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讲学
书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中晚期,集教育、藏书等文化传播功能。但是由于国家财政力量不足,战争爆发频繁等,书院一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到了宋代,社会稳定,
又由于国家的官学的建成一开始并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故以私学为代表的书院在此时期大为发展。但是宋代书院的选址大多选在大山好水之间,像钓鳌书院、张留书院,那么为什么宋代书院的选址多在名山好水之中呢?
受外部动荡环境动荡影响,选址在山水之中有利于躲避战乱
唐代中后期战乱频发,为保护教育资源,不得不选址山林
书院最早诞生于唐代,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一直被认为是书院的滥觞。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许唐代书院的发展也会像宋代书院那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但是唐代中晚期,安史之乱爆发,
随之而来的便是地方割据为互相兼并以增强实力的持续混战,
故书院的正常发展不得不被打断,有些书院为了保护已有的文化资源,文化人带着藏书躲进了山水之中。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万卷诗书惟曲槛",当时的藏书还是挺多的。
这样的情况在五代时期最为显著,当时国家处于战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衰败破碎的,都没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其中包括书院的建设发展,但是官学体系被破坏殆尽,民间的受教育需求并没有太大下降,故私学的发展显得很有必要,所以在山水处出现较多的书院也就可以理解了。
战乱
后来的宋代,由于战乱破坏太严重,所以一些都在百废待兴之中,故官学体系的发展并未健全完善,国家也没有足够多的钱去专门办私学的书院,有钱了不办官学,办私学,这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这个空白期中,承担教育任务的是之前留在山水中的唐代书院(在城郊或是在城中的书院大多在战火中被毁,除非在一些寺院中),于是宋代把唐代书院接手过来。故宋代书院的选址在山水中也是因为唐代战火遗留的缘故。
宋代理学家受官方打击,多在山林中讲学较为安全
除开正常的战乱影响以外,有时社会上的思想也会被统治者认为不容于世,所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政府打击。书院在南宋的发展可谓是井喷式发展(除去官府在城市中或城郊中主办的书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理学家的发展。
理学家
南宋初期,朝堂中的势力多为道德保守派,反对一种绝对化专制思想的出现但是朝堂上一些兼有官僚和理学家的士大夫为了理学更好的发展,执意要将理学的地位抬到所有人仰视的地步,可朝堂中势力太小且官家并不同意,甚至因为这样要求的提出,
让官家对理学起了忌惮之心,对理学的打击也就更加厉害。
当时理学受挫很大,一些保守派的人甚至大肆抓捕理学家,故一些理学家为躲避抓捕,躲进山林,但是他们又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在山林中修建书院,传播理学思想,这种现象在东南沿海比较显著。
古代多有山林讲学的传统,与"三教合一"的发展有关系
早在汉代时期,就有了山林讲学的风气,抱朴子曾经说过,"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擅,而即此清净也"。
古代高僧
陶弘景《真诰》中也曾写到,是故古之高人览罪咎之难,预知富贵之不可享矣,遂肥遁长林,栖景名山,欲远此迹,自求多福,保全至素者也。由此可见,后来的山林讲学之风并没有衰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在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开始走向山林。
尤其是两晋南北朝和之后的唐朝,统治者多用佛教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对一些高僧格外看重,故当时的一些文人学士也与这些人走的很近,并且习惯在山林中的寺庙讲学。
实际上,从儒家、道家、佛教交融的角度上讲,书院躲进山林也是必然选择。中国文化发展中三教的发展都是相互借鉴,相互吸取,所以很多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比如都追求清静、内省,修身、修心等。因此创办书院和创办佛刹道观的精神及审美追求有一致性,都首选山林清幽之处。
据严耕望统计,自中唐之后,在山林寺院讲学者多达二百余人,且其中不乏当世名士。典型的就是著名学者颜真卿。
他曾说过,"予不信佛法,而好居佛寺,喜与学佛者语。人视之,若酷信佛法者然,而实不然也。予未仕时,读书讲学,恒在福山,邑之寺有类福山者,无有无予迹也。。可见当时学者的一个广泛心理,所以有些书院还是在当时的寺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来。
士大夫一些个人因素,想要书院建立在山林中
建立书院的学者多为隐逸的士大夫,喜欢安静,想要避免世俗化的干扰
宋代大多数的书院建立者多是科举不成功的文人士子或者是对于朝堂不满,
政治仕途失落的士大夫。由于科举不成功,政治理想无处可施,所以这些士人多了一份对世俗社会的失落、悲伤,带点逃避现实的味道,故这些人比旁人自然崇尚隐逸文化一些,这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思想。
文人雅士
《第十五辞免状》有曰:"方今国步尚艰,中原未复,进退人才,当明缓急。今日之务,无非繁剧,宜先俊杰,以济艰难。白首书生,何益事功"?
