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这趟差,谁接谁死?!一名唐代基层公务员的突围之旅

这趟差,谁接谁死?!一名唐代基层公务员的突围之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提起这两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人们想到最多的往往是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误国,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管中窥豹,小小的荔枝似乎预示着: 再辉煌的王朝,一旦制度腐朽,统治者不思进取,只图享乐,那盛极必衰也是必然。正所谓:荔枝鲜,朽长安。

人们习惯于把关注点聚焦于“荔枝来”这一事实,但鲜有人穷根究底: 荔枝是如何来的?毕竟,这荔枝本是南方之物,究竟是如何到达长安城(今西安)的?在快递物流和保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自然不是一个问题。可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唐书·杨贵妃传》倒是有简要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杨贵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

史学家惜字如金的一笔带过,显然难以满足人们的好奇: 送到长安城的荔枝,究竟经历了什么?更准确地说,那些将荔枝送到长安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擅长写“历史可能性小说”的马伯庸新作《长安的荔枝》给出了答案。马伯庸以平视的视角,书写大唐“公务员”李善德为赶在杨贵妃诞辰前献上岭南荔枝,苦心优化“荔枝鲜”保鲜技术和物流运送的奇遇经历。

让人惊喜的是,从表面上看, 《长安的荔枝》写的是一个从九品小官如何将荔枝送到长安的故事,而背后展现的却是一个唐代基层公务员的突围之旅

既有职场突围,深陷上司和同僚做的局后,以局反局,在职场陷阱中博得一线生机;也有使命突围,拼命做事,以命相博,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有人生突围,坚守做人底线,不违初心,以对权贵的反抗获得内心的安宁,豁出命去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良知。

职场突围:以局反局,博得一线生机

事出反常必有妖。

开门见山,开篇即是高潮——在被上司灌酒之后,从九品小官上林署监事李善德稀里糊涂地接了一个自以为是美差的差事——荔枝使。

虽然这不是固定的官职而是因事临时设置的职务,也不涉及行政级别的调整,但毕竟是替皇上办事,携皇帝之威,自然是有些权力,许多事都可以便宜行事。 但既然是美差,为何会轮到李善德这样平时存在感不强的小人物身上呢?

原来,单纯又没有太多存在感的他落入了上司和同僚做的局:趁李善德上午告假看房不在的契机,上司和同僚愉快地决定把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并故意涂改,把运送“荔枝鲜”轻描淡写地说成是运送“荔枝煎”,让醉酒的李善德应承了差事。

与其说这是一个职场陷阱,不如说是“职场天坑”:“荔枝煎”与“荔枝鲜”,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把“荔枝煎”送到长安城并不是多难的事,而要把“荔枝鲜”,也就是新鲜的荔枝且还指定了是岭南的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岭南距长安路程5000多里,而荔枝从树上摘下来3天过后就会变质。就算有日行千里的龙驹,也绝无可能从五千里外的岭南把新鲜荔枝运到长安。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保鲜技术下,要让长安城的皇帝和贵妃吃上岭南的新鲜荔枝,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一注定完不成的皇命,不是什么肥差、美差,而是一道催命符,谁接谁死!

当李善德将他的这一差事告知自己的好友韩洄和杜甫时,钢铁直男韩洄直接让他和妻子和离——在命丧黄泉之前与妻子离婚,让妻子、孩子规避债务。只有这样,事发后才不会累及家人。

这样的主意,虽然残酷,但已是最好的结局。但杜甫给他讲了一个老兵的励志故事,让李善德置之死地而后生:“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自此,读者看到,深陷“职场天坑”的李善德,为了博得一线生机,为了家人,不得不以局反局,利用职场潜规则突围。他领悟到这些使职的要义,虽是临时差遣,不入正式官序,可因为是直接给圣人办事,下面无不凛然遵从。因此,他懂得携皇命以制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最能体现他运用官场规则以局反局、突出重围的例证则是: 在经历领导甩锅,职场踢皮球,做好的好方案被人抢功劳之后,他逐渐领悟到一些官场、职场潜规则的真谛——

“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事做不成,大家会拼命甩锅给你;事做成了,是大家的功劳,不是你自己的,只有在功劳簿上写上别人的名字,别人才会一起来抬轿子。

正是领悟了这一真谛,他口是心非地对处处给自己使绊子的一些人说好话,为的就是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好把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为此,他主动把保存、运送荔枝的方案献给了杨国忠,得到了权相的支持,后拿着杨国忠的令牌借力打力,消除障碍,畅行无阻。

使命突围:精于计算,以命相博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件事成万头秃。

毫无疑问,做事,主人翁李善德是认真的、靠谱的。这一点,小说中和他以利相交的商人苏谅的两段话很具有说服力:

“我接触过那么多大唐官员,没有一个像你这样的。 说你精明吧,你比他们都傻多了,傻到我都不忍心骗你;说你傻吧,你搞出这些名堂,我都没见过,回去跟其他商人一讲,个个都说好。

“你我虽然相识日短,而且是以利相交, 但和你一起做事,实在是舒服、踏实。一件件事情,分剖得明明白白,没有虚头。”

