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帝和清嘉庆帝面临的局面的确非常相似,同样的朝政混乱,同样的内部起义不断,同样的外部威胁严重(后金,欧洲列强)。而正如题主所说,两人同样想扭转这种局面,虽然手段各不相同,但都为此做出了努力。至于为何都以失败告终,我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积弊难反,面临的困局已不是一代帝王可以解决的。二是阻力过大,彻底改革难度太大。三是缺乏稳定,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进行改革。四是帝王平庸,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积弊难反
阻力过大
缺乏稳定
帝王平庸
我们知道,局势发展到崇祯和嘉庆那一步,已经不是一代的问题,而是上百年积聚的结果。这时候的明朝和清朝就像一个患了慢性病的病人,这种病虽然不致命,但长期积累下来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用猛药吧,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用慢疗吧,并没治好人就已经死了。所以,问题积累到这种地步,想要利用一代人就将问题彻底解决,已是不可能了。
同上,经历了上百年的积累,当时的朝廷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想要进行变革,必然会触动某些利益团体的切身利益,就必然会遭至一定的阻力,而这些利益团体要么控制着财税、要么控制着土地、要么控制着权力等等,其中错综复杂、千丝万缕,这种阻力是可怕的。例如崇祯时期的南方士绅抗税事件。在这种阻力之下,改革便很难持续下去了。
这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纵观崇祯年间和嘉庆年间,国内起义不断,国外压力不断增大,根本没有留给朝廷改革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改革和变法来说,长期稳定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否则一旦爆发战事,改革必然面临严峻考验甚至就此失败。例如财政改革,你改革到了关键时期,战事一旦爆发,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去支撑,凑钱就成了主要问题,改革还怎么可能持续的下去。、
这是崇祯和嘉庆的共同问题,甚至于是历朝历代中后期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小生长在帝王家的他们虽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对这个国家缺乏全面的认识,同样也就缺少了彻底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两人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则源自于两人的性格,崇祯过于急功近利,而嘉庆则相对保守。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时的情况并非无力回天,只是需要一次大型、彻底的手术,然后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扭转甚至根除。而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因素,导致这个手术根本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