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著名女词人,她的词时而婉转,时而激昂,她的才华胜过千万个男儿。
可是李清照的一生过得很不如意,可以说是半生甜蜜,半生凄凉。
公元 1084 年,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父亲李格非师从大词人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夫子。
岀生在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家中藏有大量的书籍,幼年时的李清照就饱读诗书,过目不忘。
李格非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很有些开明思想,他不反对女儿读书写诗,经常和她探讨文学。
李清照在父亲的栽培下,博古通今,下笔千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把小儿女的百转千折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可谓天资聪颖,妙语连珠。
李清照的才名引来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他们都想见一下这个才华了得的奇女子。
可李清照心气极高,她不喜欢刻意讨好谁,她只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
公元 1101 年,李清照如愿地嫁给了心爱的赵明诚。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是李清照在新婚燕尔的时候,写给丈夫赵明诚的词,她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比冀双飞,白头偕老。
结婚两年后,赵明诚学业结束,进入了仕途,他有了自己的俸禄。
赵明诚虽然进入仕途,但他性格恬静,不喜功名,只爱古董。
李清照也喜爱古董收藏,只要丈夫看中的古董,哪怕一掷千金,也要搞到手。
赵明诚并非富豪之家,有时候卖家岀价过高,李清照就算是当了首饰,也要完成丈夫的心愿。
李清照是一个生活非常精致的女人,但她为了收集古董,常常过年不添新衣,与丈夫节俭度日。
除了收藏喜欢的古董外,李清照还经常与丈夫赵明诚斗词,谁输了,谁就要饮上一大碗茶。
结果常常是赵明诚把肚子都快要撑破了,李清照则在一旁咯咯地笑着。
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赵明诚也对妻子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是李清照最快乐,最幸福的岁月了。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长不了,此时的北宋内有党争,外有金兵。
终于有一天,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就在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在这次新旧党争中被获罪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5,因此被除去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
同年9月,宋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李格非名列第26位,失去了所有的官职。
就在李清照父亲遭难之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升任尚书右丞,继而又升为尚书左丞。
李清照为了救助自己的父亲,她曾经写诗给公公赵挺之,可是此信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自古官场无亲情,李格非是皇上点名的罪臣,谁敢为他出头,就算是亲家也只能䄂手旁观。
李清照才学出众,词写得好,但她不懂官场,在这方面,她太幼稚了。
被罢免官职的李格非只好携家眷回到老家。
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随着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作为元祐党人,其罪名株连到女儿李清照的身上。
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朝廷禁止元祐党人的子弟居在京都。
过了不久,朝廷又禁止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
崇宁三年(1104年),尚书省勘查元祐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皆令在外居住。
在朝廷的逼迫下,李清照不得不离开京都,回到了原籍,一对恩爱夫妻忍痛作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在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不在家时,寂寞的李清照写下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丈夫只是小别,李清照就思念不己,而今却要长期分离,李清照心中的苦涩化为了千古绝唱。
身在原籍,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写下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一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念无穷无尽,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李清照在寂寞中等待着夫妻重逢的那一刻……
