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辛弃疾一生是仕途坎坷、不获重用的。其实,辛弃疾在43岁谪居上饶之前的仕途,不算坎坷。英雄辛弃疾一生最辉煌的壮举,是23岁时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事《宋史·辛弃疾传》有记载,今人邓广铭先生《辛稼轩年谱》更辑录了丰富的史料予以证实。事情的梗概似乎昭昭在目,但若深究事件的过程与细节,其实并不十分了然,而历史记载,又多有相互抵牾之处。
本文拟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广搜史料,细致比勘,力图拼合历史的碎片,还原历史的现场,以透视稼轩的英雄人格,分析稼轩的心理动机,揭示这一壮举在稼轩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意义。经历影响心理,性格决定命运。辛弃疾早年一段辉煌经历,为他一生提供了自信自负的心理资本。
自负的性格,导致了作风的强硬。过分强硬的作风,又影响了他的仕途和命运。朝廷曾告诚过他"为吏太刚则折",可禀性难移。辛弃疾是英雄,更是悲剧英雄。他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一:"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事件的背景
1.国恨家仇烽烟起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决策南侵,大肆征兵,并搜刮民脂民膏作军费,激起民怨并引发大规模的义军起义。其中,完颜亮在获知王友直起兵,十分恼怒,立即派兵前往大名镇压,并指令血洗屠城,结果杀居民30万,灭族1700余家。
完颜亮的暴行令人发指,这样的深仇大恨,自然也深埋在辛弃疾的心中国,成为他后来力主抗金、誓清中原的原动力之一。
2.耿京义军中的辛弃疾
辛弃疾投奔耿京,为何要"鸠众二千"而不是直接投人耿京部下?有了二千人马,为何不自当领袖而主动隶属耿京?辛弃疾自有其"预图"。
辛弃疾起兵,不是为了当绿林好汉、当山大王,而是为了"恢复"大业。他的《美芹十论》就明白宣称: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所谓"与图恢复",就是跟耿京共同谋划"恢复"大业。他深知,仅凭他纠聚的"二千"之众,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唯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有可能完成"恢复"大业,这就是他要主动投奔耿京的初衷。
而辛弃疾进言耿京率部南归,不仅是辛弃疾为耿京义军设计的出路,也是辛弃疾人生自我规划的重要一步。义军行将"溃散",辛弃疾只有回到南宋,才有可能施展他的抱负,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伟目标。而耿京被杀,他设计的"预图"也随之流产。
二:事生变,张安国投敌
1.张安国杀耿京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贾瑞、辛弃疾一行,在建康接受宋高宗的任命后返回山东,到达海州时,忽闻发生事变:主帅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张安国投降了金人。
耿京、王友直等义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 与金廷内乱和完颜亮南侵而无力内顾有关。一旦金朝政局稳定,南侵兵力全部撤回,再全力应对耿京、王友直这样的义军,必然会极度压缩义军的生存空间。金世宗对义军采取的策略是攻心瓦解,对从军者"放罪"赦免,下令"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故而义军人心涣散,多卸甲归田。王友直部下也"闻之皆散去"。
王友直在别无前路可走的情形下,只好投奔南宋。由王友直部的命运,可推想耿京义军的前途。辛弃疾正是看清了孤军留在金地必难长久的形势,所以献策耿京南向。张安国为人"奸滑",自然也明白处境不妙,但他选择的却是杀害主帅以媚敌。这种害主求荣的行为,既为人所不齿,当然也为辛弃疾这样的英雄所不能容忍。
2.张安国是什么时候杀害耿京的?又是如何杀害的?
《宋史·高宗纪》等是把"张安国等攻杀耿京"和张安国被擒,并系于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事实上,从张安国杀害耿京到辛弃疾生擒张安国,其间相距时间甚长。更有可能的是张安国杀耿京在绍兴三十一年十一、二月间贾瑞、辛弃疾等南下之后,故至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底辛弃疾北返至海州时已获悉耿京被害。
张安国杀害耿京的方式,陆游说是"贼杀",《宋史》说是"攻杀"。张安国作为耿京的部将,应是如陆游说的阴谋杀害了耿京,而不大可能是强行"攻杀"。然无论是"贼杀"还是"攻杀"耿京,足见张安国不是等闲之辈。辛弃疾要生擒他,决非轻而易举之事。
三:辛弃疾生擒张安国是否是真的?
