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司马光之问:求平等还是要平衡?现代高考分省录取,古代科举是怎么解决的

司马光之问:求平等还是要平衡?现代高考分省录取,古代科举是怎么解决的

这么多年的全国高考,你说,应该是“平等”更优先,还是“平衡”更优先?

当年,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了科举的事打嘴仗,也是争这道选择题。

司马光认为,科举考试这玩意,公平性是第二位的,政治平衡才是首要任务,应该把进士的录取名额,按各地区分配下去;欧阳修则针锋相对,主张教育公平才是最重要的,不问东西南北,全国统一录取,“唯才是择”。

耐人寻味的是,司马光生在河南、祖籍山西,在陕西入仕,是地道北方人;欧阳修生在四川、祖籍江西、长在湖北,妥妥南方人一枚。

那么当年的大宋朝,南北差异大吗?

当然大,而且大得离谱。

后世学者抽取了北宋的9630名进士,发现地区分布极为悬殊:

南方人多达9164名,占到了95.2%,尤其是东南五路(即今天浙江、福建、江西、苏南、皖南一带),出了7038人,占比超过73%。像欧阳修的老家江西吉安,就是超级教育高地,后世所谓“进士之乡”,民间有“三千进士冠华夏”的说法。

出身决定观念,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司马光和欧阳修各自的主张,应该说,都是出于公心,但不自觉的,各自代表了南北士人的利益诉求。

司马光所谓“西北近虏,士要笼络”,欧阳修所谓“四方如一,人自无言”,他俩都有道理,不过两宋三百多年,总体还是偏向欧阳修这边,在进士录取上不分省区,全国统录,这才有了上面说的,南北进士录取数的巨大差距。

当然,为了兼顾政治平衡,唐宋时期在举人名额上,采取了分地区配置定额的做法。

大概说来,乡试是由各地方州路组织的,中榜者被称为举人,就获得了参加全国会试,考取进士的资格。

拿高考做个类比,唐宋时期的政策,就好比说,规定各省区参加高考的人数限额(举人数),但是在高考录取时(考取进士),则打破地域限制,统一录取。

这么一来,其实是在入口上,给北方地区政策倾斜了,因为那些边远州路,实际上获得了和教育强省差不多的考生名额。不过在出口上,南方考生太牛掰,占了九成以上的录取名额,那就没办法了。

今天看宋朝的科举制度,不能说它失败,因为毕竟开创了一个文化和科技的盛世,而只是说,它在地区政治平衡上,做得很不好,太偏“南”了。

真正在录取阶段,也要划分配额的,是元朝。

元仁宗恢复科举时,规定全国各省区,乡试共选拔人员300人,获得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其中硬性要求: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75人;会试录取进士100人,四个族群各25人。实际上,南人就是原南宋境内的汉族民众,和北方“汉人”是同族,这么一来,也就相当于,汉族考生按地域,南北分区录取了。

真正开始分地区实行定额录取的,是明朝。

话说大明洪武30年,也就是公元1397年,会试结果开榜,录取了52人,竟然全是南方人,其中状元是福建闽侯人。这就有点政治不正确了,你让北方考生怎么想呢?尤其这一届的主考官,他还是湖南人,那你们是不是故意的,联手打压我们北方人哪?要是继续深究的话,那皇帝还是安徽凤阳人呢,也算是南方人,定都金陵也在南方,你们会不会……这话就不能再往下说了。

皇帝朱元璋于是下令复查,可惜这位湖南老学究、主考官刘三吾不懂得揣摩领导真实意图,居然维持原判不变!?

