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河月明》热播,这部历史大戏让600年前的中华往事再次成为沸点。
剧情展开,大明与北元之间的战争似乎是该剧的主线。
大明与北元战争剧照
同时,剧中人物纷纷登场,如:霸气如虹的朱元璋,仁爱无双的马皇后,爱撂胡须的太子朱标,英气逼人的朱棣以及胆识过人的燕王妃等等。
但个人以为,最出彩的还是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随着空印案、胡惟庸案、李善长案的爆发,锦衣卫冷酷地挥舞着绣春刀,让朱元璋把战争与和平,勋贵和百姓的事一步步推向高潮。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是个什么样,和剧中又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聊聊这位将暴与柔演绎到极致的明朝开国君王。
朱元璋剧照
一:发生在朱元璋和汤和之间的怪事
关于朱元璋的生平本文不再赘述,大家记住一点就行: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草根逆袭的皇帝(西汉刘邦起兵时为泗水亭长)。
早年家徒四壁,父母双亡后竟买不起棺材板,为了活命只得去皇觉寺当和尚。
不久,中原大地燃起一屡屡抗元的烽烟,朱元璋踌躇而迷惘,到底是龟缩在皇觉寺,还是不管不顾地去赌一回?
最后,一支中下签决定了他的命运,朱元璋依依不舍地离开皇觉寺,第一次远行,就是来到濠州,投奔郭子兴。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郭子兴剧照
在军中,此时儿时玩伴汤和已是千户,但在汤和身上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明史.汤和传》记载:
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肯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
大意是: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仅是一个大头兵,由于作战勇猛。随部队攻取和州时无名无头,没人听他指挥,但时任千户汤和却甘愿屈居朱元璋之下,任他驱使。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回到军营,千户汤和常常尾随在朱元璋身后,一点不怕别人笑话,朱元璋呢?理所当然地“甚悦之”。
这或许就是日后汤和得以善终的主因。反过来,在汤和眼中,朱元璋超凡敏锐,霸气凸显,和普通人已不在同一个纬度。
汤和剧照
二:朱元璋为何南下定远?
在濠州,朱元璋收获颇丰,从一介小兵成长为一名刚毅的战士,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郭子兴对他既喜且妒,不得不采取拉拢和打压两种手法。
但朱元璋非池中之物,他的理想是离开濠州出来单干,最终消灭各方,推翻暴元取天下。
期间,郭子兴命他回乡募兵催生了朱元璋的这一想法,另外,在濠州郭子兴与孙德崖、彭大、赵均用等人持续内斗,更加坚定了朱元璋的决心。《明史.卷一》记载:
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是与共事,以乃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
大意是:彭、赵所部暴横无理,郭子兴部孱弱无力,朱元璋决心不与他们共事,独自领着徐达、汤和、费聚等人南下定远。
朱元璋剧照
这段记载透露了几个细节:
1:与其说南略定远,不如说是和郭子兴一样受到排挤和打压,又或许是朱元璋一次冒险的逃亡;
2:朱元璋只带走了徐达、汤和、费聚等24人,700募兵为什么没跟随?这说明朱元璋在军中没有决定权——24人非常孤单,不曾想日后这批人即是叱咤风云的“淮西24将”。
结论:朱元璋有单干的决心和勇气,但南下定远还是因为太多的无奈。
这一年是1353年,之后朱元璋穿越枪林弹雨、历经九死,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5年。
徐达、傅友德等剧照
三:朱元璋的胆与识
朱元璋用兵独特,善于审时度势,他一边开拓地盘,一边巩固根据地,用粮食和军规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浙西6年,朱元璋坚决奉行徽州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悄悄积攒着实力,不久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年,朱跨出历史性的一步一一渡江——攻采石、取太平,拿下应天。这是一个重大的风向标,意味着朱元璋将面对陈友谅、毗邻张士诚,站上了逐鹿天下的擂台。
1359年,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个重炮手不期而遇,陈友谅率着10万大军直逼应天(南京),誓言拿下立足未稳的朱军。