1.辛弃疾的动机
试想,辛弃疾献策统领着25万兵马的耿京投诚回归南宋,就个人前途而言,他凭此功可以在南宋获得进身之阶;就民族"恢复"大业而言,作为曾任25万大军将领的掌书记,辛弃疾今后也可以依凭这支军事力量有所作为。
主帅耿京被杀害,25万的军队随之溃散,辛弃疾回归南宋后可以凭藉的一点资本顿时灰飞烟灭,未来仕途和事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基础,怎不让他万分失望。
王友直的命运可以说明这一点。王友直带领数十人马投奔南宋,在建康面见宋高宗后,宋高宗大喜,立即分别授王友直为检校少保、王任为观察使之职,可友直等人不敢接受,说:"向若臣有众数万归朝廷,则受之不辞。今众不满百而受如此之赏,不可。于是改授友直为防御使、王任为团练使。王友直自请降级表明,如果能给南宋带回数万人马,获授品级很高的检校少保就当之无愧,如今带回的不满百人,就只好接受品级低得多的防御使、团练使的任命。
王友直作为义军主帅,因只带回数十人马而立功受赏的资本大大降低。很显然,在主帅耿京被杀、义军随之散去后,辛弃疾如果无所作为,只身回归南宋,还能受到朝廷的关注和重用吗?很是难说。辛弃疾必须有所行动,"事未至而预图"才能改变因张安国事变造成的被动局面,给回归南宋以后的事业创造一个闪亮的开局!
2.辛弃疾生擒张安国的原因
辛弃疾在南下归宋之前杀义端的起因是,经辛弃疾劝说率众投诚耿京的义端,盗走了掌书记辛弃疾所掌帅印。耿京欲杀辛弃疾,辛要求宽限三日,夺回帅印。辛弃疾只要夺回帅印,目的就已达到。
耿京也知道帅印为义端盗走,所以,辛弃疾在三天之内杀死义端、夺回帅印,不仅挽回了损失,而且在耿京面前还证明了自己的勇武和才能。果然,辛弃疾斩义端后"归报"耿京,耿京"益壮之",辛弃疾意外获得一次显身手的机会。
处置张安国则不同。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不仅是要回南宋"复命"时好给朝廷一个"说法",而且要造成轰动效应,向世人证明自我的身手不凡,表明自己的"精忠大义",从而为回归南宋后的仕途晋升和事业发展积累"事功"资本。简言之, 杀张义端,辛弃疾只需向耿京一人证明自己;而擒张安国,必须向世人和南宋朝廷证明自己。
3.生擒张安国事件,对辛弃疾的影响。
辛弃疾天生自信自负,完成生擒张安国的壮举后,更是高度自信、超级自负。
他曾对孝宗皇帝说:"臣闻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而有能为必可成之人。"此话的言下之意是,天下没有做不成、不可为之事,作为臣下的辛弃疾就是这种能做而且一定做成的人材。
这是何等自负的表白,而辛弃疾的成就也完全当得起这份自负。以五十骑兵要在五万之众中生擒叛徒,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有人说这"五万之众"不免夸张,即使我们打上10倍的折扣,在五千人的敌营之中,当着敌将之面生擒叛徒,也是"难能不可为之事",可辛弃疾却做成了,而且做得十分漂亮,这怎能不让他自信自负。
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诩,所谓"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梦,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谁念英雄老矣""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么自负豪气的诗句,完全来自于辛弃疾这英雄自诩的心理资本。
而他的心理资本,自然是生擒张安国的英雄壮举。虽然生擒张安国不是辛弃疾一生唯一的英雄之举,但却是最惊心动魄、最惊天动地的壮举!有了这个壮举,辛弃疾就有了自信自负的心理资本。
四:总结
辛弃疾生擒张安国的壮举,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其仕途升迁提供了助力。虽然受当时传播媒介的限制,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事,难以广为人知,一时不可能轰动天下,但闻之者莫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