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伴君如伴虎”,那些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大臣,虽然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但是实则每天都要担惊受怕,因为指不定哪天皇帝不开心了,或者自己哪一句话惹怒了皇帝,就要被杀掉。
中国的历代皇帝中,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异于常人的性格,可能正是因为与常人不同的性格,他们才能当上皇帝吧。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可谓是颇具传奇色彩,同年家境贫寒,并且遇上了天灾,于是无奈只能四处飘荡。朱元璋曾经在流落期间当过和尚,后来由于天灾,寺庙没有粮食了,和尚们只能被迫出去化缘,朱元璋也就成为了一个乞丐。
在四处漂泊的时候,他见识了许多外面的世界,后来在发小的邀请下,加入了农民起义军,最后还凭借着自己的才能,率领着起义军一举平定了国家的战乱,建立了大明朝。
1、在朱元璋当农民起义军的期间,曾经听人说有一个能人义士,十分的有才华,于是朱元璋就亲自去把这个人给请出山来辅佐自己,这个人就是刘伯温 ,此时的刘伯温已经有50岁了。
一个帝王的成功,必然离不开身边有众多有才之人的辅佐,刘伯温可以说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大业中极大的一个功臣,并且刘伯温看人十分准确,对朱元璋更是极其了解。
起初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对那些一路追随他的弟兄们还非常的看重,对大家论功行赏,都给封了不少的奖赏。可是后来,随着朱元璋坐稳了皇帝以后,也不知为何变得心狠手辣了起来,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没有几个可以寿寝正终的,几乎全部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于是很多后人都将朱元璋称为最狠心的帝王。
朱元璋性格十分多疑,并且他的许多手下因为和他一起开创的江山,所以有时候做事会十分的张扬。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当上皇帝以后,需要的就是其他人对他绝对的服从,如果这些功臣们不听指示,那么朱元璋就只能除掉他们了。
并且在这些功臣中,有些人自恃功高,于是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更有甚至还会气压百姓,并且对于朱元璋的提醒也当作耳旁风,最后自然落了个被杀的下场。
2、另外一方面,朱元璋之所以杀掉这些功臣,也是在为自己的后代着想。起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虽然已经是多疑的性格,但是并不会对这些大臣们痛下杀手。但是在太子去世以后,朱元璋觉得,不能让一些有功之臣居功自傲来欺负打压自己的孙子,而孙子朱允炆又性格温顺,必定难以压制住这些大臣,于是,朱元璋才杀了一些有功的大臣。
按照人之常情来说,对于辅佐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成功后才更要尽心尽力的辅佐。可是自古皇室哪有感情,有的只是利益和权力的争夺,而朱元璋更是将皇室的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为了他们朱家的人,他也是下了十足的狠心。但是直接光明正大的杀掉那么多大臣,明显是不行的,于是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
3、有一日,朱元璋特意宴请了许多的功臣们,这些功臣们一听朱元璋要请客,自然是满心欢喜,于是全部都开开心心的去赴宴了。可是到了餐桌上的时候,看到下人们端上餐桌的全部都是一些素食,什么萝卜、青菜、豆腐这些的,于是大臣们瞬间没有了胃口。但是碍于朱元璋的面子,都是拿着筷子应付了几口。
这些功臣们只是看到了饭菜的不好,并没有想到,这是一场鸿门宴。其中有几个比较有眼力的臣子知道,这是朱元璋在暗示他们,平日生活要朴素一些,要贴近百姓的生活一点,可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理解,只有刘伯温看到这里,他心中明白,朱元璋已经动了杀心。
由于和徐达关系较好,刘伯温亲自嘱托徐达,以后再去宫中赴宴的话,一定要跟紧朱元璋,不然会有大祸。
过了没多久,朱元璋命令手下,建了一座庆功楼,并且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完工了。但是大臣们对此并不在意,只有刘伯温心里有自己的盘算。
没几天后,朱元璋再次邀请这些功臣们一起到庆功楼赴宴,功臣们自然欢喜,以为朱元璋要庆祝庆功楼完工,这次要一醉方休了。等到了地方以后,刘伯温四处观察着,发现庆功楼的墙壁全部都是由木材制作的,于是他更加的担心了,但是又不敢说出来。
随后,在宴会中的时候,刘伯温拉住了徐达,告诉他不要喝酒,时刻跟在朱元璋的身边。这次宴会,再次端上了一些素菜,功臣们一看都非常的失望。
过了一会,朱元璋又命下人端上了很多精美菜肴,菜一上桌,刘伯温就意识到大事不妙了,这些菜都是些兔子肉、狗肉之类的。朱元璋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于是,在众人全部都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朱元璋悄悄的离开了,这时刘伯温和徐达看到了,赶紧跟着离开了。过了没多大一会后,庆功楼就瞬间火光四起,这些功臣们无一幸免全部死掉了。
虽然刘伯温和徐达侥幸躲过这一劫,但是朱元璋杀心已动,自然不可能就此作罢,最后这两个人也没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