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隋朝外戚李渊所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李渊带兵击溃唐军,直逼京都,灭隋,建立新兴的唐朝。唐朝统治期间,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共统治了二百八十九年。在唐朝统治期间,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统治。
这期间,唐朝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稳定。但后来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扰乱朝纲、破坏国家统治的事情。但后来又经过了几个盛世统治,国势逐渐稳定并走上正轨,稳定了唐朝的统治根基,为唐朝的长久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
唐朝善于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在经济、社会、文化、艺术上都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颜真卿,吴道子,李龟年等。
由此观之,唐诗可谓是人才济济。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商品经济发达,多个临藩国家前来觐见,唐朝可谓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一、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特点。
什么是第举子?
第举子,通俗来说就是未中第的举子。这就必不可少的需要说到科举了,科举的大致流程是: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举子排在第三位。举人就是举子,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也将其称作“秋闱”。
乡试第一名名叫谢元,二至十名叫亚元。中举人者可以直接为官,当然官位不会太高,比如知县等地方官职等。由此观之,第举子就是未能通过乡试的举人。乡试在较前两轮考试而是更加难的,所以举子们未能通过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自然是会更加严格的。
由此,举子排在童生、秀才之前,地位略高,在贡生、进士之后,地位又显得略低。所以,举子这个地位才是略显尴尬,想要更进一步为国家效力,但却无能为力。
第举子不断增加同科举制度有关吗?
首先,科举制度是早就存在了的,但主要是在隋朝兴起和发展的,而后到了唐朝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巩固和完善。科举考试有两种种类,分别是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都会举行的叫做常科,所以也相对于机会更多,考中的机会也更多,而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叫做制科。
在常科的下面,还分为了生徒和乡贡。生徒是出自于中央的国子监弘文馆到地方州县学的学生,乡贡则是自学成才的贫苦人家之子,通过“投牒自举”,再通过相关考试以后才能够参加常科考试的学子。其中的考试科目更是繁多复杂,但最重要的还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时人更使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的感叹。但两种进士还是有着不同之处的,后来出现的进士是经过殿试而被选拔出来的,从质量素质上就不是普通常科所能达到的。所以出现了较为粗略潦草的殿试,但这时的殿试也只是偶然为之,还并未形成制度规模。
在那之后,在常科考试中考中的人就被称为“进士及第”,时人称之为“登龙门”。人们为了庆祝考试成功圆满,就会举行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在那时,众多的达官贵人都会来到这里来玩耍,好不热闹,甚至有时皇帝都会来观看各种活动。所以在当时的唐朝,科举制度是十分盛行的,人们也是以家中子弟是否中举为攀比之资。
科举好似鲤鱼跃龙门:
古代民间传说,鲤跃龙门,这个道理同参加科举考试一朝麻雀变凤凰是一样的道理。相传在古时由于黄河水十分浑浊,水质不好,这其中只有奈浊水的鲤鱼可以生存下来,鲤鱼的鳞片又是金黄色的。在瀑布以上,又因为水流湍急,没有什么鱼类可以跃过去,古代的人们就幻想鲤鱼可以跃过去,然后化成龙飞过去。
这个故事经常用来比喻人们通过不懈的拼搏奋进最终成功实现梦想的故事。后在科举兴起之后,也常被用于比喻科举考试中举,这在人们心中鲤鱼跃龙门,科举考试中举也变得更加神圣。这到后来也成为了人们祈盼学习工作高升的美好寄望,尤其指那些靠读书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读书子弟,更是一种幸运、成功的象征。
二、为何屡败还要坚持屡战?
参加科考的人有哪些?
要明确的知道科举考试有哪些人参加,就要先知道科举考试是因何而创设,为何得以发展?不断在对唐朝的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中,从中找出众多现实经验和教训,以此来完善其自身。
最开始,唐朝的科举制度是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早在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科举制度主要是为封建国家选取官员人才的制度,在春秋时期主要是世卿世禄制,所以在当时官员主要是由大家世族所垄断。
直到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士”的不断兴起和壮大活跃,通过大臣荐举的制度也开始不断兴起,而后成为了逐渐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太学的不断建立,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专业系统的学习场所。因此,就算是一般的平民子弟也可以通过察举制度和在太学中学习而获得官职。
太学的不断开放和自举制度的不断兴起,都成为了一般平民被选举任官成为可能。由此,在唐朝,不论是高官士族的子弟,还是一般平民的子弟,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参加科考的要求降低了,参加科考的人就增多了,这就促使科举考试的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促使第举子逐渐增多:
在经过了春秋、魏晋南北朝、两汉时期等时期的过渡,终于在隋朝开始,官吏的选拔不再受到门第的限制,各级官员都由中央统一选拔。朝廷的选官制度不断变得公开透明,形成了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才学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成为了封建社会为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这满足了国家的统治需要,不断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官员选拔制度。
第举子为何会越挫越勇?
首先,想要成为举子在古代已经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贫苦人家的子弟,学习环境艰苦,生活清苦。一家人就盼望着能够高中以光耀门楣。所以,第举子就算落第一次也不会放弃,更有甚的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四五十岁。著名的故事范进中举就可以用来解释此出处。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写的一篇讽刺小说。讲的主要就是范进在参加了无数次的乡试之后终于重了举人,然而范进却因科举考试而喜极而疯的故事在范进中举后岳丈、乡绅和邻居的态度转变来看,但是社会的趋炎附势,好官名利禄的可耻社会风气。
科举制虽然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考试制度的死板性和呆板性。考试内容的固定性,都让学子们醉心于科举考试,只知道死读书,不懂变通创新,最终只能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风尚中泯灭。社会的不公平让出身贫苦的学子只能抓住科举考试这颗救命稻草,只求有朝一日高中以做官。这也极大的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极端黑暗和选官制度的腐朽落后。
作为一个学子,不是为国家政治忧思,而是只想着自己出人头地,一朝麻雀变凤凰。这都体现着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将科考为国家人才的目的变质,使国家人才凋敝,真正有才之人不得重用,而昏庸无用,只知死读书的穷酸学子成为了国家官员。
结语:
由上可知,唐代的落第举子是非常多的,多是出自于一般平民百姓家的穷苦学子,无权无势,读书就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俗语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读死书”。只要一个家庭的孩子可以高中,那么一个村镇都会跟着沾光,趾高气扬。这也得益于唐朝的科考制度,不再沿用察举和举荐的选官制度,这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由此,在当时的处境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只能靠读书,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们只能紧紧抓住这颗救命稻草,才能在被封建地主压迫,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才能拯救自己与水火之中。所以,不论失败了多少次,他们仍然不愿放弃,不愿放弃这一线生机。
考上秀才已经是比较了不起的,只要能再努力一把,说不定就能考上举人当官,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所以,就算是落第举子,也不愿轻易放弃,屡战屡败。这也是后来科举取士逐渐成为官吏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人学子也获得了更大的政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