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神宗
——
朱翊钧
,是明朝的第
13
位君王,年号
万历
,幼年10岁登基,在位时间48年,58岁。
他是明朝时期
当政最久
的一位皇帝,也是
“怠政”
的典型例子。在他当朝的时期,加起来有30年,不上
朝堂
,不见
朝臣
。
朱翊钧不是
明穆宗
的长子,而是
第三个
儿子,但他前面两个哥哥都早夭,所以按顺序朱翊钧被立为
太子
,虽然明穆宗并不看好朱翊钧这个孙子,但是没办法,他的父亲,母亲给了他足够的宠爱。但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隆庆六年,先帝
驾崩
,朱翊钧被迫结束了童年生活。
当时的朱翊钧才有
十岁
,读书都不足三个月,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被推上了
统治者
的位置。十岁的朱翊钧成为了皇帝,他牵着两宫太后的手。一步一步的走进庄严的
大殿
,在满地跪求着的大臣,
山呼万岁
的声音中,他缓缓坐到了象征权力的龙椅上,努力的克制着因为紧张而颤抖不已的小手。
他努力让自己不那么
慌张
,看着大臣们眼中的
神色
,很多年之后,他才知道那个神色叫
轻蔑
与
担忧
。
十年
间
,朱翊钧都在不断地
学习
,所幸
李太后
照顾他,朝堂上的事情,有
张居正
帮忙,所以朱翊钧但是主要生活就是学习,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朱翊钧是明代中期
文化素养
最高的一个皇帝,为了让朱翊钧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所以张居正把上朝的
规则
改了一下。朱翊钧学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日讲
和
经筵
,日讲就像我们今天平常一样的上课,经筵就是政治性学习。
古代的
皇帝
一般读书都很
用功
,朱翊钧也不例外,他一般
天不亮
就得起床,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开始一天
繁重
的功课。
首先,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然后背诵儒家的
经典书籍
,接着在学习怎样
批阅奏章
,这个过程中一般都有臣子陪着,
书法
更是重中之重,由于李太后的启蒙教育,朱翊钧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最后时间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就聊一聊历史,吸取古代王朝
更迭
的教训,这就是日讲的一天流程。
经筵
会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大的
课题
,张居正会找几个资深
专家
,或者是朝中大臣,或者是民间学识颇高的
大儒
,在讲课得老师讲完课之后,大家要
各抒己
见
,针对这个题目展开激烈的讨论。
张居正亲自为朱翊钧做了一本类似今天
错题集
的集册,上面有他专门针对朱翊钧
编纂
的教材,里面有古代君王
得失
,临摹的
字帖
,大明的地图。
朱翊钧虽然是一个
皇帝
,但他也只是一个
小孩子
,有时候天气太热了,或者下大雨了,他就想休息一下,但张居正毕竟是皇帝的老师,会出面干预,让小皇帝
乖乖读书
。除了张居正,李太后对小皇帝也十分上心,每天她都
亲自
来叫醒朱翊钧,送他去上课,课后检查他的作业。
在如此高规格的学习下,朱翊钧
勤勤勉勉
的学习了整整十年,这样一个人,
文化素养
怎么会不高呢?大臣太后,张居正
精心
培养出来的朱翊钧,一派
英主气象
。
但这样一位
勤勉
的皇帝,
为什么
后面几十年
不上朝
呢?甚至连大臣都不见。
其实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童年,对于他以后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朱翊钧每天
如履薄冰
,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所以当他有了自己的势力,有了飞翔的资本之后,他就
放飞自我
。
但其实不难发现,这与遗传有关,他的祖父被哪一个不是
好色之徒
?并且从小的教育让他已经习惯了学习为主,理政为辅,他已经习惯了照着手里的
“小抄”
来发号施令。
结语:
并且历史上记载,朱翊钧
身体素质
不行,在他25岁的时候,身体居然出现了
头晕眼花
,全身乏力的
迹象
和
隆庆
晚年非常相似。所以,朱翊钧后来的几十年,不上朝堂,不见朝臣,除了天性好色,喜欢
作乐
以外,还有明朝制度的一定影响。
毕竟每天朝臣上奏的字数多达
几万字
,是个人都
受不了
,他的身体逐渐
恶化
,导致他不愿上朝理政。
封建王朝
虽然天下大权掌握在
君主
的手里,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每天要考虑
国家大事
,每夜
纵情声色
,这样长此以往,身子早就受不了了,所以一般皇帝往往很
短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