业。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争臣论》)

在担任四门学博士期间,韩愈还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

可是四门学博士这个官职,工资比较低。而韩愈家里人口多,老婆、孩子、侄子等等在内,一共有三十多口人生活在长安,都要指着韩愈来养,长安物价又那么贵。所以养不饱这么多人,于是韩愈又起了“跳槽”的打算。

他给当时担任工部尚书兼京兆尹的李实写了一封推荐信,想为自己谋取一个理想点的官职。李实这个人名声很不好,韩愈为了求官,违心的在信里夸了他一大通。

果然谁都抵抗不住被“拍马屁”,这招果然奏效了,不久后,韩愈被推荐担任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监察百官。这个职位,挣得工资要多了一些。而且虽然官不大,权却不小。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愈刚刚担任监察御史不久,正逢京畿地区大旱。

工部尚书李实隐瞒实情,对唐德宗说:“今年虽有旱灾,可是庄稼长得又肥又大。”

因此,虽然遇到灾荒,农民却无法减租减税。有的老百姓甚至要拆毁自己家的房屋,把砖瓦木材卖掉,或者抵押刚长出的麦苗,换取钱财,缴给政府。

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了解到实情以后,不顾及提拔自己的李实的面子,给皇帝写了一篇《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向皇帝说明了现在干旱严重,农民收成不好的实情。

并且建言道:“京畿地区的农民穷困悲苦,今年应缴捐税及草料粮食而无力缴纳的,请准予延长到明年蚕事完毕后或小麦收割时补缴。”

不料韩愈上疏以后,反遭李实等人的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唐德宗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

虽然被贬到了地方,但是韩愈心情尚可,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在阳山县做了很多实事。

阳山的老百姓为了表达对韩愈的感谢,纷纷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韩”,比如说姓张的话就叫张韩,姓李的话就叫李韩。

当地有座山,此前一直没有名字,老百姓就给它起名贤令山,意为有贤德的县令,还是在赞赏韩愈的功绩。

在阳山期间,韩愈在文学创作上也没有停下来,他一直在写作古文,创作诗歌。在古文领域,和柳宗元并称“韩柳”,在诗歌领域,跟孟郊合称“韩孟诗派”。此时韩愈在社会上有了巨大影响力。

元和元年(公元805年),唐宪宗继位,先后任命李绛、崔群、裴度和武元衡为宰相。

这几个人都和韩愈有交集,李绛、崔群和韩愈同一年参加科考并考中进士,裴度跟韩愈一起参加过博学鸿词科考试。

在他们的建言下,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春,韩愈获得赦免,从阳山县回到朝廷任职。

回到朝廷后,韩愈先后担任国子博士、都官员外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比部郎中、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官职。在此期间还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在我们印象里,韩愈一直是个文官,实际上,韩愈还上前线打过仗,每当朝廷遇到困难,需要有人解决问题,他总会站出来。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吴元济自己宣布,自己为新一任节度使。

可是,按照朝廷规定,节度使应当由朝廷指派,吴元济的行为,是公开向朝廷叫板。

唐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然而战争进行得不顺利,朝廷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有人说接着打,有人说求和。

此时韩愈向皇帝上疏一篇《论淮西事宜状》,提出应该继续打,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法:比如说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战线不要拉的太长;还要动员当地的老百姓上战场,因为他们对地形、对手比较了解。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朝廷任命当时的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相当于主帅),负责处置讨伐淮西的叛军。任命韩愈为行军司马(相当于参谋长)。韩愈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协助处理人事关系,献计献策。

在平淮西的战争中,韩愈曾经审时度势,提出一个奇袭计划,他对裴度说,自己愿意率领一千人,奇袭蔡州,但是裴度没有同意。

另外一位大将李愬(sù),也提出了同样的奇袭计划,裴度同意了。李愬果然就成功了,活捉吴元济。这说明虽然不是韩愈率军出击的,但是他的计策至少是可行的。

吴元济被捉住以后,韩愈又代宰相裴度写了一封劝降书,劝降另外一位反叛的藩镇将领王承宗。结果王承宗向朝廷献出部分地盘以表示谢罪。

回朝后,韩愈因功被提拔为刑部侍郎。宪宗又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只不过在评价李愬的功绩时惹出了争议,唐宪宗为了安抚将领,下令磨掉韩愈的文章,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写。

后来苏轼评价说:“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千百年来,平定淮西之首功谁是谁,仍然时时有争论。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导致了韩愈被贬到地方,这跟一枚“佛指舍利”有关。

“舍利”,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释迦摩尼的遗骨。据说释迦摩尼圆寂之后,留下了八万四千颗舍利,古印度的时候阿育王为了宣扬佛法,就把这八万四千颗舍利,分送到全世界各地去供养。法门寺就是其中一个供养场所。

1000多年前,正是这枚存放在法门寺的佛指骨,让韩愈愤而上疏。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要把存放和供奉在法门寺的这枚佛指骨,奉迎到皇宫里,要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到长安当时的各大寺院里供奉。

