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榆木川驾崩,终年65岁。为了防止分封在外的汉王朱高煦以及尚在北京城内的赵王朱高燧合谋造反,皇太子朱高炽封锁了朱棣的死讯,只是让北伐大军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加速回京。
八月十日,皇太孙朱瞻基护送大行皇帝龙轝[yú]抵达大内,皇太子朱高炽率领文武群臣哭迎。而后宫中永乐皇帝的妃嫔们,则迎来了她们的末日。当时朱棣的妃子中有一位韩丽妃,来自大明的藩属国朝鲜国,本次也在殉葬之列。韩丽妃临终前向亲自前来诀别(监斩?)的朱高炽求情,希望能让她的乳母金黑回国。而金黑在回国之后向朝鲜史官叙述了她当年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得以一窥殉葬妃嫔的人生最后一刻: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李朝实录·世宗卷二十六》
朱棣驾崩剧照
妃嫔殉葬这一恶习,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所恢复的。对于事事效法其父的朱棣来说,自然也要萧规曹随。从太祖、太宗、仁宗、宣宗,明初的殉葬风气蔓延了近百年,反而是公认明朝最差皇帝之一的英宗朱祁镇在驾崩之前,彻底废除了殉葬之风。
俗话说“上行下效”,皇帝驾崩后宫殉葬,那么在全国星罗棋布的宗室亲王呢?他们死后王妃要不要殉葬呢?今天笔者就来盘点一下明英宗废除殉葬之前,宗室中亲王妃和郡王妃有多少人因此而香消玉殒,同时再探究一下王妃殉葬的前提条件究竟是什么。
殉葬王妃大盘点
秦王妃王氏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三月二十日,秦王朱樉在被王府的宫人毒死,享年40岁,赐谥曰愍。
朱樉,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次子,生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之国陕西西安。
秦王妃王氏,原名观音奴,元朝河南王、中书左丞相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的妹妹,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九月册封为秦王妃。在金庸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中,王氏的角色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赵敏。
朱樉和王氏的这桩政治婚姻,本就是双方都情不投意不合的拉郎配,纯粹是为了招揽王保保所用。等到王保保死在漠北以后,王氏这位秦王妃的利用价值就已经趋近于零。从王氏和朱樉的关系来看,她在秦王死后一定是被逼殉葬的。
秦王妃“赵敏”剧照
王氏的死,《明太祖实录》压根没有记载,明初山西晋王府密档《太祖皇帝钦录》记录了王氏的谥号“愍烈”。只有《明史》才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位秦王妃之死,乃是殉葬。
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次妃,宁河王邓愈女。樉薨,王妃殉。—《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
郢王妃郭氏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十一月初一日,郢王朱栋去世,年仅27岁,赐谥曰靖。
朱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二十四子,生母惠妃刘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封郢王,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八月之国湖广安陆。
郢王妃郭氏,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之女。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二十九日,在安顿好郢靖王的丧事并确定自己并没有怀上遗腹子之后,郭王妃自杀殉葬。《明史》记录了王妃死前和宫人之间令人肝肠寸断的对话:
王薨逾月,妃恸哭曰:“未亡人无子,尚谁恃?”引镜写容付宫人,曰:“俟诸女长,令识母。”遂自经。—《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郭氏和郢靖王有三个年幼的女儿,从她画下自己容貌的举动来看,这位郢王妃是万分舍不得孩子的。可她没有儿子,哪怕她是勋贵之女,哪怕她还有三个女儿需要照顾, 等待她的只有一条死路。
郢靖王墓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唐王妃高氏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初一日,唐王朱琼烃去世,年仅21岁,赐谥曰靖。
朱琼烃,唐定王朱桱嫡长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孙,生母唐定王妃吴氏(黔国威毅公吴复孙女),封国在河南南阳。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嗣封,是明代第二任唐王。
唐王妃高氏,汝州郏县人高盘之女。高氏其实只是被选为了唐王妃,由于朝廷尚未颁册,因此尚未过门。现在唐王突然去世,对于高氏及其家族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由于其尴尬的身份,高氏既不能搬到王府居住,也不会再有人娶她。那她只能殉葬,为家族换取最大的利益。
初选汝州郏县人高盘女为王妃,未颁册而薨,女闻之自经。上嘉其志节,特命追封唐王妃,赐祭治丧葬悉如礼。—《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二》
罗山王妃张氏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六月二十三日,罗山王朱有熼去世,年仅21岁,赐谥曰悼惠。
朱有熼,周定王朱橚第十三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孙。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九月册封为罗山王。
罗山王妃张氏,致仕指挥佥事张政次女,宣德二年九月册封为罗山王妃。朱有熼无嗣,张氏遂成为宗室中首位殉葬的郡王妃,朝廷特赐谥曰贞烈。
王无子,其妃张氏自经。周王有燉以闻,赐谥贞烈。—《明宣宗实录卷五十五》
蜀王妃李氏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九月十五日,蜀王朱友堉去世,年仅26岁,赐谥曰靖。
