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灭掉了陈朝,完成了统一大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然而,疆域的统一不代表人心的归一,隋文帝深知这一点。
那么,他会采用哪些举措促使人心归一呢?
杨坚
一、 再平江南
平定陈朝后,隋文帝君臣一度志得意满,对江南采取了高压政策。
他们极力打压江南士族,不但将所有官员都换成北方人,还大力清查豪门隐藏的户口,这些举动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却实实在在触犯了豪门的利益。
江南人大多信佛,隋文帝每个州只能保留两座寺庙,其余的全部废弃,这激起百姓的不满。
开皇十年(590年)底,一个谣言传遍了江南:
隋朝要把所有江南人迁到北方去!
就在这当口,婺州汪文进、越州高智慧相继扯旗造反,一时间人心更加浮动。
面对江南出现的大规模反叛,隋文帝决定派杨素前去平叛。
杨素参与了平陈之役,而且治军严格,赏罚分明。加上帐下的史万岁、来护儿、崔弘度,都是当世勇将,平叛应该是很容易的。
起初,杨素的大军确实进展顺利,但消灭了几股大的叛军后,只剩下小股残余势力还在活动。
江南反叛的区域很广,且多山地丘陵,要一股股清除这些势力,短时间里根本做不到。
杨素本人在江浙"前后百余战",史万岁"前后七百战,转斗千余里"。
隋文帝接到前线奏报,他终于意识到,单纯的军事镇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江南的叛乱,根本原因是南北政治与文化的分歧,要消弥这种分歧,还需要怀柔手段。
想通了这一节,他做了一个决定:
派次子杨广就任扬州总管。
杨广与萧氏
杨广参加过平陈战争,熟悉江南的情况;而且他娶了后梁公主为妃,平日里十分喜爱江南文化,是推行该政策的最佳人选。
杨广到任后,先是拉拢江南儒林,他把潘徽召入幕府,让他带领一群江南知识分子编写《江都及礼》,得到了士人的归心。
佛教在江南民众中影响力很大,所以杨广又极力拉拢佛教高僧。
为请到智顗大师,他在信中自称弟子杨广,经过三次邀约,智顗终于答应前往江都的千僧会。
智顗到江都时,杨广又亲自前去迎接,这一举动得到佛教徒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软硬两手,一年多以后,声势浩大的江南叛乱逐渐平息。
这场叛乱,固然打击了南方世族,但也让隋文帝明白,实现人心归一依然任重道远。
要稳定统治江南,就尊重它的社会特质,因俗而治。
所以在平定叛乱后,他十分注意派往南方的官吏是否廉洁,而且始终没有推行北方的均田制。
二、崇文兴教
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隋文帝亲临国子寺主持学礼。
此举表明,隋文帝从重视武功转而追求文治。
北朝一向尚武,权贵大多出自行伍,他们一向蔑视文人。如今天下一统,推行文治势在必行。
杨坚号召身边的"武力之子,俱可学文。"负责宫中宿卫的崔彭是他的亲信。一天,杨坚问他:朕知道爱卿弓马娴熟,不过平日里读书吗?崔彭答道:臣自幼读《周礼》、《尚书》,至今不废。接着讲解了其中一段。
杨坚听完大为赞赏,当即予以提拔。
开皇十二年(592年),潞州(今山西长治)刺史柳昂上书,请求在全国大兴文教。
次年,隋文帝下诏,在天下州县都设置博士,征召山东、江南的名儒到关中。
有了师资,还要有学校以及相应的学制。
在学制方面,隋朝有了长足进步。首先是把书学、算学纳入国子寺,与经学并立,体现了国家对应用学科的重视。
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国子寺一直隶属于主管祭祀、宗教事务的太常寺。
到了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宣布国子寺改称国子学(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不再隶属太常寺,从而打破了宗教统辖学术的局面。
弘扬文教,离不开图书典籍。开皇初年,秘书监牛弘提及藏书仅有一万五千卷,其中大多残缺,希望遣使者去地方搜求图书。
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以高价收购异本。
南北统一后,一批批陈朝的书籍被尽数运回长安。当时,南方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北方,即使梁元帝烧毁了14万卷图书,陈朝还是保存了1万5千卷图书。
为了整理这批图书,隋文帝下令凡是工于书法的文士,都可以到秘书省参与抄录工作。其后,秘书丞许善心等人校定书中错误,再次推进了图籍整理。
不过,隋文帝出身将门,自身文化修养不足,内心深处更是看不起那些文人,提倡文教仅仅十年以后,就以"设学之理,多而未精"为由,将地方上的学校统统废除,对文化事业造成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三、草创科举
作为一项选官制度,科举制诞生于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登基后,选拔新一代官吏的问题摆上他的御案。为了避免勋贵世族把持官员任免的局面,他先是在583年将地方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又在587年下诏:
各州每年要推选三位人才到长安应考秀才。
596年,隋文帝宣布:除了工商户之子,国家不问门第出身,只要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到官府报名,然后接受考试。
科举考试
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就这样诞生了。
隋朝的科举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顾名思义,特科选拔的是有一定专长的特长生,整个隋朝特科考试仅仅举行了3次,隋文帝时期只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个科目,到了隋炀帝时期一度增加到十科。
常科则每年举行一次,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除了考试政策论,还要考察各种应用文体,成绩合格,才能到吏部接受铨选。
唐朝进一步将吏部选拔完善为身言书判四项。
由于在草创阶段,科举制还存在许多问题。
隋文帝创立科举,是想把选官权收归中央,但还是采取了地方官推举和中央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依然带有察举制的痕迹。
其次是录取人数太少。隋朝科举及第者仅有八十九人。
而且,他对选拔出的人才不够重视。像房玄龄、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侯君素、孙伏伽、许敬宗、孔颖达等人在隋朝默默无闻,到了唐朝反而大放异彩。
所以,隋朝实行科举制,得罪大门阀,从而灭亡的观点,并不是事实。
尽管最初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科举制度仍然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用相对客观的标准代替了主观的人物品评,人才选拔更加科学;同时减少了权贵、豪强的干预,对巩固中央集权体制意义重大。
所以科举制没有和隋朝一起消失,而是不断完善,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年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