宦官们接到指令,将这枚佛骨迎接进长安,留在皇宫里,供奉了三天;然后依照顺序,送到各寺轮流供奉。

当时无论是亲王公爵,还是官员群众,都争先恐后地来瞻仰膜拜,顶礼布施,甚至有人愿意倾家荡产,将全部资产捐赠。也有人在手臂上、脑袋上点燃香火,灼伤自己,作为奉献。

看到这种种不寻常的举动,刑部侍郎韩愈上疏《谏迎佛骨表》恳切劝阻。

在《谏迎佛骨表》一文中,韩愈陈述历代皇帝太过信奉佛教,对自身和国家没有好处,请求皇上停止这一行为。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并言“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绝不怨悔。”

唐宪宗李纯看到奏章后,大为震怒,跟宰相们议论,甚至想把韩愈斩首。幸亏韩愈人缘好,裴度、崔群纷纷给他求情,这才让韩愈捡回了一条命。

正月十四日,唐宪宗把韩愈贬至潮州(广东省潮州市)

韩愈离开长安前,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2岁的韩愈,带着妻子,一个儿子和四个闺女,一起迁出长安,前往潮州。

一家人在路上走了100多天,终于到了潮州。

当时的岭南节度使孔戣(kuí),非常同情韩愈,担心韩愈每月的钱不够,于是想从自己每月的工资里拨出一部分钱,给韩愈作为补贴。

可是韩愈不要这笔钱,甚至还把自己在潮州的俸禄捐了出去,给当地孩子请老师,办学校。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韩愈《与孟尚书书》)

韩愈的举动感动了当地的百姓,潮州人为感念韩愈,将这里的笔架山改称韩山,将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唐宪宗去世后,唐穆宗继位,唐穆宗做太子的时候,就跟韩愈有过往来,对他很欣赏。所以刚一继位,就把韩愈调回京城长安。

返回长安以后,从元和十五年到长庆四年,韩愈先后担任了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韩愈开始担任兵部侍郎。

韩愈担任兵部侍郎不久,地方就发生叛乱。镇州的都知兵马使王廷凑,为了成为地方节度使,短时间内连续干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是杀死了镇州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自立为代理节度使;第二件是杀死了冀州刺史,占领了冀州;第三件是将新任的成德军节度使牛元翼围困在深州。

然后王廷凑向朝廷索要正式的节度使称号。

唐穆宗勃然大怒,派兵讨伐王廷凑。然而15万政府军竟然没能打赢王廷凑的1万叛军。无奈之下,唐穆宗只能任命王廷凑为正式的节度使。

这个任命,由韩愈前去王廷凑军中宣抚。所谓的“宣抚”,指的是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

可是,王廷凑为人凶残,很多人担心作为一介书生的韩愈,此行会遇到危险。当时的宰相元稹说了四个字:“韩愈可惜。”意思是很担心韩愈的安危。唐穆宗也派人追上韩愈,告诫他见机行事,以免危及性命。

韩愈也知道此行的危险,可是他淡然地说道:“让我止步,是君王的仁慈。我拼命一死,是臣属的大义。”

“止,君之仁。死,臣之义。”——韩愈《进学解》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二月,韩愈以朝廷宣慰使的身份到达镇州。

此时王廷凑的军队杀气逼人,个个刀出鞘、箭上弦。

韩愈毫不慌乱,言辞真挚,以史为据。对王廷凑说:“历代的节度使凡是叛乱的,他们的子孙还有做官的吗?那些忠心耿耿的,他们的子孙都有官职。”

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新唐书·韩愈传》)

王廷凑渐渐被说服,让士兵收起武器退下,放成德军节度使牛元翼出城,设宴招待韩愈,并且送他返回。

“凶毒好乱,无君不仁,未如廷凑之甚也。”(《旧唐书·列传》卷九十二)

史书记载,论起凶狠残忍,喜欢作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没有人能超过王廷凑。

可是韩愈有勇有谋,举重若轻,以一人之力阻止战争的延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回到朝廷后,韩愈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后又兼京兆尹,公元824年十二月,韩愈在家中病逝。一代文豪大家,就这样陨落了。

三岁丧失父母,青年屡考不中,后又两次遭贬。每次事业迎来转机时,转眼又如烟花般黯淡下去。

正如韩愈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所说: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馀。

白手起家,辛勤努力,奋斗了三十年,终于换得自己的屋舍一间。

或许正是心中的这份倔强,才支撑他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将经历的苦难沉淀成了人生的厚度,成为唐代一位少有的,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全才。

唐代诗人张籍说:“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关于韩愈,这就是他从一个苦孩子成长到“百代文宗”的精神历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间,宰相,文章,唐朝,参加考试,博士,公元,韩愈,节度使,官职,消息资讯,裴度,唐宪宗,王廷凑,李实,韩愈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间,宰相,文章,唐朝,参加考试,博士,公元,韩愈,节度使,官职,消息资讯,裴度,唐宪宗,王廷凑,李实,韩愈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间,宰相,文章,唐朝,参加考试,博士,公元,韩愈,节度使,官职,消息资讯,裴度,唐宪宗,王廷凑,李实,韩愈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