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赵挺之素来与蔡京不和,他屡次谴责蔡京的奸恶之行,想要辞职回避。
为了躲避是非,赵挺之称病请求辞去右仆射之职。
谁知道,过了半年多之后,在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被罢相,赵挺之又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而且,此时的朝廷毁去《元祐党人碑》,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除去了罪名,成了“监庙差遣”,李清照随之结束了她与丈夫分离的日子,返回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夫妻团聚自然喜极而泣,但是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复相,这一次赵家倒霉了。
同年3月,赵挺之被罢去右仆射后,不久后郁郁而终。
赵挺之死了,蔡京依然不肯放过赵家人,在他的诬陷下,赵家大小亲眷都下了狱。
后来,赵家人等虽然得到了释免,但家道败落,主心骨赵挺之死了,赵明诚的官也没了。
这下子赵家无法再在京都呆下去了,李清照也跟随她丈夫一家,回到了青州的赵氏的私宅中生活。
在青州,李清照将其居室命名为“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青州虽然没有京都繁华,但夫妻二人你浓我浓,一起探讨金石古董,写词作赋,倒也其乐融融。
经历过官场黑暗的赵明诚不想再入仕途,李清照也不想让丈夫再陷泥潭。
他们愿意一生一世生活在青州,做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然而,赵明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十年之后,朝廷又让他调任外地为官。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赵明诚无奈地又与李清照两地分居,算算他们夫妻二人自婚后聚少离多,悲大于喜。
由于宋徽宗长期放任自流,不理政事,朝廷上奸臣当道,朝廷外金兵入侵。
在这个危难时刻,李清照为了保护古董,千里迢迢追寻丈夫赵明诚。
不曾想到,李清照引以为荣的丈夫赵明诚竟然弃城而逃。
李清照找到赵明诚的时候,赵明诚已经昏迷,等他醒来之后,解释说是自己舍不得多年收藏的古董,这才乘着夜色弃城而逃。
为了那些身外之物居然弃城中百姓不顾,李清照心中很失望,也很伤感。
赵明诚只是一个书呆子,他没有大局观念,根本不能做官。
“誓与金石共存亡”
在赵明诚心中古董就是他的命,他为了它们什么都顾不得了。
纵然赵明诚弃城而逃,让李清照很失望,但她还是爱着这个男人的。
当时有些人别有用心地污蔑赵明诚,说他用收藏古董通敌卖国。
李清照听到后怒不可遏,她决心把多年珍藏之物,全部上交给朝廷。
可是当时的高宗皇帝四处躲避金兵追杀,朝廷上下自顾不瑕,谁有心思查明真相,接见李清照。
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到处寻找朝廷重臣,可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公元1129年,赵明诚患病卒于建康(今南京) ,无人无女的李清照欲哭无泪。
孤苦无依的李清照生处乱世,夫家,娘家皆败落,她累了,累的想找个人靠一靠。
凄苦的李清照投奔了她的弟弟,可弟弟的处境也不好,贫病交加的李清照遇到了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
张汝舟没有什么才华,甚至可以说是俗气的,但他对李清照细心体贴,好语安慰。
李清照毕竟是个女人,她饱受离乱之苦,现在有个男人来关心她,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李清照决定再嫁张汝舟,这个决定让她后悔一生。
张汝舟之所以接近李清照不是爱慕她的才华,也不是怜惜她的孤苦,而是为了她手中的古董。
李清照历经战乱之苦,身边的古董己所剩无几,再说她要把古董献给朝廷,还赵明诚清白,又怎能交给张汝舟。
张汝舟见骗取古董无望,逐渐露出了真面目,他对李清照辱骂讽刺,甚至家暴。
李清照看清了张汝舟的丑恶嘴脸,她恨自己有眼无珠。
若是换成别的女人只能认命,可李清照不甘就此一生,她在寻找机会扳倒张汝舟,脱离苦海。
后来,李清照偶尔得知张汝舟假冒功名骗得官位,李清照决定向官府告发自己丈夫。
在宋代,朝廷规定“妻子只要检举丈夫,不论真假,都要入狱2年。”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很多女人因为不想做牢,而对丈夫的恶行听之任之。
李清照不是普通的女人,她宁愿入狱2年,也要控告张汝舟。
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忍辱偷生!
由于证据确凿,张汝舟只有低头认罪,而李清照则进了牢房。
幸而朝中有人相救,李清照只关不久就释放了,可此时的她满面苍桑,身体抱恙。
但是李清照的心中还是喜悦的,她摆脱了卑鄙的张汝舟,她重新获得了自由。
有一天,李清照遇到了一个邻家女孩,此女极其聪慧,诗词听过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李清照对这个小女孩极为喜爱,她想要收小女孩做学生,教她读书写词。
“不,我父亲说自古才女多薄命,我不要读书,我不要写词。”
小女孩说完,一溜烟跑了。
李清照眼神暗淡下去了,是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她的才华无人认可,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公元1155年,一代才女李清照,孤独地在西湖边死去了,这时候的她家徒四壁,无人守候在旁。
李清照一生无儿无女,颠簸流离,无枝可依,真是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