儒家思想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 "的人生信念,故古代的知识分子以此为隐逸的基础。穷"指社会上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例如社会动乱 、政治黑暗、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等,所以这时道家的消极避世思想在他们心中占主导地位,于是文人们就会纷纷退缩到个人的安乐窝里独善其身以消解自己的落寞之情。
即使有些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也往往会因为在读了许多圣贤书之后形成的清高孤傲的处世风格中,受到朝堂上尖锐的排挤和打击,故政治前途多变。所以需要一种不羁于进退的超然人生观,以求得各种旦夕祸福中的心理平衡。
于是对世俗之外的自我提炼和自己学术,
政治理想的阐发就成了他们此后余生的生活内容,后来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远离世俗之外的东西
,选择在山林间修建书院也就成了必然要求。典型的例子就是后来的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教书。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深刻影响士人
不仅如此,自古以来的士人,都乐于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进一步地领会到自然规律的真谛带来的宇宙感和悠长的历史感,以成为到达人道与天道的和谐统一的圣人,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人合一"。
山水之间
南宋的钱闻诗曾写道,"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绂此邦非偶尔。行行白鹿书院来,小舆竹径松阴里。轻雷急鼓山前闻,飞梁截截水下喷"。
这对于士人来讲是最大的美,当然这种观念肯定有思想传统,道家和儒家的相似之处就是喜欢在自然的环境中去感悟历史的沧桑,宇宙的博大,和人生的真谛。其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古代名流贤人、士人才子、 被朝廷罢黜,流放官员乃至在实现了政治理想后退隐的高官名士,他们都选择名山胜川作为书院的院址,在领略优美山水风光的同时,也借此发愤图强,苦读穷理,或者在庙堂和自然中独善其身,并寓教于乐。这对于他们而言怎么不是一件乐事。
士人认为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成长,故选址在山林,尤其是名山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来不缺乏精神追求和审美志趣,而且他们大多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还要比物质生活的要高,对于他们来讲,饭可有可无,但书是必不可少,宋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爱学习的朝代,
在政治上格外看重科举,且文人在社会上享有优厚地位,自然士大夫,文人,士子多的数不胜数。
加上经济发达带来的生活情趣的培养,所以对于藏书比较多且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的书院落处的周边环境的要求自然要高得多。
而且"居山水为上"是儒家士人最为理想的环境观,山和水都有着特定的道德象征意义。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依山傍水便是士大夫对于仁、智追求的表现:他们希望自己像水一样博大精深。有宽广的胸襟包容人间万象,有豪迈奔放的气概荡涤世间污浊;像山一样稳重深远,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 。
所以,文人雅士钟情山水,是一种追求高尚情操的体现。
文人于山间
自古以来,士人们就认为清幽,安静的环境更适合人的学习,优美的山水容易给人极大的启发,所以认为书院选址在山林中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以左右顾视,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包括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许多大学还是选择建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城郊。
事实上,名山的确是大多书院的最好选址,根据古人的阴阳五行思想来看,名山比其他山更容易聚集浩然灵气,符合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是众多山川灵力最强之处,有利于书院的发展。其次,书院选址在名山,可以侧面烘托出书院的等级较高,在里面学习的人的品味较高。当然,还有一个特殊的点,就是有可能是书院的名气带动了山川的名气。
结语
宋代官学的发展并不充分,从而为以私学为代表的书院提供了一个发展黄金期,当然,书院的选址也不是随随便便的,选址因素中隐含古代隐逸文化,士人精神,古人心中的山水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众多文化传统。另外,从宋代诗文中可看出书院选址的优点,诗文中宋人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交融的情怀,无疑促进了文学发展。总而言之,从书院选址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人的生态观念是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共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宋史》
2、《古代生态环境理念》
3、《南渡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