在笔者看来,这两段来自商人的评价,一是说明李善德做事的专业能力强,善于想办法攻破难题,二是说明李善德做事靠谱,有“求极致”的精神。这样的评价,是极其精准而公允的。

李善德是明算科出身(相当于现在的数学、财会专业),对数字极为敏感,且精与计算。这里的计算,不但是对数字的计算,也包含精准的计划、方案。

一个细节能体现出李善德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态度。在招福寺,为了让杨国忠相信自己有办法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 李善德借用招福寺的“影壁”向杨国忠作了详细的“汇报”:

他以词头为纲要,侃侃而谈,先谈荔枝转运的现状与困难,再一一摆出对策,配合三次试验详细解说,最后延伸开来,每一项措施所涉衙署、成本核算与转运程限。有时文字不够尽意,还现场画出格眼簿与舆地简图,两下比照,更为直观。

对这样的汇报,杨国忠的感受是什么呢? 他身边不乏文士,说起治国大略吹得天花乱坠,好似轻薄的绢帛漫天飞舞;而李善德讲得虽无文采,却像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杨国忠整个听下来,道理关通,论证严丝合缝,竟找不出什么破绽。

除了专业,李善德更令人敬佩的是做事的“求极致”。为了在绝境中拼出一条活路,李善德亲自下岭南实地寻找运送荔枝和最大程度保鲜的方案。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他终于设计出一套完善的运送、保鲜方案,解决了技术难题。为了让这些方案准确实施,他更是拼了命——接连七日,李善德日夜兼程,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陆驿站排查了一遍。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正是凭着精于计算的专业能力和拼命三郎的求极致精神,小人物李善德奇迹般地实现了使命突围,完成了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生突围:不违初心,敢于反抗世俗

李善德,人如其名,是善良有德行的人。尽管为了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也利用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潜规则,做了一些他自己不喜欢的事,但他的本心一直未变。正如他的妻子评价他的:“ 他这个人哪,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那么,李善德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呢?

他所珍视的东西,是对人的珍重,哪怕是低如尘埃的底层人物,他也以善良待之。低贱如林邑奴,从来只由主人打骂凌虐、讥笑羞辱,被当成一只会讲话的贱兽。只有李善德把他当人看,在聚会时给他酒喝,还称他为朋友。

李善德所珍视的东西,是对朋友的承诺。因杨国忠有交代,他无法兑现对一直支持自己的胡商苏谅的承诺——让苏谅的团队来报效荔枝运送之事,为此,尽管苏谅对他有误解,他依然悔愧交加,想办法弥补;他承诺要保护阿僮,保护她的荔枝园,却因为官场上行下效、层层加码的陋习,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僮的荔枝园几乎毁掉,为此,他饱受良心谴责。

李善德所珍视的东西,是悲天悯人的良知,是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当成功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城以后,他本可以居功攀附,追逐名利。就连杨国忠都明确向他伸出橄榄枝:回头我让吏部把你挂到驾部司去,以后徐徐再升上来,你莫要心急。

但李善德的良知不允许他这样做,因受不了内心道德的审判,他不肯在这一趟“成功的差事”中加官晋爵,和权贵同流合污。正如他的内心独白: 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六月初一那天,我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

其时,在李善德的眼里,这些成功送往长安城的荔枝,就是“人血荔枝”—— 为了这荔枝,耗费了多少财力物力,多少人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多少人为逃避加重的税赋和徭役流离失所

因此,明知有被问罪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李善德依然和杨国忠算起了总账:右相可知道,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还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

这样的话自然让杨国忠十分恼怒,但李善德此时以豁出命去质问杨国忠: 为相者,该当协理阴阳,权衡万事。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权衡,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

虽然坚守了良知,但得罪了当朝权贵,李善德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但出于中国人好人有好报的传统心理,作者给笔下的主角安排了一个好的结局:因为有贵人相助(尽管这位贵人助他的动机并不单纯),李善德没有被重判重罚,而只是这样一个判决: 杖二十,全家长流岭南。

长流岭南的李善德一家,因祸得福,后知后觉,躲过了战乱(安史之乱),过上了平凡却又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自然能让读者释怀,但也只是作家“迎合”读者朴素的正义感而设置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在真实的历史和王朝背影中,像李善德这样坚守良知的小人物,其结局究竟如何?答案在风中飘。

《长安的荔枝》

作者: 马伯庸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出版年: 2022-10

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2023年 1月上期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来源:方圆(ID:fangyuanmagazine)。

编辑丨肖玲燕 王丽 设计丨刘岩

文丨雁春秋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岭南,职场,基层,杨贵妃,上司,长安,唐代,荔枝,李善,的任务,岭南,杨国忠,长安城,荔枝,李善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岭南,职场,基层,杨贵妃,上司,长安,唐代,荔枝,李善,的任务,岭南,杨国忠,长安城,荔枝,李善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岭南,职场,基层,杨贵妃,上司,长安,唐代,荔枝,李善,的任务,岭南,杨国忠,长安城,荔枝,李善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