朱元璋的筹码呢?水军:无,步骑5万余人,无险可守,只得将应天彻底暴露在陈友谅的枪口下。
陈友谅剧照
情势危急,有人主张放弃,也有人建议逃往钟山,生死关头,朱元璋慌而不乱,向谋士刘基问策,《明史.刘基传》记载: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尔。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大意是:陈友谅得国不正统骄兵,我军可以待其深入,用伏兵拦击,将其打败非常容易。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业以成王业,就看这次了。
刘基与朱元璋的战略不谋而合,没有强大的水军,于是便利用康茂才对陈友谅的诈降蛰伏在江东桥一线,让陈友谅进入伏击圈。
此役大获全胜,消灭敌军2万精锐,俘虏7千余人,缴获百余战船,从此有了和陈友谅叫板的资本。
这就是著名的龙湾之战。事后,朱元璋窃喜,才有了:友谅志骄、士诚器小的金句。
表面看,这是一句狂语,但仔细分析,却是战略谋定的结果。
朱元璋剧照
四:朱元璋的判断力和军事素养
前半生,朱元璋在炮火中穿行,身经百战,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超凡的军事素养,鄱阳湖之战以30万兵力彻底击败陈友谅80万水军,从此成为中原义军真正的王者,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由南而北实现统一的开国君王。
1368年,徐达率军北伐,攻下元大都,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向朱元璋请示:如果我继续北进,拿下北京后,元主要逃,我追是不追?
朱元璋被问住,思考了很久才给出答案。《明史.徐达传》记载:
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其兵,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即可。
大意是:元朝大势已去,自有覆灭的那一天。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等他们逃往塞外,我们守住边疆,高度防范就可以了。
徐达剧照
这句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我大明虽取得历史性胜利,但刚刚建国,必须让稳定压倒一切;
2:河南、山东以及北方半壁江山还掌握在元廷手里,元廷国势衰弱,但仍然是一支可以卷土重来的力量——朱元璋一生八次北伐证明了他的判断;
3:扩廓帖木尔(王保保)踞守黄河天险,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一味冒进有翻船的危险,所以朱元璋对王保保格外尊重,称其为“天下奇男子”,并真心真意地以高官厚禄相诱。
对待元廷和元兵,朱元璋采取的不是赶尽杀绝,而是好言相劝据为己用,对降者以发薪水的方式一步步稳定和控制北方乱局。
换句话说,在如何消灭元蒙这个问题上,朱元璋尽出无双之举,彰显了超凡的智慧。
扩廓帖木尔(王保保)剧照
五:朱元璋为何制造大案?
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大封功臣,共封6公28候2伯,每人颁发免死铁券,被誉为“汉时萧何”的后勤部长李善长独得两张,讽刺的是功勋着著的谋士刘基最后以诚意伯垫底一一因为他不是淮西故人,更是朱元璋高度防范的对象。
与此同时,朱元璋设置国家中枢、军事机构、监察体系、出台土地政策,其目的就是把勋贵和百姓一起纳入到他制定的体系中,以期万世不朽。
刘基剧照
1376年,各地官员带着印有地方官印的空账目抵达南京,意在根据户部的要求填报当年的收入。
关于空印一事本文不过多赘述,但此举彻底激怒朱元璋,从而爆发了惨绝人寰的“空印案”,牵涉官员近千人,连坐的超过2万,第一次拉开了洪武年间的血雨腥风。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重视“空印案”呢?经过史料分析,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各地官员拂了朱元璋的龙鳞,变着戏法抵制他的税费政策,试图从上到下窜通一气,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
2:警醒淮西一党和各部官员,朱元璋希望构建的山河清明不是针对某一个群体,而是面对全天下——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根,多年的战火他们需要休生养息。
本文需指出,“空印案”爆发时,《山河月明》的叙事和历史有些出入一一彼时朱元璋还没设置锦衣卫(1382年),更不是燕王朱棣办的铁案,胡惟庸也没受到牵连,因为胡是在1377年才拜的左丞相。
朱棣、朱元璋同框剧照
六:朱元璋为何非要屠戮功臣?