老朱当然大怒,下令处死了考官和那位倒霉的福建状元郎,老刘因年老免死,但也被革职充军。后来皇帝亲自阅卷,重新发榜,录了61人,其中包括55名北方人和6位四川人。这就是血腥而又黑色幽默的“南北榜”案。

这事就算是一根刺,扎在大明王朝心口窝了。

后来从建文帝元年,到永乐帝22年,期间一共开了9榜进士,东南地区的江、浙、闽、赣、湖广等省,考中1621名;西南的云、桂、贵、川等省,出了92名;而北方的直隶地区,加上冀、鲁、豫、晋、陕等省,一共才考中225人,占比只有可怜的11.6%,各省平均人数,更是只有东南各省的1/6,好不惨淡。

这玩意儿可真动摇国本了。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治需要,当年定下的组织原则是“南北更调”,也就是地方行政首长必须按照籍贯,南北交叉任职,这个制度后来不断完善,官员不但要异地任职,而且严禁异地娶妻和购房,以防止利益勾连和腐败。北方人考不上科举,也就入不了仕途,那如何“南北更调”,怎能稳固大明江山呢?

那就从入口和出口,同时想办法。

在入口上,按照明仁宗时代(1425年)的构想,各省区乡试录取的举人数,也就是获得进京会试资格的考生人数,名额限定如下:

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江苏、安徽、上海):80人;

北京国子监及北直隶(河北、天津,兼山东、河南一小部):50人;

湖广(湖南、湖北,兼河南一小部):40人;

广东:40人;

河南:35人;

四川:35人;

陕西:30人;

山西:30人;

山东:30人;

广西:20人;

云南:10人;

交趾(越南北部):10人

贵州:不单列,考生并入湖广行省参加考试。

以上未全部开列,但已经可以看出,北方考生的占比,相对之前的“高考”成绩来说,算是照顾了。比如,北直隶+河南的举人定额,就超过了人才荟萃的南直隶。

明朝的南直隶地区

在出口上,会试录取名额100人,必须按籍贯划分,南方60人、北方40人,是为“南北榜”。后来为了照顾皇帝老家和西南边远地区,把凤阳及周边州县加上云、贵、川、桂四省,单独出一个“中榜”,给10个名额。也就是说,每届录取的进士中:

南方人占55%;

北方人占35%;

凤阳周边和云、贵、川、桂四省,占10%。

当然了,政策也要与时俱进,实际操作中,这个定额其实是动态的。据统计,实际录取时,南方省份的比例,一般会略高于这个限额,也就是说,北方人实际上考不到35%。

到大明景泰七年(1456年),入口处的名额分配,也有了很大变动,规定各省向解送的举人限额为:

南直隶、北直隶:各135人;

江西:95人;

福建、浙江:各90人;

湖广、广东:各85人;

河南:80人;

山东:75人;

四川:70人;

山西、陕西:各65人;

广西:55人

云南(含贵州):30人。

因为南、北两京的国子监,收录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实际上都是南方人占优势,所以算下来,北方考生的比例,是大幅下降的。这也算是高层的一次政策回调。

北京国子监

这套制度修修补补,一直沿用到清朝初年。

到了康熙51年(1712年),因为南北榜还是太粗放,有些边远省份,例如云、贵、桂等,常年考不中进士,干脆继续细分,改成了和今天高考差不多的分省录取制。这个政策在当年,也不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引用乾隆皇帝的话来说就是:

各省文风高下,各不相齐。

(全国统一录取)势必至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

边省小省或竟至一名不中,

殊非就地取材之意。

说白了,乾隆和司马光一样,还是坚持政治平衡要优先于教育公平,一旦全国统录,那么进士圈里,又是江浙人的天下了,官僚系统就容易失衡。

而照顾边远落后地区、推动“共同富裕”,也实在很有必要。

比如分省录取之前,明朝自洪武至正统年间,72年开了22榜进士,贵州一个也没有,云南只有8人,换句话说,平均9年,才出1位滇籍进士,相比东南膏腴之地,“一门九进士,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实际上,是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和平衡发展的。

而康熙朝之后,分省录取的原则,大致上是每5名举人录取1名进士,因此说,只要举人名额分配得当,是可以做到既择优录取,又兼顾地区平衡的。

同时,分区定额还成了一种很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各省官员,积极向朝廷争取会试定额,也就是举人名额;地方州县官员,则向省里争取乡试定额,也就是秀才名额,这成了对当地文教水平和长官政绩的客观评价指标之一。

