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建文帝朱允炆最终下落不明,这成为大明第一历史悬案。关于朱允炆下落,有说在皇宫中自焚了,也有说逃走出家为僧。这些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让他镇守北京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儿子到各地做了藩王,不召见不得轻易进京。当太子朱标病死后,朱元璋不可能不清楚朱允炆难当大任,那么他为何不册立最有成就的朱棣为太子呢?在古代皇帝的继承原则总体来说是这样的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意思是说,皇帝有嫡子就册立嫡子,所谓的嫡子就是结发正妻(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果皇后没能生出儿子,那么其他妃嫔中最年长的庶子也是可能当皇帝。那再如果,皇后及其他妃嫔都未能生下皇子,怎么办?那就由皇帝的亲弟弟来继承皇位,即“兄终弟及”。
仔细看看上面这一皇位继承原则,是不是很完美?无论是皇后不能生,还是皇帝身体有问题都考虑了进去。朱元璋的一生生了25个儿子,以数量来看也是排在古代皇帝的中上游。很遗憾,大明开国皇帝这里就出现了问题。
朱标是马皇后所生,既是弟子,又是长子,是太子无疑。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驾崩后,朱标就是大明第二位皇帝。可朱标命不好,早早就去世了。朱标这边一断气,按照皇位继承规则,太子之位应该轮到马皇后生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三儿子晋王朱棡。
有一种说法,四子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朱棣当了皇帝刻意掩盖这一点,这让使得他继位的合法性才得以被承认。朱元璋本人是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此时秦王朱樉(死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三月)都已经去世。
朱元璋不可能把皇位问题留到自己弥留之际,他册立长孙朱允炆为储君,根本原因还是他个人主观意愿,如果才能朱家江山万年永固,而不是所谓的皇位继承原则,因为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崛起,他本身就是打破了历史定律。
在朱元璋心目中朱棣确实有大才,可能继承皇位跟不可能,原因两个字,“稳定!”大家想一下,朱棣很早就成为了藩王,如果一个藩王成为了皇帝,将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等等。藩王成为了皇帝,意味着开了藩王夺权的开端,那将祸害无穷。
当朱棣登基后,他大量篡改史书。因此,我们目前很少能看到朱元璋防范朱棣的一系列的历史。有时想想,历史或许就是如此耐人寻味,安排好了反而弄巧成拙。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