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来无数美好的故事供后人传颂学习,这些故事中,有不少孩童为后世作出了榜样。
精卫填海让我们知道了,精卫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锲而不舍大大的正能量;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家人们的重要性,以及谦让的美德。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砸缸”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里救人的司马光因为自己的勇敢、冷静、果断和机智名留青史。
不过,故事中那个被救的小男孩又是谁呢?为何老师们从不提他的名字呢?今天咱们就来发掘“司马光砸缸”事件的始末。
一场来自稚童教科书级别的急救
北宋年间,国都汴梁繁华富饶,百姓们安居乐业。孩童们生于太平年代,自然也是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一栋刻着“上官府”匾额的府衙,静静地坐落在汴京城内。
府内不时传来阵阵稚童追逐打闹的欢笑声,来往的行人知道,这一定是上官家的小公子又同自己的学伴们一起在府内嬉戏了。
府内的孩子们将黄蝶追得四散飞走,不见踪影后,都累得前仰后趴,躺在青葱的草地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休憩的当口,一口长满青苔的大缸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其中,一个孩童将自己肉嘟嘟的粉手指向大缸道:“小上官,你家里留着这口大缸作甚”。那个别唤作“小上官”的还闻言,吐了吐叼在嘴里的狗尾草,转过身对发文的孩子神秘地说:
“这口缸,是父亲请来得道高僧为我们家镇压妖怪用的神缸,里面可放着了不得的大宝贝!”孩子们听着小上官说的什么妖怪啊,宝贝啊之类的话都好奇地围着这个大缸转。
但是缸实在太过高大,孩子们都够不着缸沿,一睹缸中的神秘宝贝。这时候有人开始怂恿小上官:“小上官,你一定在说大话,缸里根本没有宝贝,只有一只癞蛤蟆!”
众人听到“癞蛤蟆”,都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还一遍一遍重复着“癞蛤蟆”。这可把小上官惹毛了,他憋红着脸,眼睛瞪得铜铃大:“我没骗你,管家就是这么跟我说的!还不让我们小孩碰这口缸,说是会把宝贝弄坏。”
小上官言罢就要找来管家当面对峙,眼看怂恿效果达到的小朋友马上说:“你家的管家当然帮你一起扯谎,除非你亲自把缸里的宝贝拿给我们看!不然这缸里就是癞蛤蟆。”
小上官哪受得了这样的无端冤枉,他拿来石头垫在自己脚上,真的就准备跳到缸里拿出宝贝给大伙儿掌掌眼,他还没等众人反映过来,小上官已近用力一跃像缸沿扑去。
这口缸因为满是青苔非常湿滑,双脚刚刚够着缸沿的小上官竟然一骨碌地跌进了缸里。而缸里自然也没有什么宝贝,这口缸本就是府中的一口储水缸,一旦府内走水失火,就可以用缸中的水及时灭火用。
管家为了不让孩子们攀爬,故意说里面拿妖怪宝贝恫吓孩童,让孩童们敬而远之。谁曾想,今天竟会生出如此事端。孩子们见小上官失足落入水缸,一下子手足无措,吓得作鸟兽散,一溜烟跑没影了。
这时候一个孩子留在了原地,他一面大声呼救,一面想着办法救缸里的小上官。眼瞅着缸里的小上官呼救声越来越弱,大人们还迟迟未到,孩子灵机一动,吃力地抱起那块小上官用来垫脚的石头,猛地向大水缸砸去。
那口大水缸应声破了一个大洞,缸里的水也哗哗地向外喷涌而出,因为水流巨大的冲力,整个缸被冲得裂成了三瓣儿。随着缸破水出,缸里的小上官也得救了。
当大人们赶到,看见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小上官以及破成三块的水缸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对于眼前这位给小上官拍后背安抚他的小男孩,顿时充满了敬意。
这个砸缸的小男孩就是司马光,而他救的小上官就是上官尚光,他们作为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两位主角被历史记载了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自带“主角光环”的司马光
我们先来聊一聊咱们故事的第一个主角,也是被后人铭记的这位司马光同学,他之所以被世人铭记,除了“砸缸”这个戏码,还因为他自带主角光环的一生。
司马光的主角光环,在年幼时期就展现了出来,他七岁便精通《左转》,当同龄人还只会小和尚念经一般地复述者大人们口中的《三字经》,司马光已经熟练掌握了生涩难懂的《左转》等 历史典籍了。
天赋卓越的小神童司马光并没有像“伤仲永”里的主人公那样,他将自己的天赋和自己多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合在了一起,在仕途和文学上完美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能。
司马光在宋仁宗时期进士及第,衷心辅佐着包括仁宗在内的四位宋朝君主,为宋代的中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四朝元老德高望重的司马光,最后官至太傅,死后还被皇帝赐号“文正”,这一对于文官而言至高无上的称号。
但在仕途上,作为保守党的司马光打压过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变法的诸多肱骨之臣多有攻讦,以至于后世对于他的这个历史黑点多有诟病。
使得司马光来到历史新高点的并不是他的仕途,而是他留给后人的主动珍贵的文献。他为后世编纂出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这本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史学著作,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为后人还原了许多历史的同时,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正是因为这本书,司马光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反观上官尚光,虽然他是砸缸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也被史书记载了下来,但仅仅是“砸缸”一件事情罢了。
寂寂无名的上官尚光
根据史书的记载,被救后的上官尚光为了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特地为司马光建造了一座“感恩亭”来见证这件事和表达自己对司马光的谢意。
除此以外,对于他的生平事迹没有了其他的只言片语,新中国成立后上官家族的一脉家谱里,出现过这个人的名字,证实了历史上确有其人。
只是,上官尚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多大的作为,所以史书对于他的记载也就停留在儿时的故事上了,及至今天早已默默无闻,不被人所提及。
总而言之,一个众星拱月一般的历史名流司马光,一个寂寂无名的上官尚光,因为砸缸的故事发生了交集,这算是历史的一个巧合吧!
后来,因为他们贡献的悬殊,名声地位的悬殊,所以传到现在,只有司马缸被万人颂扬,而上官逐渐被人遗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老师在讲司马光砸缸,只讲司马光不讲被救之人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