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和尚,三朝帝师”,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姚广孝却有点生不逢时,四十多岁才得以施展拳脚,但是一点没有影响他人生理想的实现。
①相貌知天命
十四岁姚广孝出家,法号道衍,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林寺遇到方士袁珙,当时著名的相士。袁珙对其说:“
目如三角,形同病虎,虽着袈裟,眉宇间却杀气腾腾,似刘秉忠之流,十年之内,必遇明主。”
姚广孝闻此言内心自然欢喜,后来到北京还特意拜谒了刘秉忠的墓地,觉得自己是刘秉忠的传人,刘秉忠就是助忽必烈成就大业的谋士。
宗泐也是当时的得道高僧,后来是最受朱元璋尊敬喜爱的禅师。此人非常循规蹈矩。见道衍虽入佛门,但对世间事仍常常心有不平。劝其:
“和尚尚和,凡事阿弥陀佛。”可是对姚广孝不起作用。
②三十年平平无奇
姚广孝生于富裕的医家,算是一个富二代,但是这个富二代。一心想着,怎么人前威风,总想做点大事。开始想做个县令,一次在街上见到一个老和尚在众人的膜拜下,当街路过,那阵仗,令姚广孝神往,冲动之下跑去剃度出家。
虽然是冲动之下出家,但是姚广孝终其一生,面对再多的荣华富贵,都没有脱去袈裟。
姚广孝二十岁时天下已经大乱,元朝即将灭亡,风云际会,能人志士得以施展抱负,此时宋濂和刘伯温已随侍朱元璋左右。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姚广孝却什么名堂也没有。整整三十年,参禅礼佛。
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召各大寺院儒僧进京觐见。姚广孝第一次和朝廷起了联系,在宗泐的推荐下,姚广孝参与了“三经校注”,就是给佛家经典写注。“三经校注”完成,朱元璋赐所有和尚僧服离京。
姚广孝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恋恋不舍的离开南京,回到苏州西山的海云院。四十八岁的姚广孝觉得人生也许就这样了,一心礼佛,希望死后能登极乐吧!
③“遇明主”一见如故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对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感情笃深,十分悲痛,召大量儒僧进京诵经,藩王悉数回京守孝。丧礼结束,朱元璋要求每位皇子带一位僧人回藩邸,为马皇后修佛诵经。
《明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吴僧道衍,先以宗泐荐,名在燕府籍中。一见相契,燕王因奏请从行。道衍者,姚广孝僧名也。
关于姚广孝为什么和燕王朱棣一见如故,有传说,姚广孝曾耳语燕王:“我将送您一顶大白帽子戴。”朱棣是王,头上加白,即为“皇”。真正一见如故的原因至今是谜。
姚广孝带着人生理想跟随朱棣前往北京,《明史·姚广孝传》载: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可见两人关系不一般。
④坚定燕王举事的信心
建文帝朱允炆听黄子澄等人建议,削藩,藩王异地而居,去爵位。燕王见自己的亲弟弟周王被夺爵,坐不住了,再加上姚广孝觉得自己胜于方孝孺,不断建议朱棣起兵。
朱棣还是很犹豫,姚广孝见自己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不成行,就去请了当年为他相面的,著名相士袁珙,袁珙一下找出混在士兵里的燕王,并说天下太平之主的面相,43岁会登上皇位。自古帝王都很迷信天命说,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朱棣的信心,“靖难之役”由此拉开序幕。
⑤远程遥控的总指挥
姚广孝比朱棣大二十五岁,六十多岁的老人无法随朱棣南征北战,留守北京协助世子朱高炽处理政务。事实上,朱棣的每一次进攻,都是由姚广孝谋划以后而定。
《明史》记载: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施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八月中秋不玩月,九月九日不登山。”这是姚广孝在战争期间所写,忙于战事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山。虽留守后方,依然忙于战争。朱棣登基论功当第一。
⑥三朝帝师,朱棣敬重一生
朱棣登基,年号永乐,虽登上大位,明君永乐大帝没有停下自己的马蹄。南征北战,征讨鞑靼,
姚广孝协助太子朱高炽监国。后皇长孙朱瞻基入宫读书,姚广孝负责侍读。还有就是编著《永乐大典》。
姚广孝不负责具体事宜,所以很空闲,又回到和尚的位置。编写了一本把儒学批判的无地自容的书《道余录》。因为这本书,姚广孝走在街上都没人和他说话,他的姐姐也不让他进家门,在尊崇儒家的社会,姚广孝无容身之地,源于他逆社会主流的道统。
永乐十六年,病重的姚广孝回到北京,不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朱棣深感悲痛,辍朝两日,以僧人的方式葬之,亲自撰写碑文,追封上柱国荣国公,是当时文臣的最高荣誉。
结束语
朱棣的成功姚广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姚广孝大明的历史可能会改写,朱棣与朱允炆的对决何尝不是姚广孝与方孝孺的较量,如果说姚广孝有多厉害,以第一大儒方孝孺作比较,姚广孝通三教,更善于用兵,所谓兵不厌诈,他深谙其道。