我们今天的高考录取,除了普通批次外,还有各种提前批和专项计划。在清朝,则要求地方各省,在总额之内,必须划出专额,定向投放各省的边远落后地区,这就在全国平衡之外,又进一步照顾了地区发展的内部平衡,有点像现代高考的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以福建省为例,全省举人名额85人,必须投放“台字号”计划2名,给台湾考生,到咸丰年间,甚至增加到了6人。因为路途不便,台籍考生来省城福州参加乡试,还可以享受“官送”待遇,不用担心路费。从乾隆皇帝开始,如果某届考生中,台籍考生考中举人达到10名以上,则至少保证,会试要录取进士1名。

台北孔庙

很明显,这些举措是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台湾,但是台籍考生冒险渡海,来大陆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就没有中断过,直到1905年科举废除,这种文化联系才宣告中止。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我要说的,主要观点有三个:

第一,科举考试不等同于现代高考,但是,二者有三个共同点:

社会精英最重要的上升通道之一

社会治理最有效的调节手段之一

全社会热切关注的一种价值认同

因此,科举和高考的制度设计,必须坚持公平原则,但不能仅仅关注公平,甚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还有更重要的优先因素。

将来的新高考改革,能不能全国一条线,统一录取?

道理也就在这里。

第二,一般来说,中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要考虑区域平衡,而顶尖层次的人才,往往更注重平等而非平衡。

就如现代高考,是分省计划;但考研考博,却是全国一条线(公共课),在此基调上,略做调节。

而科举发展到清代,会试录取名额是分省的,但是终极的殿试,原则上,皇帝可以不看籍贯,全凭考卷水平录皇榜。

比如光绪年间,江苏省会试录取定额为25人,但有清一代,在“发皇榜”的时候,江苏仅仅一甲进士,就有119人,占全国的34.8%;江苏苏州一个市,就出了26名状元,占清代状元总数的22.8%,比孔孟之乡山东(会试名额21人)全省的状元数(5人),还多5倍。

所以,假如你是清朝时的一个江苏人,与其抱怨说,会试时名额都照顾边远地区了,我辈生在教育强省,反而吃亏了等等,不如一鼓作气考到殿试,那里不论籍贯,任你争状元去。

这个道理,在今天其实也是存在的。

第三,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咱中国人其实更讲究“对等”。

好比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都很多,总有出去打拼挣钱养家的;也需要洒扫庭除,保持家园“貌美如花”的;肯定也有足不出户,照顾“老母亲”饮食起居、解决家人后顾之忧的。大家各尽本分,贡献值不会绝对均平,但都对家庭,做出了“对等”的贡献。

就说江苏和浙江吧,有清一代,联手贡献了将近60%的一甲进士;但是清朝还有武会试啊,有清一代,112名武状元,三分之一都是河北人,武探花、武榜眼的人数,河北也是全国第一。国家不能没有读书人,当然也不能缺少执剑人,大家各尽所长,对等贡献罢了。

这个道理,在今天也适用。

比如你让大美新疆,去和上海拼金融?那肯定追不上,几十年也追不上。但是新疆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又是上海没法比的。所以,哥哥姐姐挣了钱,给老母亲交“生活费”,老母亲要搞“转移支付”,补助给忙家务的弟妹们,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些道理,放到个人身上,其实也说得通。拿来看今天的高考,当然,也会有更多的感悟和决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地区,科举,考生,古代,欧阳修,南人,录取名额,司马光,考分,全国,故事传记,进士,科举,举人,欧阳修,司马光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科举,考生,古代,欧阳修,南人,录取名额,司马光,考分,全国,故事传记,进士,科举,举人,欧阳修,司马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科举,考生,古代,欧阳修,南人,录取名额,司马光,考分,全国,故事传记,进士,科举,举人,欧阳修,司马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