朱友堉,蜀悼庄世子朱悦燫嫡长子,蜀献王朱椿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蜀悼庄世子妃刘氏(左都督刘贞孙女)。其父朱悦燫早逝,因此在祖父去世后,朱友堉在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以蜀府嫡长孙的身份袭封蜀王。
蜀王妃李氏,成都中护卫千户李昇之女,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四月册为蜀王妃。朱友堉去世之时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乎包括李氏在内的王妃、侍姬全部殉葬。
王薨,妃李氏、侍姬黄氏皆自经。事闻,俱赐祭,命有司治坟,赠黄氏为王夫人。—《明宣宗实录卷八十三》
成都蜀僖王陵(朱友堉之弟)
卫王妃杨氏
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十月二十九日,卫王朱瞻埏去世,年仅22岁,赐谥曰恭。
朱瞻埏,仁宗昭皇帝朱高炽第十子,太宗文皇帝朱棣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肃恭贵妃郭氏(武定侯郭英孙女)。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册封为卫王,因身体较弱,一直留在京城未曾就藩。
卫王妃杨氏,东城兵马指挥杨顺之女,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七月册封为卫王妃。卫王无嗣国除,杨氏也在朱瞻埏死后一个月自尽殉葬。
王薨,妃哀痛自经。上闻讣,遣中官致祭。谥曰贞烈,与王合葬。—《明英宗实录卷四十八》
周王妃巩氏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五月二十七日,周王朱有燉去世,享年61岁,赐谥曰宪。
朱有燉,周定王朱橚嫡长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孙,生母周定王妃冯氏(宋国公冯胜之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三月册封为周世子,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十月袭封周王。
朱有燉的原配是兵马指挥使吕贵之女吕氏,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二月册封为周世子妃,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四月去世。周王继妃巩氏,良家子,入王府侍奉朱有燉多年以后得以进封王妃。
庚子,周王有燉奏:“妃位久虚,无以相祀事。宫人巩氏由良家子入宫已久。能执妇道,请册为妃。”从之。—《明宣宗实录卷十七》
其实朱有燉在临终之前曾经上奏朝廷,希望在他死后王妃及夫人不必殉葬。然而不知是圣旨来得迟,还是周宪王说一套做一套,包括王妃巩氏,王夫人施氏、欧氏、陈氏、韩氏、张氏、李氏都在六月十九日自尽殉葬。朝廷统一为她们赐谥曰贞顺,葬以一品之礼。
潭柘寺白塔,相传为越王朱瞻墉所修
越王妃吴氏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六月二十六日,越王朱瞻墉去世,享年35岁,赐谥曰靖。
朱瞻墉,仁宗昭皇帝朱高炽第三子(嫡次子),太宗文皇帝朱棣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册封为越王,封国浙江衢州,然而却始终没有之国。作为仁宗嫡次子,越王在宣宗仅有两个未成年儿子的时候不去衢州就藩,很明显是被朝廷作为备胎留在京师。
越王妃吴氏,南城兵马指挥吴昇之女,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闰四月册封为越王妃。和之前几位亲王妃在无嗣亲王去世一个月以后才自尽不同,吴氏在六月二十六日当天便殉葬,而且皇帝还特地辍朝一日,不知其中有何隐情。
至是王薨,妃以死徇。上闻讣,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致祭,谥曰贞惠,命有司营葬。—《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六》
河阴王妃巩氏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五月初七日,河阴王朱子壜去世,年仅21岁,赐谥曰怀僖。
朱子壜,周简王朱有爝第五子,周定王朱橚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李氏。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九月册封为河阴王。
河阴王妃巩氏,南城兵马副指挥巩郁之女,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册封为河阴王妃。和之前无嗣除国的亲王、郡王不同,河阴怀僖王有一个名叫朱同镳的庶子,时年两岁。因此巩氏作为嫡母为何还要殉葬,颇为令人不解。
王薨,妃亦自尽。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谥王曰怀僖,妃曰贞肃。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四》
赵简王朱高燧剧照
赵王妃邵氏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七月二十六日,赵王朱瞻塙去世,享年43岁,赐谥曰惠。
朱瞻塙,赵简王朱高燧次子,太宗文皇帝朱棣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赵简王继妃翁氏。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册封为安阳王,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七月袭封赵王。
朱瞻塙的原配是赵府典仪副王约之女王氏,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正月册封为安阳王妃,宣德八年(公元1431年)十月进封赵王妃,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四月去世。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北城兵马指挥邵全之女邵氏册封为赵王继妃。
从史书记载来看,包括赵世子朱祁镃在内的众多赵惠王之子,都是王氏所生的嫡子。因此邵氏这位继妃到底是不是被逼殉葬,恐怕都不用打一个问号,
讣闻,辍视朝三日,谥曰惠。遣官祭,命有司营葬。王继妃邵氏自缢以从,谥曰贞顺。—《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三·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一》
免于殉葬的王妃们
