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600多年前,明楚藩王和李时珍相识就成就了李时珍传奇的一生。李时珍从蕲春乡野走入武昌城,再由武昌走进京城太医院,每一步都少不了楚愍王的任用和举荐。乡间游医和堂堂楚王二人是如何结缘的呢?故事还得从李时珍的一次出诊说起。
嘉靖年间,楚愍王的儿子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群医无策。封地在蕲州一带的富顺王听说后,忙给愍王推荐了一个他们那儿的名医,这个名医就是李时珍。果不其然,李时珍一出手,就药到病除。楚愍王非常高兴,马上封李时珍为王府中掌管祭祀的“奉祠正”,让他兼管王府的良医所。明朝时,医生属于“三教九流”,尤其是像李时珍这种江湖医生,社会地位是很低的。然而,楚愍王却不论出身,直接召他进府任职,并封他八品官衔,这足以说明愍王对李时珍的器重。
从地位低下的江湖游医,到武昌楚王府的八品官员,按理说,李时珍应该是得偿所愿了。但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他发现民间使用的本草医书错漏很多,重修本草刻不容缓。但历代以来,重修本草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由朝廷主导方能成书。以李时珍当时的地位和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在这时,作为李时珍的伯乐,楚王再次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就是把他举荐到了太医院。太医院代表了当时医学最高水平,李时珍在那里不仅医术大有精进,而且还接触到了很多珍贵的医学典籍,其中就有一套从未对外公开过的《本草品汇精要》,这本书可以说是当时最伟大的本草著作。李时珍一头扎进浩瀚的医学典籍,努力汲取前人的精髓。而这些,都为他后来创作《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草品汇精要》)
既然太医院这么好,那李时珍为什么工作了一年就辞职回乡了呢?有人说李时珍是因为朝廷拒绝他重修本草的提议才走的,还有人说是因为太医院的同僚们,都为迎合嘉靖而炼制长生丹药。但李时珍志不在此,便辞官回乡。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太医院的这段经历,对李时珍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他回乡之后,游四方、尝百草,最终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著作。
(《本草纲目》)
从蕲春到武昌,再从武昌到京城,李时珍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楚王的赏识和举荐。要是没有楚王这个伯乐的赏识,李时珍很可能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也很难有机会和条件创作这部《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