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个朝代,对于皇室宗亲的态度有些许不同,清朝实行“封爵固京制”,明朝实行“分藩制”,两种制度的实质,就是一种是清朝不让王爷离开京城,而明朝则是不让王爷进入京城,两种制度完全不同,那么两种制度哪种更高明呢?
汉朝实行“分封制”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登基后,吸取了元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镇守各地,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掌管军权,地位在各地军政主官之上,这就是“分封制”,那么“分封制”保护了帝国的安稳了吗?其实并没有,西汉的“七王之乱”就是“分封制”造成的祸端。
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朱元璋同刘邦一样,吸取了元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分藩制”,也就是“分封制”。朱元璋明白太子只能有一个,朱标稳稳的当上了太子,其他儿子也可要享受荣华,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担任军事主官,镇守一方太平。其次,当时北方还有北元势力蠢蠢欲动,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各地,自己心里也更加放心。
朱元璋实行“分藩制”
清朝灭亡大顺政权后,正式入关,建立清王朝。清朝就实行了“封爵固京制”,这种制度就是王爷有爵位,可以领取月饷,当然每月都非常多,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享受。这些王爷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出京,一旦私自出京,就会被打入天牢,全家都会被连累,因此清朝王爷出京是有严格限制的。
清朝实行“封爵固京制”
与清朝截然相反,清朝王爷出京难,而明朝王爷进京更难,明朝皇帝怕手下王爷们谋反,私自带兵入京,于是严格命令不能私自入京,想要回京祭拜祖宗,必须得到皇帝的首肯。如果明朝王爷私自进京,锦衣卫会把王爷给拷了,直接押入大牢,削去爵位。
清朝王爷只能留在京城
那么明清两种制度哪种更高明呢?从历史的发展看来,还是清朝首创的“封京固爵制”对帝国的安定更加有利,明朝因为“分封制”发生过“靖难之役”和“宁王作乱”,可见“分封制”还是会引起王爷谋反的。而清朝的“封爵固京制”把王爷留在京城,王爷虽然有爵位,但是没有兵权,大大降低了完全王爷谋反的可能,在现实效果上,表现的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