后世把朱元璋给功臣世家颁发的“免死铁券”看成是一个笑话,说他残暴不仁,卸磨杀驴。
诚然,这些理由无可非议,但当太子朱标携燕王朱棣巡幸淮西后这才让朱元璋大吃一惊。
勋贵们自恃战功卓著,大肆在淮西一带收购土地,招募佃农,肆意抬高物价,把苦不堪言的百姓再次推到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想到了几点。
1:老家淮西是自己的故乡,连这个地方都如此,那么以点带面,其它地方土地兼并或更疯狂;
2:淮西旧部不仅希望高官厚禄,还想世世代代永享荣华,通过领头羊李善长时时向朱元璋叫板(山河月明李善长和朱元璋的对手戏太过精彩),这碰触了朱元璋的底线;
3:太子朱标是个中庸厚道之人(此时还健在),如果接班后或驾驭不了这帮勋贵,这会危及江山社稷,实现不了他的伟大宏图。
朱标剧照
当然,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兔死狐悲的思想也是存在的,朱元璋太过血腥,杀戮过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朱元璋才会把一个小卒子胡惟庸推上前台,利用胡惟庸的功利之心和旧部展开殊死较量,使其被卷入漩涡,从而再次制造了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李善长案”以及后期的“蓝玉案”。
以上案件除了公诸的细节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一一谋反——至于这几位功臣到底谋没谋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根据笔者分析,谋反一说或并不成立,可如果不扣上这项罪名又岂能斩草除根呢?
李善长剧照
七:朱元璋的霸道开启了明朝的另一波走势
建国初期,朱元璋颁下皇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不料一语中的,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崩逝,这对朱元璋是一个天大的打击,也不得不让他重新思考由谁来继统的问题。
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年夭折,虽有次子朱允熥,但他并非长子,所以朱元璋把皇位继承人锁定在了庶长子朱允炆身上。
按理,这无可厚非,但朱元璋断然抛弃了有嫡立嫡的原则,因为朱标身后还有秦王、晋王以及燕王朱棣等嫡子。所以也就构成了侄儿坐朝中,叔叔守边关的局面,这也为日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朱允炆剧照
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处心积虑,拨除盲刺,力图为朱允炆扫清障碍。这期间,朱元璋做了什么呢?
1:敲打各路藩王,重点打压燕王朱棣,胜不奖、败必斥,扼杀朱棣的不臣之心;
2:重用朱允炆的老师齐泰、黄子澄等,搭建未来朱允炆的班底;
3:逐渐完成九子戍边的格局,彻底断了元蒙的念想。
最后,在身前居然命朱棣的三个儿子入京居住,活生生地把三个孙子当成了人质。
至于让朱棣继统的谣传纯属胡编乱造,因为朱元璋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这件事。
无论朱元璋如何费尽心机,仍然没法改变他身后的走势,1402年,朱棣出奇兵来到金川门掀翻朱允炆,用奇迹书写了明帝国的另一页篇章。
山河月明剧照
八:朱元璋的柔情
关于朱元璋的柔情《山河月明》作了最好的诠释。
场面1::当朱棣违反军规,朱元璋决定废他为庶民时,马皇后对朱元璋又打又骂,而朱元璋却毫无办法,只能妥协;
场面2:朱棣孤军深入千里大漠,捷报传来,朱元璋强忍喜悦,马皇后命左右退下,一句“跳吧”让夫君高兴得手舞足蹈;
场面3:马皇后与朱雄英同染病毒,朱元璋前去探望,马皇后关上大门,一句“重八、听话”,令人潸然泪下。
这一切是朱元璋的本性吗?笔者可以肯定,是真的,朱元璋杀伐过度是不争的事实,但他对马皇后以及子孙的柔情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1382年,马皇后默默离开,朱元璋泪湿眼眶,为祭奠自己的结发妻子,从此不再设中宫。
马皇后剧照
后记:
关于朱元璋的故事还有很多,本文只展现了冰山一角。但如何品味朱元璋,或许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笔者坚信:
朱元璋是独特的,他的暴柔两手一心只为山河月明,国泰民安。
参考资料:《明史》、电视剧《山河月明》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