通过上文的梳理,明初王妃殉葬,除了一些特殊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亲王、郡王无嗣或王妃本人无子。但是这并不是一条铁律,因为还有一些特例,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原因。
安王妃徐氏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八月二十九日,安王朱楹在封国平凉去世,享年35岁,赐谥曰惠。
朱楹,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二十二子,生母不详。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册封为安王,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十月之国陕西平凉。
安王妃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第三女,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册封为安王妃。安惠王无嗣,如果参考三年前去世的郢王朱栋,则徐妃理应殉葬。然而这位安惠王妃的长姐,是当朝皇帝朱棣的皇后。虽然永乐十五年的时候徐皇后已经去世了十年了,但是徐妃还是因此逃过一劫,一直到三十多年后的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才去世。
己未,安惠王妃徐氏薨。妃,中山武宁王达之女。—《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九》
徐达剧照
秦王妃张氏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初七日,秦王朱志均去世,年仅24岁,赐谥曰怀。
朱志均,秦隐王朱尚炳庶长子,秦愍王朱樉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册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秦王。
秦王妃张氏,陕西都指挥张麟之女,宣德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被册封为秦王妃。然而当正、副使丰城侯李贤和右副都御史李素抵达西安之时,却尴尬地发现秦王已死。但是张氏并没有像上文的唐王妃高氏一样自尽殉葬,而是一直活到了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十二月。
壬戌,秦怀王妃张氏薨。妃,陕西都指挥麟之女。宣德丙午册立为王妃,至是薨。讣闻,赐祭葬如制。—《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二》
梁王妃魏氏
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月二十四日,梁王朱瞻垍去世,享年30岁,赐谥曰庄。
朱瞻垍,仁宗昭皇帝朱高炽第九子,太宗文皇帝朱棣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肃恭贵妃郭氏(武定侯郭英孙女)。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册封为梁王,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八月之国湖广安陆。
朱瞻垍的原配纪氏是安庆卫指挥纪詹之女,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九月册封为梁王妃,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六月去世。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六月,襄阳县民魏亨之女魏氏册封为梁王继妃。
对于明朝皇族来说,安陆真不是个吉利的封国。此前的郢王朱栋无嗣除国,而梁王同样无嗣除国。朱瞻垍有两个女儿,但却都不是魏氏所生。然而,继妃魏氏却并没有殉葬,反而一直活到了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才去世。
梁庄王墓出土文物
楚王妃傅氏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三月初十日,楚王朱季堄去世,享年31岁,赐谥曰宪。
朱季堄,楚庄王朱孟烷庶长子,楚昭王朱桢之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孙,生母诸氏。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册封为武陵王,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四月进封楚王。
楚王妃傅氏,楚府典簿傅凤之女,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闰六月册封为武陵王妃,正统五年进封楚王妃。朱季堄无嗣,楚王之位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由其弟黔阳王朱季埱袭封。而傅氏,一直活到了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七月。
辛卯,楚宪王妃傅氏薨。妃,本府致仕典簿凤之女。正统戊午册为武陵王妃,己未进册楚王妃。至是薨。讣闻,赐祭葬如制。—《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
结语:通过本文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明初皇室的殉葬之风,确实影响到了宗室,但也并非一概而论。如果说安王妃徐氏的免于殉葬,还是凭借她皇后之妹身份的话。那么并无背景的秦王妃张氏、梁王妃魏氏、楚王妃傅氏等人却也并未殉葬,依然活得好好的。
撇开可以确定被逼殉葬的“赵敏”,以及颇有古怪的郢王妃郭氏、越王妃吴氏,其他殉葬的王妃们可能真心认为这是一项美德,当然事后朝廷确实也对她们进行了褒奖。但是真的硬挺着不愿意殉葬,从张氏、魏氏等人的际遇来看,似乎也并没有人将她们逼死。
朱元璋恢复殉葬,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后妃干政,二是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年轻,生怕会有不才之事。至于明英宗之所以会废除殉葬,也并非他有多么仁慈,他在复辟之后逼着弟弟景泰帝后宫殉葬之时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生母并非皇后钱氏,而是贵妃周氏。倘若英宗仍然坚持后宫殉葬,那么是殉钱皇后还是周贵妃?朱祁镇尸骨未寒之时,宫中只怕就要祸起萧墙。
可怜皇宫中的勾心斗角,却让众多原本不必殉葬的王妃们甘心赴死,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